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走多少路效果最好?一个公式告诉你

发布时间:2019-05-09 08:47 作者:生命时报 来源:生命时报 浏览次数: 我要纠错
    “我得更新一下今天的步数”“你今天步数没过万啊”……朋友圈晒步数成了很多人每天必做的事情。“日行万步”作为一个健康口号,得到很多人的响应。甚至还有一些人每天走几万步,就为了拼运动排名。可是,走的越多不代表对身体越好。
  “日行万步”是个营销手段
  “每天步行1万步”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之前的日本。为了迎合1964年东京奥运会,一家日本公司巧妙地将推出的一款产品同“健康”的概念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万步测量器,当时在日本被称为Manpo-Kei(万步计),并提出“每天步行1万步”这个概念,就这样,万步计和“日行万步”逐渐推广起来。
  快走,每天别超过6000步
  “每天步行1万步”之所以这么流行,是因为大家想收获运动健康,又较能接受步行这种方式。
  然而走的多不代表对身体好。想要靠步行达到锻炼目的,得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看强度:对一般人来说,有效的步行锻炼不是休闲散步,而应达到110~120步/分钟,即中等锻炼强度。
  看真正步数:很多人用手机计步,但手机显示的1万步并不是真正步数。人在上下、前后和左右三个维度移动时,手机都会记录成步数,形成虚报。因此依赖手机计步,并不准确。
  看人群:不同人群走路的强度、速度也大不相同。
  儿童没有发育完全,不建议家长强制其走路锻炼。儿童更重要的是纠正走路姿势,做到脚跟先着地,防止骨骼变形。
  青壮年步行锻炼要达到上述110~120步/分钟的强度。
  老人则不要勉强,走路时心率达到110次/分钟左右、微微出汗的程度即可,不宜过分疲劳。
  有冠心病、高血压等慢病的患者,最好把运动心率控制在100次/分钟,强度大约是90~100步/分钟。
  因此,“每天步行1万步”并不是锻炼标准,更不该是硬性指标。
  专家表示:“最开始参加微信晒步数时,每天走1万步,大概能排到前十名。但后来,1万步的运动量只能排到三四十名,很多人每天步数高达2万~3万步,这就已经过量了,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如果是慢步行走,包括每天零散的步行,1万步的运动量可以接受,但如果选择快步走,每天6000步足矣。
  “暴走”带来3大危害
  走路有益身心健康,但也要悠着点儿,否则可能走出一身病。
  骨关节损伤
  走路时过快、步幅过大、用力过猛,都损伤下肢关节,特别是髋关节和膝关节。刚开始,磨损的是软骨和半月板,进而会磨损骨组织,久而久之,还易造成髋和膝部位的骨关节炎。
  关节肌肉损伤
  除了关节的磨损,长期暴走还可能对膝、踝及脚后跟的肌肉韧带和骨膜造成劳损。即便步数不多,如果走路的姿势不太正确,仍可能造成脚外侧的损伤,出现脚外侧疼痛。
  内脏伤害
  走路太多会增快脉搏,增加呼吸频率,把控不好度,会伤害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如何判断走路强度
  步行运动并不追求大汗淋漓的效果,最好是锻炼完微微出汗。要想看走路的运动强度够不够,可以自己测一下心率,一般来说,走路后心率+年龄=170左右比较合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