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话民生】做一个“有温度”的民生工作者

发布时间:2020-11-30 10:13 作者:方庙街道 来源:瑶海区财政局 浏览次数: 我要纠错

我叫陈燕,是瑶海区方庙街道社会事务部的工作人员,主要从事残疾人帮扶工作。6年来我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尽最大可能为全街道300多名残疾人提供周全服务和帮助,我的付出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大家都亲切的喊我“燕子”。

由于我服务的对象都是一群“特殊”群体,这就需要我在平时的工作中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爱心,如何才能做好这些“特殊”群体的服务和管理工作,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这是我每天工作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汪塘北区一位叫王玉龙的大哥,54岁了,是位智力二级残疾人,一直以来由他年迈的父母照顾饮食起居,两年前父母相继去世了,王大哥一下成了“孤儿”。虽然王大哥每月有892元的低保金和160元的“两残”补助,基本生活无忧,但由于王大哥生活没有自理能力,父母一走,他连起码的吃饭都成了问题,家里亲戚把王大哥送到街道后进行求助。当时可真是给我们出了道“难题”,因为我们工作都很忙碌,根本抽不出时间来专门照顾他。和街道领导汇报后,我把王大哥所在的社区负责人和辖区片警都约了过来,经反复研究最终决定暂时由街道和社区派人轮流照顾他,这一照顾就是两个多月。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最终顺利对接到辖区一家托养机构把王大哥进行残疾人托养。当王大哥的亲戚知道王大哥已被妥善安排好之后,为表达感谢,给我送来了一面“视残疾人如亲人 扬人道主义精神”的锦旗。

辖区站塘小区的郑大哥是一位正三轮车主,肢体二级残疾,带着自己13岁的儿子一起生活,无固定收入。为了保障他们父子生活,社区给这对父子申报了每月的低保金和160元的“两残”补贴。后来由于沾染赌博恶习被判入狱,郑大哥这一走,尚未成年的孩子是郑大哥最大的牵挂。我知道此事后,主动和社区的同志一道制定了帮扶孩子和照顾孩子生活和学习的计划,每天下班大家根据排班,到孩子家里辅导作业,帮孩子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让孩子小小的心灵不再受到伤害。同时我把自己的电话也留给孩子,还和孩子互加了微信,告诉孩子有任何事情随时随地打电话或微信给我,我再忙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如今,我生活中多出了一个“弟弟”,“弟弟”只要有事无论是开心的还是不开心的都会第一时间和我分享。

我想我的工作目标,应该是尽力做一个比较“有温度”的人吧。与此同时,我也深知自己的工作距离群众需求差距还很大,我更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平时多到社区走走,多到残疾人家里看看,力所能及的为残疾人多“跑腿”,多提供些微小帮助,多了解他们的“盼头”、焦虑在哪里。这就是我,一个基层民生工作者的内心独白。

(瑶海区方庙街道社会事务部陈燕口述 崔勇整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