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瑶海区人民政府(政府办公室) > 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20-01-02 09:55  信息来源: 瑶海区人民政府(政府办公室)
    【字体:  

         

                             ——20191226日在合肥市瑶海区

                                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区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凝心聚力,奋力攻坚,较好地完成了区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财政收入25.1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1亿元、增长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322元,城镇登记失业率2.8%

    ——转型发展取得新成绩。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百强区”第90位,较去年提升2位。蝉联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十强区。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服装商贸名城”称号。物联网科技产业园成为全省首个挂牌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

    ——城市品质迈上新台阶。城市路网体系日益完善,“一环两横两纵”[1]快速路网、“五横八纵”[2]主干路网基本成型。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夯实基础,老工业区转型步伐加快,一批公共服务项目相继落户。构建“拆建安管”新模式,破解征迁难题,加快安置房建设全年建成交付百万平方米

    ——生态建设收获新成效。南淝河干流施口断面水质9月份首次达标并持续好转,瑶海境内主要河流水质持续改善,全市水环境整治现场会在瑶海召开。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得力,主要指标下降明显,受到上级政府肯定表扬。全市首家完成生态环境垂直管理改革机构挂牌。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全面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实现突破。全省首创“一窗通办+主题服务”基层政务新模式,全国政务系统现场观摩会议在我区召开,瑶海服务品牌在全国打响。

    ——社会治理开创新局面。基层治理实现“多网合一”。禁毒工作解除省级重点关注,群众安全感和政法满意度排名有提升。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等重大节点维稳任务圆满完成。

    ——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投资4.4亿元,完成18项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实事,建成民生项目点330个。教育、体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水平有新提高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经济转型成效明显。

    支持引导五大主导产业发展,拨付各级涉企奖补资金2874万元,为500多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流动资金支持7.6亿元。猪八戒网安徽省“互联网+”现代服务业总部示范园区、苏宁小店区域总部、上海宝冶安徽总部等一批优质项目成功签约,产业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鼎和财产保险安徽分公司落户瑶海,实现我区保险业省级分公司零的突破。长江180艺术街区正式对外开放,入驻企业43家,运营面积1.8万平方米,带动投资1.25亿元。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积极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注册“中国网谷”品牌,完成“一谷三基地”发展布局。成功主办第一届中国合肥·长三角物联网高峰论坛暨G60物联网产业合作示范园推介会。物联网科技产业园获评合肥市数字经济产业特色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建成。成功申报2020年政府性自求平衡专项债资金2亿元,保障瑶海都市科技工业园二期建设进展。安徽尚荣智慧医疗产业园一期开园,一大批大健康项目集中签约。成立瑶海区电子商务协会,助推商贸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着力实施高企培育计划,建成动态管理的科技型企业库,承办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总决赛。助力民营经济发展,成功创建全国“五好”工商联。顺利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全区法人单位数已达29805家,较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增长1.94倍,主要行业营业收入平均增长61.8%

    (二)抢抓两大机遇,区域影响不断扩大。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高规格成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人由我区主要领导担任,设置内设机构6个,编制40人。市区两级注资5亿元,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挂牌运营。启动区控规完成初步方案,道路、内部水系等13个专项规划形成阶段性成果。规划展示馆开工建设。区域内全年完成征迁68万平方米,马(合)钢厂区完成拆除。广德家园、裕兴家园等4个复建点建设扎实推进。振兴南路、桃花潭路、徽河路交付段主车道实现通车。抓住合肥钢铁厂成功获批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契机,推动工业遗产保护。高炉区综合治理全面展开,工业遗存建构筑物保护方案基本确定。马(合)钢地块土壤污染修复方案启动编制。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中期评估顺利完成。海光汽配、中龙混凝土等69家企业完成搬迁。组织全区存量工业用地摸底。积极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获奖补资金1584万元。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提速,白马三期、中州家具城等专业市场升级改造和业态调整基本完成,白马韩国城、东方摩域艺术商业广场相继开业。“安徽时尚街区”揭牌,《安徽时尚第一街发展规划》对外发布,瑶海成为全国新增7个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之一。龙湖瑶海天街开业,填补龙岗片区大型城市综合体空白。

    (三)聚力城市建设,城市功能更加完善。

    征迁工作持续加力,全年完成征迁122万平方米。其中,扫尾22个,完成彭大郢、广德路等项目15个。新启动项目15个,完成砂轮二村、采石路增拆等项目5个。在建荷塘家园、通联家园等复建点24个,共31525393.87万平方米,已交付4个,共9286110万平方米。提升安置小区管理水平,编制《瑶海区回迁安置小区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加大土地上市力度,全年上市地块5宗、287亩,成交金额29.98亿元。市级重点项目保障有力。和平路(郎溪路-广德路)、龙岗路建成通车。轨道交通3号线通车运营,4号线主体完工。裕溪路高架东延工程完工即将通车。商合杭铁路主体工程完工。畅通二环(北环东段)建设有序推进。长江东路改造一标段进场施工。火车站综合执法服务中心建设基本完工,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进展顺利。区级路网体系日益完善,全年开工建设姑溪路、乐水路等支路25条、19.3公里,其中14条已通车。实施滁州路、来安路等18个慢行系统改造项目,完成4个。建成牌坊路、新安江公园等13处停车场、2422个泊位。

    (四)践行绿色发展,人居环境持续优化。

    建立园林绿化基本数据库,实施合裕路绿化提升、古河路游园提升等项目27个,提升、新建绿化面积约68万平方米,完成花冲公园提升改造并于国庆期间正式开园。扎实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河长制常态化巡查等五项机制,南淝河及其四条支流水质近年来首次达标。实施岸线改造、末端截污等水环境治理项目13个,其中,完成板桥河、二十埠河等清淤类项目4个,清淤9.2万立方米。排查排口258处,35处重点排口全部完成整改。排查市政雨污混接管网402公里、整改415处。实施452个小区阳台排水及雨污分流整改工程,完工率达93%。获批环巢湖水环境治理专项资金10亿元,两个月时间基本完成龚大塘鸭林冲涉水城中村征迁,合肥二环内最大城中村即将旧貌换新颜。落实土壤环境保护措施,完成老合钢地块土壤初调马(合)钢、氯碱化工地块土壤详调风险评估。启动电机厂、车桥厂等10家工业用地环境调查与评价。加大大气污染整治,截至目前,三里街、瑶海区国控站点PM2.5同比分别下降8.7%8.3%,分别低于考核目标10.6%8.3%。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完成率93.98%,位居全市前列。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展“洗车店、废品收购点、驾校、物流快递”四项整治,累计摸排522家,关闭关停99家。推进“两口”“五边”[3]整治,淮浦渡口、隆岗里等新景长廊独具特色。完成“两治三改”任务,查处违建12000平方米。试点垃圾分类“定时定点”,6000余户居民踊跃参与。

    (五)着力改革开放,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行政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全面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优化调整后设立政府工作部门24个。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出台《瑶海区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方案》,制定国有企业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规范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事业单位车改,完成134家单位公车处置。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减税降费约9.49亿元。出台《瑶海区创优营商环境再提升行动方案》,打造全省最优商务政务服务环境。坚持区领导走访服务企业,全年走访企业629家,解决问题156个。全省率先启用个体登记智能自动审批系统,实现“自助申报、智能秒批、现场发照”。市场主体已达133752户,全年新增29231户,同比增长22%。六类行政权力事项[4]行政审批平均承诺时限3.94天,全市县(市)区最优。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推送政策18354次,精准推送2562次,政策库自助查询1.6万次。与安徽大学合作共建物联网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组建物联网、大健康等6个产业招商小组,开展招商活动824批次,签约落地项目68个,总投资37.4亿元。预计,全年完成招商引资总量同比增长8.1%,其中,引进到位外资2.9亿美元,同比增长13.7%。全年进出口总额1.89亿美元,同比增长22.95%。全年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突破5000万美元,同比增长140%以上。

    (六)创新社会治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完成地质灾害、城市路面塌陷等12项区级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建成大兴所、花冲所等6座公安综合警务站,四类可防性案件下降47.5%,全市降幅最大。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央督办22件线索全部办结。推进智慧监管,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投入172.4万元,全区89个幼儿看护点食品安全“明厨亮灶”信息化建设全部完成,中小学“明厨亮灶”全市率先接入监管平台。开展信访维稳百日攻坚行动,区党政领导全年共接访174575人次,化解重点信访事项85件,进京访批次同比下降78.3%。开展打击传销固守清零行动,清理取缔传销窝点483处。推进质量强区建设,特种设备安全形势保持平稳向好态势。区街两级综治中心建成运营,社会治理体系基础不断夯实。巩固禁毒工作成果,建成全区禁毒教育基地。持续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开展文明创建“七个一”[5]联创联评,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三级组织体系。获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全市法治政府考核实现“三连冠”。

    (七)坚持以人为本,社会民生保障有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施民生工程17+1”项、瑶海版为民办实事20项,惠及群众90万人。发放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救助、80岁以上高龄津贴、孤儿基本生活费、残疾人两项补贴、正三轮车主补贴、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等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资金8105.85万元,保障20.07万人次。依托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试点工作,创新“瑶海益家”等多元化社会救助体系。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取得实效,东七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挂牌运营。全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93%,提供居家养老服务30万人次,龙岗开发区通过“2019年省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镇”认定。举办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80期,培训4500人次,城镇新增就业12686。成立全省首家建筑农民工创业孵化园,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获市级优秀。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兑现各类优抚资金、安置费2527.71万元,提供扶持就业专项岗位74个。结对帮扶扶贫资300万元,建成栏杆集镇扶贫创业产业园,惠及544户、1070人。投入8673万元,完成327地质队生活区等8个老旧小区整治。投入1700万元,新建改建公厕76座。投入1220万元,完成马岗、裕隆等8个菜市场改造,明皇、油坊等11个新建改建菜市场投入运营,菜市场提档升级工作获市级考核优秀等次。启动社区优化调整工作,开展城市社区“三减一加强”[6]专项行动。累计投入3.92亿元,竣工交付三十八中东校、百大东兴幼儿园等14所中小学、幼儿园。在园幼儿公办率从12.12%提升至40.3%。推进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发展,三十八中、和平小学等八个教育集团统一挂牌。十一中连续三年荣获合肥市高中教育教学综合评价一等奖。新聘选聘306名教师。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以合肥市第二名的好成绩荣获安徽省优秀等次。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设立47个心理咨询室。积极推进紧密型医联体试点工作。计划生育考核获省、市表彰。实施文化馆总分馆制,全年35万人次参加区文化馆免费开放活动,客流测评进入全省前五。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100余场,长江180艺术街区荣获合肥市第二届特色文化街区。绿苑社区荣获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标兵。举办承办“瑶海杯”全国女足邀请赛、合肥市全民运动会电子竞技比赛等10余项大型赛事活动。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外事侨务、人防民防、消防、科普、地方志、气象、防震减灾、节能、粮食、供销等工作实现新提升,慈善、档案、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我们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提升政府自身建设水平。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切实压实主体责任。坚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相关规定,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我们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严格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积极采纳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意见,全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30件、政协委员提案129件。

    各位代表!

    一年来,我们力同心、攻坚克难,瑶海转型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砥砺前行、奋勇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瑶海部队、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公安干警以及关心支持瑶海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和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够足,部分传统产业大而不强,新兴产业支撑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城市建设品质不够佳,城市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整体形象和美誉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不够足,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优质资源欠缺,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制约仍是我们急需破解的难题;四是政府效能建设不够优,少数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不强,工作作风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对此,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重点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瑶海爬坡过坎、奋力转型的关键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经济运行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阵痛也进一步加剧。但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特别是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尤其是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可期,空间广阔。对瑶海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我们要紧紧抓住合肥东部新中心和全国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坚持“转”字为要,“闯”字当头,“优”字为先,“民”字为本,展示新作为,开启新征程,奋力谱写新时代瑶海“换道超车”、全面振兴新篇章。

    202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区委12345[7]发展战略,锐意进取,奋勇争先,全面掀起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热潮,加快建设全国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示范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高品质的发展,不断开创新时代瑶海转型发展新局面。

    2020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GDP,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一)聚焦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举全区之力,办头等大事。

    2020年是合肥东部新中心全面开发建设的转折之年,紧扣“生态环境修复、工业遗产保护、城市改造更新”三大任务,坚持在城市更新、城市创新、城市洁净、城市记忆四个方面着力,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生态新城。

    实施生态环境修复,破解发展难题。以污染治理为突破,探索实施土壤分片修复,推动出台分片出库修复方案,力争实现污染目录内土地部分出库。马(合)钢厂区治理工程全面开工,氯碱化工地块修复工程启动实施,老合钢地块场地调查和健康风险评估完成备案。围绕“三路两水一园”,实施龙岗路、裕溪路、和平路沿线绿化和景观提升,推进南淝河、二十埠河水环境治理,开展物联网产业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

    实施工业遗产保护,留住城市记忆。挖掘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打造合肥东部新中心的城市名片和城市特色。补充编制《老合钢工业文明长廊空间规划》,完成《工业文明长廊项目分解和行动计划》。开展高炉区周边环境整治。完成高炉区防腐除锈工作。启动工业遗址公园景观设计方案招标。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实现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转变。

    实施城市改造更新,建设活力城区。坚持规划引领,争取纳入合肥市新一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开展核心区控规编制,完成启动区控规报批。完善区域水环境方案,编制产业、智慧城市等专项规划。规划展示馆投入使用。加快滨河路、障山路等重点道路建设,桃花潭路、徽河路建成通车。围绕“中国网谷”建设,积极开展与中国中铁、中国宝武等企业合作,推动信息技术、物联网等相关产业项目落地。计划上市地块4个。实现全年新开工各类规模优质项目32个,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个。

    (二)聚焦城市能级提升,建品质城市,展区域新貌。

    着力在推进城区面貌转变上下功夫。坚持建设与管理并举、保护与发展同步,统筹城市“建筑形态、历史文态、产业业态、绿色生态”相融共生,让瑶海颜值更美丽、气质更动人。

    高标准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全年计划安排实施大建设项目319个,其中,续建项目124个、新建项目148个、储备47个,计划总投资178.4亿元。实施城市更新“一号工程”,高标准提升改造长江东路。打通主动脉,保障采石路等市级重点道路和轨道4号线、6号线工程建设。畅通微循环,建成通车螺蛳岗路、醉月斋路等9条,开工建设梅岭路、襄水路等5条支路。推动花冲、站塘地块等5宗约75.91亩商业用地,朱砖井、彭大郢A地块等9宗约680亩居住用地上市。围绕“拆得清、建得好、安得稳、管得住”,一体推进“拆建安管”新模式。聚力“三个一百万”,加快城市更新建设步伐。全年完成征迁100万平方米,启动站塘城中村C地块等项目15个,扫尾花冲跃进、香店城中村等项目17个。新建合浦、费子冲等复建点共9112167万平方米。建成交付裕兴家园、安拖家园等11处复建点,共11310138.97万平方米。加强安置小区物业管理,推广“红色物业”管理模式,实现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

    精细化管理,提高文明素质出台《瑶海区城市精细化管理手册》,升级“大城管”智慧指挥平台。推行专业市场及楼宇商圈专项整治、公厕管理服务提升、生活垃圾分类、“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城市立面“微整形”提升五大行动,提升城市管理综合能力。强化街面秩序、环卫卫生、城区立面、执法监督四项管理,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强化交通乱点堵点整治和“两客一危一重”[8]车辆源头监管,强力治理交通安全隐患。完成朱砖井转运站设备及污水处置设施升级改造。持续开展“十整治四提升”[9]活动,努力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区。

    大力度整治,展现美丽颜值。深入开展南淝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二十埠河“美丽河流”,持续开展菜市场、专业市场、城市综合体等雨污分流整治,推进四条重点河流初期雨水调蓄工程建设,推动钟油坊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开工建设,为南淝河流域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奠定基础。深入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开展秸秆禁烧、露天焚烧、工地扬尘、货车超标排放、“散乱污企业”专项检查,继续做好瑶海区、三里街国控站点空气指标检测。深入实施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持续开展违建别墅清理、“大棚房”整治、“绿盾”自然保护地等专项行动,保护水林田湖生态系统。新增、提升绿地面积约65万平方米,围绕“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启动轨道3号线周边站点提升等5个项目。开展街头零星空地绿化提升,新增、提升龙岗游园、澜谯生态绿廊等公园游园12个。完善林长制,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三)聚焦产业动能提升,激内生动力,促转型发展。

    着力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积极争取全国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示范区新一轮支持政策,全面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培育新动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壮大五大主导产业。高起点、高质量完成全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完成规划纲要、19个重点专项规划、12个一般专项规划编制。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进“数字瑶海、智慧新城”建设,争创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率先打造一批5G基础设施标杆工程,冲刺百亿级物联网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建筑产业,依托中铁四局四公司、安徽同济建设等企业,建设建筑业总部园区,打造产值超千亿级建筑业产业集群。升级金融商贸服务业,依托中小金融机构创新园,规划建设瑶海金融产业集聚区。打造“立起来的开发区”,培育亿元楼宇。探索现代商业新模式新业态新载体,提升“安徽时尚街区”品牌影响力。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依托南淝河“水”文化和钢厂“钢”文化,推进马(合)钢工业遗址公园、近现代工业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启动长江180艺术街区二期建设,打造文化创意产业新地标。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依托安徽尚荣智慧医疗产业园,大力推进医疗器械、基因检测、智能穿戴等大健康产业发展,打造百亿级大健康产业集群。

    全力推进一谷三基地建设。打响“中国网谷”品牌,以物联网产业园、都市科技工业园、安徽尚荣智慧医疗产业园为支撑,聚力打造数字产业示范园,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动产业载体建设,探索物联网在大健康、金融等领域的现实应用,逐步形成研发设计、场景应用、硬件加工制造集聚。加大与G60科创走廊沿线城市合作,成立长三角物联网产业联盟,引领合肥物联网产业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布局。建设省级物联网研究院,建立省级物联网安全和行业应用标准,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体系化建设。

    聚力抓好招商引资。组建2020年产业招商小组,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和现有龙头企业,引进一批行业排头兵、“独角兽”企业,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思爱普中国、感知集团、中国金茂等一批重点项目落户瑶海。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大G60物联网产业合作示范园招商力度,等高对接上海张江、临港松江科技城、苏州工业园,试行飞地经济、异地孵化等合作模式。探索委托招商、基金招商模式,围绕产业链开展招商,全年招商引资增长8%左右。组织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制造业大会等经贸活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推动全面开放。

    (四)聚焦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建幸福瑶海,保和谐稳定。

    着力在群众幸福感上下功夫。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落实省市下达的民生工程任务,精准实施为民办实事“十件大事”。兜牢社会保障底线,统筹推进多元参与的社会救助体系。持续推进企业退休困难老职工家访项目,提升瑶海特色的“救急难”服务品牌影响力。持续做好双创工作落实稳就业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创业帮扶,新增就业1.1万人以上。扎实开展扶贫工作,完成结对帮扶任务。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机制。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智慧化建设,实现“在家门口养老”。开展胜利北村、香江国际佳元等12个老旧小区整治,推动老旧住宅小区电梯加装工作。完成滁州路、大通路等14条道路慢行系统改造,推动唐桥游园、安美街等9处公共停车场建设。

    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建设瑶海湾中小学、长江东大街幼儿园等9所中小学幼儿园,其中7所幼儿园建成交付。合理配置优质教育资源,支持区域内高中提升办学质量。深入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推动公办幼儿园集团化发展,健全校外培训机构管理长效机制,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和“社区医院”创建活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环境。加快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完善15分钟就医圈。优化卫生计生服务,启动省级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完善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公益性、普惠性文化惠民活动,加快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完成社会化足球场等体育活动场地建设。组织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深入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建设社会综合治理信息平台,深化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启动“天网”瑶海支网三期工程,完成第一批智慧小区建设。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持续推进“四重”信访积案化解。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加大重大危险源、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进一步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迎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估验收。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战。全面巩固禁毒工作成果,严打电信诈骗等多发性犯罪。申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

    (五)聚焦环境效能提升,树瑶海品牌,创最优环境。

    着力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用好改革“关键一招”,用活创新“第一动力”,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汇聚转型发展新动能。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能,在全国打响“瑶海服务”品牌。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确保行政审批效率全市县(市)区最优。提升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能力,组建专业化代办队伍,开展投资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店小二式”全程代办服务,让群众办事更方便,创业更顺畅。持续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精准服务实体经济,千方百计帮助中小企业降低融资成本,通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吸引一流人才、优秀企业、优质项目扎根瑶海,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改进基层政府服务企业机制,推动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深化城区发展体制改革,优化火车站区域综合管理体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镇街开发区“一支队伍强管理”。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深化民主法制领域改革,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领域改革,南淝河、二十埠河等重要河流综合整治实现长效化,大气污染防治实现省市下达目标要求。

    不断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重点领域和行业信用建设,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围绕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着力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扩大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应用范围。创建放心消费示范区,以龙头和连锁企业为抓手,培育参创企业(店)900家以上,其中区级示范420家以上、市级示范42家以上。

    加强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做好拥军优属工作。支持工会、工商联、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继续推进外事侨务、人防民防、残疾人、档案、科普、粮食、供销等工作。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瑶海转型发展的历史重任落在我们肩上,不进则退,慢也退。我们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勇于自我革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不断提高政府效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敢于攻坚克难,切实履责担当,解决好群众的难事烦事心事,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全面强化法治政府建设。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向区人大报告、向区政协通报政府工作,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提高科学决策水平,运行1+14”重大行政决策体系[10]。完善政府重大行政风险点排查防控机制,优化重大行政风险点白皮书。持续开展区长学法,坚持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进政府法治智库规范化建设。深化政务信息公开,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三统一”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深入推进并全面完成“七五”普法,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相关规定,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加强廉洁政府建设,聚焦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大项目、重点资金和重点环节的审计监督力度。坚决反对和整治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文山会海”,让干部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政府发文和以政府名义组织的会议压减30%以上。

    切实加强政府效能建设。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政府公信力。强化制度意识,增强制度执行力。围绕规范高效目标,建设效能政府,及时完成中央、省市和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大力优化发展环境。持续推进“数据跑腿”,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米”。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府工作目标督查问效。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和尽职免责机制,旗帜鲜明给积极干事者撑腰鼓劲。整肃“庸懒散慢卡”行为,坚决对庸政懒政者严肃问责。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求真务实、力戒浮华,营造干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瑶海转型发展的任务异常繁重,瑶海跨越赶超的蓝图无限美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甘当奋斗者,争当排头兵,勇当追梦人,为加快建设合肥东部新中心、打造活力新瑶海、实现瑶海全面振兴而不懈奋斗!

    名词解释

     

    1.“一环两横两纵”:一环:一环路;两横:北二环/包公大道、裕溪路;两纵:铜陵北路、郎溪路。

    2.“五横八纵”:五横是指临泉东路、长江东路、新安江路、瑶岗路、高亮路;八纵示指新蚌埠路、胜利路、当涂北路、采石路、广德路、龙岗路、钟油坊路、大众路。

    3.“两口”“五边”:两口是指区域接口、城市出入口,五边是指医院、学校、菜市、车站、写字楼周边。

    4.六类行政权力事项: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裁决、其他行政权力。

    5.“七个一”:“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示范小区、最美家庭、文明街巷、文明经营户、文明示范岗”评选活动。

    6.“三减一加强”:城市社区开展以“减牌子、减事务、减考核、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专项行动。

    7.“12345”聚焦转型发展一个主题,抢抓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和国家级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区两大机遇,推进城区面貌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群众幸福感提升三大任务,实施城市能级提升工程、产业动能提升工程、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工程以及环境效能提升工程四大工程,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筑产业、金融商贸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大健康产业五大主导产业。

    8.“两客一危一重”:具体指大型公路客车、大型旅游客车、危化品运输车、重型货车。

    9.“十整治四提升”:十整治是指不礼让斑马线整治、道路交通秩序整治、车辆乱停乱放整治、不文明遛犬整治、集贸市场经营环境整治、摊点经营秩序整治、道路街巷环境整治、居民小区环境整治、城郊结合部环境整治、高铁沿线环境整治,四提升是指公益广告提升行动、城市立面景观提升行动、公厕改造提升行动、志愿服务提升行动。

    10.“1+14”重大行政决策体系:以《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系统重大行政决策体系行为的实施意见》为总原则,进一步细化瑶海区重大行政决策启动程序、公众参与机制、风险评估、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决策公开、效果评估等各项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相应出台《瑶海区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效果评估办法(试行)》、《瑶海区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办法(试行)》、《瑶海区重大行政决策征询意见试行办法》、《瑶海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暂行办法》、《瑶海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办法》、《瑶海区人民政府重大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提前介入实施办法》、《瑶海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程序规定》、《瑶海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办法(试行)》、《瑶海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办法(试行)》、《瑶海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瑶海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第三方评估实施办法》、《瑶海区人民政府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民意调查制度(试行)》、《瑶海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全程记录和立卷归档办法》等14项制度文件,框定重大行政决策的各项必经程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