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日报]向东看,瑶海奋发新征程
产业转型增动力,城市更新增活力,环境提升增魅力,近年来,合肥四大主城区之一的瑶海区立足经济主战场,吹响“三大行动”攻坚号,迈向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征程,奋力打造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示范区、老城区更新改造示范区,力争早日成为高质量发展千亿区。
“中国网谷”位于合肥瑶海区南淝河畔,与中国声谷、中国安全谷、中国环境谷、中国肽谷等一起并称为合肥战新产业“五谷丰登”。
当下的瑶海,产业呈现“一谷三基地”的综合布局,以合肥物联网科技产业园为平台核心,以长三角数字科技示范园为智造核心,以尚荣医疗产业园为应用核心,三基地联动建设,共同促进产业生态集聚发展。
今天的“中国网谷”,科技成果和创业人才集聚,激荡着创新的乐章。
合肥元顿传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泽江则将智能装备的研发、营销和运维总部落户在中国网谷,在长三角数字科技示范园建设柔性薄膜传感器及智能模组制造基地。“这片创新创业热土感动了我们。”刘泽江说,从落地到生根的两年里,感受到了家人般的关怀和支持,让企业增添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发展的信心。
据了解,目前包括中国电子、蓝色光标、北京讯众、泛普科技、客来福智能家居、银通物联、洲峰电子、云海量子、猪八戒、盒子健康、京思威等一批创新性科技企业,都已经入驻中国网谷。而“一谷三基地”也获得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称号。
为了汇聚创新要素,中国网谷还与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成立中国科大长三角科技战略研究院、中国电子数字城市经济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进一步吸引包括青年科学家、行业头部企业家在内的高端人才,孵化科创项目。
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国网谷”共计入驻企业607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五上”企业34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5家,省、市级大数据企业13家,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7家,合肥市产业链认定企业4家,合肥市高层次人才4名,培育市级及以上创新创业机构3个。
超前擘画,科学规划,赋予瑶海无限的力量。
在规划总面积超34平方公里的合肥东部新中心,占据一半以上的瑶海区,是合肥东部新中心的核心区域、启动区。
“三年打基础、五年出形象、十年建新城。”2020年以来,瑶海区围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三大关键词,坚持规划引领、污染土壤治理、产业发展同步协同发力,合肥东部新中心崭露新姿。
持续攻坚,城市更新阔步前进,截至目前,东部新中心累计完成拆迁约256万平方米,为重点项目落地、人居环境改善等提供强力保障。老合钢区域危房解危处置涉及4684户公房住户,分三期实施,已顺利启动一、二期项目共3149户,确认2740户。解危安置房A地块已于2022年5月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9月底全部封顶。
精准修复,生态治理成效显著。东部新中心计划五年完成土壤及地下水修复项目共8个地块,约5700亩,预计总投资约58.5亿元。目前已开展3700余亩污染土壤治理,首批5个项目已修复出库,提供建设用地约2049亩。
项目为王,新区建设强劲推动。东部新中心累计实施大建设计划项目120项,其中瑶海片区97项;竣工项目94项,其中瑶海片区77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261亿元,其中瑶海片区175亿元。目前建成通车郎溪路高架、和平路等城市道路20余条,成功打造15分钟交通圈,可快速抵达省级、市级政务中心及周边县(区)主中心,交通出行极大改善。
公服配套更优。合肥一中瑶海校区等建成使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竣工验收,三十八中新校、和平小学新校即将竣工,合肥一中淝河校区、市儿童医院新区等加快建设,市博物馆破土动工,区域配套日趋完善。生态环境更美。建成钟油坊人居环境整治一、二期(共1700亩)及钟油坊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成绿地2038亩(瑶海片区880亩,包河片区532亩,肥东片区626亩),建设占地239.5公顷“青年创意田园”,打造都市田园综合体、田园景观游览地、特色IP打卡地,生态水平不断提升。保障住房更好,建成裕兴家园、东城名郡等8个保障住房项目,可安置居民8541户,民生保障坚实有力。
如今的合肥东部新中心,日新月异的变化令人目不暇接,其作为合肥东部第一增长极和发展新引擎的功能正在显现。
城市更新“七朵金花”渐次绽放
瑶海区是合肥乃至安徽著名的工业城区、合肥工业文明的发源地。老工厂、老厂房、老仓库等资源,正在新时代成为创意发展的独特禀赋,一批集创意办公、文创展示、工业记忆、休闲娱乐及消费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创艺术街区绽放主城,广受欢迎。
4月15日上午,瑶海区召开的城市更新“大比武”行动动员大会,为城市更新建设再添一把劲,全区上下以拉满弓、绷满弦的状态满怀豪情开创瑶海转型发展新局面。
在徽商二号门,食客如云,曾经破旧的徽商仓库变身文创街区,成为瑶海发展夜间经济的新样本。曾经的安徽恒通机械厂变身为现代时尚的长江180艺术街区,曾经的合肥车桥厂变身为龙湖·车桥新界,曾经的合肥钢铁五厂变身为互联宝地·徽园,曾经的美菱厂、国风塑业变身为文一·时埠里,曾经的钟油坊村变身青年创意田园,曾经的家具商城变身为中国服装原创设计基地。最大的创意产业将来自于国家工业遗产——合肥钢铁厂高炉区,这里将打造成创意产业的新天地,用新时代的画笔绘就“十里工业长廊”的新辉煌。
“天天有变化,看着就带劲!”在曾经二环内最大的城中村龚大塘片区,包括中小学幼儿园、安置点、水环境、支路网、公共服务在内的19个项目齐动工,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发展景象,让曾经的城中村村民看到美好未来。
今年下半年,瑶海区将迎来新项目交付和投入使用的一个高峰,合肥市和平小学新校区、合肥市三十八中新校区等一批教育项目将在6月底交付,下半年正式投入使用。青年创意田园二期、文一时埠里、龙湖车桥新界和互联宝地·徽园等一批文创项目将正式运营。
围绕“老工业区产业转型的新典范、老城区城市更新的新标杆、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新样板、绿色智慧发展的新高地”的高质量发展目标,瑶海用创新精神和实干行动演绎着她加速蝶变的动人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