返回首页
    首页 > 瑶海区人民政府(政府办公室) > 新闻发布 > 政府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会实录】聚焦五大主导产业,加快经济转型发展

    发布时间: 2019-09-23 00:00  信息来源: 瑶海区人民政府(政府办公室)
    【字体:  

                       

    聚焦五大主导产业 ,加快经济转型发展新闻发布会通稿

    一、瑶海产业发展历程

    瑶海区工业曾经拥有辉煌的历史,是安徽工业的起源地、合肥工业的摇篮。1958年,毛泽东同志到合肥钢铁厂视察,1960年,小平同志到合肥软木厂视察,李先念、彭德怀、聂荣臻等多位中央领导也先后来到瑶海视察和指导工作。在“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瑶海聚集着纺织、钢铁、化工等全市75%的企业,贡献着全市一半的GDP,时称“三分天下有其二”的老工业基地。当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稳中向好、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育新的良好态势,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质量效益持续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瑶海区居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区第92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61位、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第97位。2019年上半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左右,实现财政收入15亿元,其中:地方收入完成9.44亿元,同比增长3.67%,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均居四城区第一。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0.1:27.1:72.8演进为0.126.373.6。

    新时代,瑶海迎来新的机遇、新的发展,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方向,按照“12345”的发展思路,聚焦转型发展一个主题,抢抓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和国家级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区两大机遇,推进城区面貌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群众幸福感提升三大任务,实施城市能级提升工程、产业动能提升工程、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工程、环境效能提升工程四大工程,聚焦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金融商贸服务业、建筑产业、大健康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五大主导产业

    瑶海产业发展具有独特的三大金字招牌。一是老工业搬迁改造政策支持优势。瑶海区是2014年全国首批21个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区之一,列入国家批复的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区以来,国家、省、市各级都对瑶海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给予“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累计已享受到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系列政策,资金支持近6亿元。二是打造合肥东部新中心的优势。合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合肥东部新中心规划建设,把建设合肥东部新中心上升为推进全市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并作为全市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和增长极的一项重要举措。2018年6月,省委书记李锦斌在主持召开新一轮合肥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汇报会时指出:要以为要,把东部新中心片区打造成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的样板区。要着力转功能,转向现代化综合城区;要着力转产业,构建特色鲜明、潜力巨大的新经济产业;要着力转风貌,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和文化品味三是物联网产业平台的优势。拥有物联网产业园、都市科技工业园、尚荣移动医疗产业园三大平台。如今的瑶海已成为产业发展的一方热土,新兴产业项目纷至沓来,其中既有走向世界的知名民企华为、又有实力雄厚的央企中电科等领军企业即将入驻园区。物联网产业园于2013年2月启动规划,2013年5月13日经安徽省发改委批复,是批复的全省唯一一家物联网产业园区,2013年6月29日正式揭牌,总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园区分为物联网研发基地和物联网硬件生产基地,其中物联网研发基地包括启动区、服务配套区、产业支撑区及应用产业区,将打造集物联网产业研发、生产、应用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园区,重点引进物联网研发与应用、电子信息、软件、大数据、区块链等相关产业。当前核心启动区共有在建项目4个,总占地98.2亩,计划总投资21亿元,总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合肥瑶海都市科技工业园占地面积282亩,规划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将打造“规划科学、设计合理、配套齐全、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园区和宜业宜商的标杆式科技园区,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现代服务业等物联网技术应用所需的新兴产业。作为自主创新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园区拥享国家政策与省市配套政策叠加的黄金机遇,为各类中小企业提供场所、服务、人才培训、资金扶持,搭建投资创业平台,并提供全程保姆式物业跟踪服务。园区内设有1136套员工公寓、员工食堂、大型会议室、多媒体培训室、运动场地、银行、无人超市、咖啡厅等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充分满足各企业员工工作及生活需求。安徽尚荣移动医疗产业园是由深圳市尚荣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210001.05平方米(合计约315亩),总建筑面积873922.79平方米,其中研发及生产厂房面积为699591.48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5亿元,建设内容包括新型高端救护车设备、高端医疗器材、医院系统集成产品、医疗器材、电子医疗产品、医疗生物工程材料、仪器、设备、健康产品及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项目的生产、研发、孵化、生产销售、物流配送等,是集研发、生产、办公、展示、电子商务、产业培训、生活配套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基地,努力打造成为华东地区高端智慧医疗全产业链聚集区。

    二、主导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2019年,瑶海区委区政府印发了《瑶海区产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围绕建设全国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示范区的目标,打造合肥东部新中心、龙岗产城融合区、老城金融商贸区“三大功能板块”。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五大主导产业”。一是加快建设合肥东部新中心。围绕“众创中心、青年中心”总体定位,依托合肥物联网科技产业园,聚力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动信息技术试点示范应用,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社会服务、生态保护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和规模应用,把合肥东部新中心打造成为“数字瑶海、智慧新城”的示范区。二是着力发展龙岗产城融合区。以瑶海都市科技工业园和健康产业园为载体,抢抓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机遇,重点发展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健康养老、医疗器械等产业,主动承接滨湖科学城、新站高新区创新要素转移,打造以都市新型产业为主的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转型升级老城金融商贸区。三是加快推动老城区传统服务业转型发展。做实做强中小金融机构创新园,进一步引进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再担保等机构在我区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壮大金融业规模,形成金融资源聚集和带动效应,全力打造合肥市小微金融集聚区。

    当前,我区五大主导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后劲增强。

    我区重点培育以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019年1-8月,全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实现总产值1.18亿元,同比增长24.1%。其中安徽银通物联有限公司产值呈现爆发式增长2018年实现产值增速高达146.49%,2019年1-8月产值增速仍保持在47%以上。物联网平台建设加快。瑶海都市科技工业园一期入驻企业近200家,二期项目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总体工程预计2019年12月底完工;物联网科技产业园已入驻重点企业10多家,集中在智能家居、智能IC卡研发、全国货运结算中心等,物联网产业园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已基本建成,进入最后的建设收尾阶段;客来福智慧家居双创服务平台项目纳入工信部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2018年,我区开展“数字瑶海 智慧新城”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华为等12个产业项目意向落户瑶海。2019年3月28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物联网)落户合肥东部新中心。6月21日,首届长三角物联网高峰论坛暨G60物联网产业示范园推介会在我区召开,150多家长三角地区优秀物联网、大数据科创企业出席论坛。

    (二)商贸金融服务业彰显特色。

    2019年上半年,全区三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86亿元,同比增长8.7%。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为13.7%,其中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速为3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3亿元,增速为7.2%。一是服务业平台建设加快。围绕服务业发展,瑶海区先后创建了中小金融机构创新园集聚区、长江东大街中央商务集聚区、都市科技工业园电子商务集聚区三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以及火车站商贸物流园区、瑶海产业园综合性生产服务集聚区等市级服务业集聚区,为推动瑶海区服务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二是金融业稳步发展。近年来,瑶海区金融业发展呈现稳步递增趋势,2018年金融业实现税收2.6亿元,区级财政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47.65%,占全区财政收入的4.43%2019年上半年金融业实现税收1.6亿元,区级财力贡献0.72亿元。类金融业实力强劲,全区小贷公司10家,注册资本总额达31.5亿元,营业收入、贷款余额均占全市的40%左右。三是专业市场升级改造加快。今年,我区制定了《瑶海区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工作实施意见》,并形成了专业市场转型升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案,对全区七大类38家专业市场逐步进行升级改造。截至目前,已完成了居然之家、白马三期、中绿二期四楼眼镜城、万商服饰广场韩国城等专业市场业态调整,东方魔域商业广场整体改造完成隆重开街,中绿广场孕婴童商品交易中心正式启动。四是商业特色街区快速发展。信地乐汇街、万达金街、恒大中央广场、中星城海派风情街、隆岗不夜城等5家省市级特色商业示范街区改造提升加快大众时代之光、蓝光时代红街等商业街商业业态不断丰富保利熙熙里、龙岗馫街、龙湖天街等建设进度加快下一步我区将协助保利熙熙里申报市级特色商业街,实现龙岗馫街、龙湖天街正式开业。

    (三)建筑产业优势明显。

    2018年全区资质内建筑企业共146家,实现总产值736.8亿元。产值约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产值超百亿企业2家,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5家,我区中建四局六公司等6家企业入选2018年“合肥建筑业企业20强”。建筑业实现税收8.2亿元,同比增长20.9%。2019年上半年,全区累计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6.23亿元,同比增长0.6%,贡献财政收入2.13亿元,占总财政收入14.22%。下一步,我区将着力打造建筑业总部集聚区,依托中建四局六公司等龙头企业,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设立创新规划设计院、技术研发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加大装配式建筑、智能建筑、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研发。延伸建筑业产业链。积极引进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咨询、培训等多类型企业,培育高附加值的上下游产业链。推动建筑业绿色发展。扩大绿色建筑规模,推广新型绿色建材;支持有条件的区域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四)文化创意产业持续提升。

    2018年全区52家五上文创企业实现营收超过17亿元,同比增加18.66%,比同期服务业同比增速高出9.66个百分点,安徽金运来文化传媒、合肥报业传媒、省交通勘察设计院和中铁合肥建筑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等企业营收超亿元。一是工业遗产改造成果初显。作为全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区,利用区内大量老旧厂房改造发展现代文创产业是国家中央预算资金重点支持的六大方向之一。2018年合肥钢铁厂被国家工信部列入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录,合肥市第一个获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的利用老工业厂房改造文创园区项目——恒通文化产业园基本建成运营,已引进包括深圳瑞银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32家企业入驻园区,签约面积约3.9万方㎡,积极打造合肥版“798”艺术街区。二是体验类文创产业蓬勃发展。瑶海大剧院是国家剧院设计师设计的、配置国内一流硬件设施的合肥市首家区级剧场;瑶海图书城是合肥东部最大的图书城;全民健身中心、文化馆、城市阅读空间等各类文化设施基本覆盖全区,瑶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五)大健康产业稳固发展。

    我区重点打造医疗器械、医养结合、健康管理三大板块,打造融合瑶海特色的大健康产业2018年,全区26五上大健康企业实现收入9.26亿元,同比下降56.57%。其中:大健康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07亿元,同比增长9.37%;大健康制造业实现产值0.38亿元,同比增长0.49%;大健康商业实现销售额5.81亿元,同比下降67.96%一是重点企业发展亮点频现。安徽静安健康产业集团发展迅速,近三年营业收入逐年增长,累计收入2.1亿元,旗下养亲苑等养老机构蓬勃发展,先后承接全市6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逐渐形成以“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模式。安徽比格尼斯医药自主研发的腔镜吻合器等医疗用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二是重点项目建设提速。今年,9月3日,瑶海区成功举办大健康项目集中签约暨尚荣大健康产业园一期开园、二期奠基仪式,包括加拿大麦迪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全球24家知名医疗健康企业与园区签约,总投资额达11.39亿元。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护理院、静安养亲苑等示范项目稳步推进,高速静安春晖里养老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打造全年龄段健康生活社区。推动医疗美容健康发展,壹美尚美容医院等项目投入运营,美年大健康、中民健康等项目正在洽谈。

    三、老工区搬迁改造取得新进展

    自2014年成功获批全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以来,在国家发改委地区振兴司和省、市政府及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合肥(瑶海)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配套政策陆续出台、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加快、产业集聚初见雏形、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不断提升。2016年9月,瑶海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扩区方案获批。同年,市委、市政府将合肥东部新中心列入市级战略规划,瑶海老工业区的转型发展迎来了机遇叠加期。2019年9月2日,国家发改委振兴司副司长王东欣一行来瑶海实地调研瑶海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最新进展,先后调研了新开普安徽物联网研发及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物联网)、马钢(合肥)公司工业遗产、恒通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对瑶海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给予充分认可。

    (一)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201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02.4亿元、人均GDP 78662.8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5.7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415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7.5亿元,较2014年分别增长50.6%、45.6%、32.1%、39.1%和30.1%。瑶海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区第92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61位、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第97位。

    (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8年瑶海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27.2: 72.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2年的62%,增长到2018年的72.8%,首次突破70%。2018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1.4%。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金融商贸服务业、建筑业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大健康产业等五大主导产业初见雏形。依托“中国网谷”战略品牌,以物联网科技产业园为平台核心、都市科技工业园为智造核心、尚荣产业园为应用核心,构建“一谷三基地”的战略布局全面实施。

    (三)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2016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瑶海老工业区试点区范围扩大到29.82平方公里。据初步估算,扩区后的瑶海老工业区实施范围内原有工业用地面积8.96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底,原有工业用地已腾退面积4.66平方公里,占计划腾退用地的52.07%。截至目前,列入试点区计划的108家老工业企业搬迁改造累计完成68家,完成62.96%,13家正在推进,27家尚未启动。城市路网密度3.19公里/平方公里,提升至2018年的4公里/平方公里。

    (四)政策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是中央预算资金支持。自试点获批以来,瑶海老工业区获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项目5个,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金额总计11943万元。其中,恒通文化产业园改造建设项目1640万元,新开普安徽物联网研发中心项目4107万元,瑶海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项目4656万元,都市科技工业园标准化厂房项目(二期1标段)970万元,瑶海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项目570万元。二是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支持。自合肥市物价局、财政局《关于明确瑶海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若干支持政策的通知》(合价综〔2017〕3号)实施以来,已批准安徽尚荣移动医疗产业基地、物联网红旗产业园标准化厂房、都市科技工业园标准化厂房(9#科研办公楼)等19个项目共计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1.45亿元。

    (五)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轨道1号线和2号线、和平路、大众路、上海路、龙岗路等建成通车,轨道3号线和4号线、1号线延伸段、郎溪路高架、裕溪路高架东延等加快建设,瑶海与全市各交通枢纽的联系进一步增强。打通断头路,畅通毛细血管,逐步完善区域微循环,2014年以来建成城市道路98.63公里(含市级主次干路)。编制实施旧城更新改造等规划14个,“城市双修”和有机更新让老城区焕发新颜。2013-2018年共计实施棚户区改造340.5万平方米,整治老旧小区139个,惠及19万余人。建成百货站、吉泰嘉苑、新海家园等一批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共计开工建设安置房项目31个,总建筑面积约428万平方米,建成投入使用面积77万平方米。

    (六)公共服务配套进一步提升。

    瑶海政务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大剧院、图书城等成功建成运营。建成全省一流、合肥首个区级市民中心,总建筑面积超716万平方米。瑶海市民中心正在成为集文化惠民、医疗保障、体育健身、政务服务等城市功能于一体的老工业城市新地标。老街巷、老字号等“微更新”,正在将“城市记忆”打造成“城市名片”。胜利路亮化工程重振合肥第一迎宾大道风采。滨河公园、二十埠河湿地公园等建成。截至2018年底,全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79平方米/人,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4.1平方米/人)。2014年以来,全区(新建、改扩建)建成中小学29所,建成幼儿园18所。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七)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一是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PM2.5平均值从2015年的70微克/立方米下降为2018年52.5微克/立方米。2018年瑶海区空气污染指标综合下降率全市第一,获生态补偿金491万元。二是水环境治理取得进展。根据南淝河干支流水体达标方案、一河一策,围绕河道清淤、截流调蓄、水质提升、生态修复等方面投资28亿元全面实施了“八大工程”、“17+X个项目”。三是环境修复开始启动。积极推动马(合)钢、氯碱化工地块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目前,马(合)钢、氯碱化工土壤污染调查和风险评估已完成备案,修复方案编制工作正全面推进。

    下一步,我区将多措并举促进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一是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紧抓国家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契机,借鉴江苏省、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的做法,在瑶海老工业区和合肥东部新中心范围内划定一定区域,建立安徽省全面接轨长三角试验区(或示范区),作为安徽省、合肥市承接一体化发展战略及与上海临港、张江、苏州工业园等园区合作的主阵地。二是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出台新一轮《关于支持瑶海区打造全国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示范区配套政策的意见》。健全完善城市基本公共配套,补齐教育和医疗等资源短板,提升对优质企业和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三是加快存量工业用地腾退拓空间。认真探索“工业用地收储+棚改”、收购腾退存量工业用地等新模式、新思路,尽快实施老工业区近万亩工业用地的分步腾退利用。四是加紧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破瓶颈。积极借鉴先发地区分类实施、分片推进等污染土壤治理经验,抓紧推进腾退工业土地治理工作,提速受污染土地上规划的各类重大项目建设。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针对性的引进五大主导产业及上下游产业落户瑶海。加快建设G60科创走廊示范园(物联网),搭建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产业园区联盟,加强与上海张江等园区之间在互相投资、共同招商、产业转移等方面的合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