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海区科技局-信息公开
返回首页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瑶海区科技局信息公开年报

    区科技局2017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7-11-29 信息来源: 瑶海区科技局 编辑:瑶海区科技局 字体:【  

    2017年以来,瑶海区科技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主动作为、务实创新、开拓进取,出台创新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创新基础进一步夯实,创新氛围更加浓厚。

    一、2017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政策支持,鼓励发明创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一是结合企业需求和本地实际出台政策。深入企业调研,先后召开科技型企业座谈会、科技服务机构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全面承接《市与县(市)区、开发区产业政策对接清单》中的自主创新政策全部条款,注重与省、市政策形成对企业的“错位支持”,突出对发明创造、高新技术产业等基础研发的支持,8月11日《瑶海区2017年促进自主创新扶持政策》经区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对政策反响热烈,政策出台当月发明专利申请量将近350件,超过上半年的总和。二是扎实宣贯政策,提高政策的影响力和辐射面。专门组织政策宣贯会,系统解读《瑶海区2017年促进自主创新政策》的目的、意义和支持范围,逐条纵向与省、市政策对比解读与省、市政策的衔接,横向与三城区、各开发区政策相对比突出我区政策的特色和亮点。企业参会积极性高,下发的参会名单上列了34家企业,实际参会近50家企业。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四送一服双千工程”。贯彻落实瑶海区贯彻落实“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活动方案(瑶办发〔201748号)文件精神,制定计划、落实人员、组织队伍,专门深入都市科技工业园和红旗产业园,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等挂牌联系的重点企业,调查研发团队、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创造情况,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政策宣讲、项目解读,为企业送理念、送项目、送政策,了解实际需求、解决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做好服务。

    (二)搞好政策兑现,切实服务实体经济

    一是做好项目的宣传发动。建立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重点科技企业联系的微信群、QQ群,重点解读适合本地企业的《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的通知》、《2017年合肥市促进自主创新扶持政策》部分条款,通过通知转发、定向推送、个别联系等方式,企事业单位申报“借转补”、“事后奖补”项目20多项。二是做好项目的审核推荐。严格按照企业自愿申报、科技局逐级审核、按照政策要求推荐的程序推荐科技项目。坚持标准条件公开、时限要求公开、审核结果公开,对企业材料报送不合格的,明确具体原因;对报送材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以公开求公平,以公平求公正,坚持让企业少跑腿、让数据多走路,真正服务实体经济。全年服务企业300多家。三是做好省、市奖励资金的下拨。本着快速、便捷的原则下拨省、市奖励资金,尽快将省、市的温暖送到企业心中,不截留、不拖延。全年累计下拨2016年市级奖励资金158.45万元,2017年市级“借转补”资金80万元,省级有效发明资助38.5万元。全部都是根据企业申报项目时上报的账户信息一次性转账,不让企业重复申报,不给企业增添麻烦。四是落实本级财政资金的配套。根据省、市政策要求,今年配套技术合同交易额奖励15万元,研发设备补助70万元,根据合同支出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补助10万元,合计95万元。

    (三)鼓励平台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培育

    一是大力发展科技孵化器。出台政策激励,对备案成功的众创空间(孵化器)给予5万元奖励,对考核优秀的给予最高15万元奖励。今年以来利用辖区现有资源,依托有经验的运营团队和投资管理机构分别组建了“星梦园职工众创空间”、“挑货互联众创空间”、“大树创咖众创空间”、“安徽白马互联网+众创空间”和“合肥白马互联网+科技孵化器”等5个孵化机构。全年累计下拨2016年市级奖励资金158.45万元,2017年市级“借转补”资金80万元,省级有效发明资助38.5万元。二是支持研发机构建设。聘请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合肥通用技术研究院等专家组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验收评审委员会,组织2014年、2015年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结题验收和2016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期查验。在评审的同时对企业发展、研发机构建设、研发方向及成果转化等,各专家给予指导性建议。三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对新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给予25万元的奖励,在合肥市县、市、区中奖励最高;对新认定的安徽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合肥市高新技术企业、合肥市创新型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奖励。组织国税专题辅导,支持企业申报国家高企,全年20余家企业申报国家高企,10家通过区、市、省审核,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知识产权创造运用

    一是鼓励知识产权创造。对于发明专利申请进入实审阶段给予3000元奖励,达到30件、50件的企事业单位再给予3万元、5万元的奖励。截止9月底,发明专利申请量567件,超额完成全年任务。二是鼓励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试点。对于开展试点的企业,在合肥市补助服务费的基础上给予3万元的奖励。安徽省通达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安徽帆扬通信电子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确定为合肥市2017年度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试点企业。三是鼓励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将专利质押贷款纳入我区《2017年自主创新扶持政策》,与省、市同款实行“无缝”对接,提高企业融资能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客来福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晶微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利用专利质押融资总额超1100万。与此同时,深入宣传合肥市创新贷政策,开展科技金融服务,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创新贷项目。

    (五)健全领导体系,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一是健全了防震减灾领导体系。根据区政府机构和领导成员调整的实际情况,对区防震减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进一步强化指挥,明确责任。二是修订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出台《瑶海区地震应急预案》,细化指挥编成与职责、预警和预防机制、应急响应程序与后期处置、应急保障与管理等各项内容,确保一有情况,能够依案而动,有效处置。指导督促辖区十三个镇街、各中小学校和供水、供电、交通、大型公共场所、商店、人员密集场所等企事业单位修订防震减灾应急预案,明确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能职责。三是做好监测预报。“三网一员”建设作为重点任务来抓。全力保障三里街宏观观察井24小时不间断运行,落实地震宏观信息零报告制度,及时向省级上报信息,及时维修维护设备和场地,累计投入经费3万元。建立地震灾害救援志愿者队伍,与区人武部联合开展培训,邀请省、市地震局专家授课。落实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和平广场被评定为Ⅲ级应急避难场所。四是加强地震群测群防网建设。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各街道均配备了一名有文化、有事业心、甘于为群众服务的防震减灾助理员,各中小学校、幼儿园配备一名防震减灾辅导员。组织业务培训,330-31日组织防震减灾助理员和镇街分管领导参加合肥市地震局举办的全市防震减灾助理员暨基层地震应急工作培训班,518日联合区教育体育局举办全区第一期校园防震减灾辅导员培训班,省、市专家系统讲授了地震宏观观测、基层地震应急、防震减灾宣传等知识。

    (六)扎实开展宣传教育,防震减灾意识明显增强

    将每年5月份定为瑶海区“防震减灾宣传、演练月”,扎实组织防震减灾知识“六进”活动。以“瑶海区第一届青少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为抓手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活动,从3月上旬开始筹备,分学习宣传、初赛、复赛、决赛四个阶段,全体学生接受了长达2个多月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520日,开展“科技强市、创新圆梦”主题科普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全区街道、镇、教育科普系统均根据各自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如科普咨询、报告会、科普服务、科普实践、科普体验、成果展示、校园科技节等。初步统计,我区十三个街、镇、开发区及有关学校直接参与组织活动人员有550多人,受众人数达40000多人次,咨询2000多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45000余份,发放科技书籍5000余本。开展“瑶海区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活动,区委、区政府领导亲临现场,200多名机关干部领取了宣传资料和宣传品。积极开展地震安全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三里街街道临淮路社区荣获“全国防震减灾先进社区”荣誉称号,合肥市第三十八中被认定为省级科普示范学校,瑶海区科技局被合肥市地震局推荐为安徽省“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

    二、存在问题

    (一)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截止2017年底,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9家,在合肥市13个县区中,仅比合巢经开区多,且规模较小,没有形成产业。

    (二)发明创造质量不高。截止11月底发明专利申请637件,发明授权37件,授权率较低,说明申报的专利质量不高。

    (三)产学研结合不够。辖区目前仅有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国家级的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都没有,校企合作较少,研发机构水平不高,研发机构对外服务较少。

    三、2018年工作打算

    (一)出台创新政策。早谋划、早准备,深入实际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吸收2017年自主创新政策经验,结合年度任务,着眼本地重点企业需求,制定2018年促进自主创新扶持政策。

    (二)培养高新技术企业。结合“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深入挂牌联系重点企业走访调研,挖掘一批创新性强、成长性好、经营管理规范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列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目标,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申报国家高企做准备。

    (三)提高孵化器建设质量。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大孵化器”发展战略,利用现有资源,向前延伸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业苗圃),为孵化器造血,向后延伸发展加速器以及产业园区,加快和实现企业产业化,完善孵化服务链。出台入驻创客、团队、企业的支持政策,鼓励在各类创新大赛中获奖的优质项目入驻。

    (四)提高发明创造质量。从政策宣传、人才培养、专利资助、维权帮助、成果转化等方面入手,培育好中介机构和科技企业两种市场主体,在完成年度任务的基础上,保证发明专利量质双提升。

    (五)加强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一是落实五月份的“防震减灾宣传演练月”各项工作,加强防震减灾的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二是以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为契机,推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进校园。三是以创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为契机,推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进社区。四是做好地震群测群防工作。

    瑶海区科技局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