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今年,区政府共承办区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议案建议96件,其中议案1件,建议95件,涉及财政经济类、监察司法类、教科文卫类、城建环资类和社会建设类5大类别。具体分类情况为:其中财政经济类19件,占总数的19.79%,监察司法类4件,占总数的4.17%,教科文卫类15件,占总数的15.63%,城建环资类47件,占总数的48.96%,社会建设类11件,占总数的11.45%。区政府高度重视议案建议办理工作,目前议案建议已全部办复,办复率100%。
二、区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评估议案建议办理情况
今年,区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评估议案1件、建议4件,区政府部门精心组织办理,取得了较好的办理实效:
(一)关于进一步提高物业服务管理水平的议案
我区共有住宅小区755个,其中商品房小区180个,回迁安置小区56个,老旧小区402个,零星楼栋117个,由于老旧小区及零星楼栋偏多,客观上看为物业服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物业管理工作,将其列入城市治理“七项攻坚战”统筹调度推进。为增强物业企业服务意识提升,加快物业管理领域矛盾纠纷化解,先后出台了《瑶海区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瑶海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物业管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规范物业服务管理标准。督促物业管理企业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引导业主正确评判物业管理企业服务质量,树立等价有偿的消费观念,促进物业管理规范发展。1.主动公示物业信息。制定小区基本信息公示牌和小区物业管理投诉渠道公示牌,公开收费项目、服务内容和投诉渠道等信息,确保物业服务企业“质价相符”、业主明明白白消费。2.引导居民缴纳费用。鼓励企业通过“先尝后买”方式,进驻后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增加各种信息的透明度,让居民切实享受到物业服务提升带来的便利。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居民树立“谁享受、谁交费”意识,形成自觉交纳物业管理费用的习惯,提升物管费用缴费率,促进物业企业提升服务,形成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3.强化企业创优意识。加大对物业企业的检查和指导,推动开展“皖美红色物业”“和美小区”等示范创建工作。鼓励企业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提升物业企业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促进小区环境面貌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提高。同时积极打造企业党建品牌,“小火车工作室”、“1143党群共建共享”等红色物业品牌,受到省市组织部门和房产部门的高度肯定。
二是健全完善居民小区多方共建共治机制。积极开展红色物业工作,不断推进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社区、小区党支部、物业企业、业主代表以及各类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1.不断强化资源配置。从具有良好群众基础的小区党员中选聘红色小管家1220名,实现“党建指导员+党组织书记+红色小管家”治理体系全覆盖。2.深入开展问题排查。按照物业服务、公共设施设备等五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对投诉靠前的小区组织街道、社区和物业企业、居民代表进行座谈,研究解决方案。开展项目经理接待日活动,组织开展意见征询,受理业主投诉并建立台账,及时解决。3.积极推动矛盾调解。建立区街两级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矛盾纠纷化解“三不出”机制,力争“小问题不出社区”、“大问题不出街道”、“难点重点问题不出辖区”。统筹实施露天党群议事会、“六情”走访等活动,由人大代表、街道、社区相关负责人,红色小管家、楼栋长、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参加,以倾听民意为基础,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参与到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中,处理小区内各类问题。
三是加强物业行业监管考核。为切实做好物业服务企业监管工作,我区从前期指导招标、中期巡查考核、后期通报处罚等方面落实相关工作。1.强化前期招标指导。细化招标方案,帮助引入综合实力良好的企业进驻,杜绝小企业随意承接项目后投入人力物力不足导致服务不到位现象。2.开展住宅小区巡查。针对全区755个住宅小区,排定计划,每日开展巡查工作,出具巡查日志反馈问题,督促物业企业落实整改。出台《瑶海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方案》,全面开展对物业企业的监管和整治工作,排查收集问题1375件,督办销号1328件。
3.清退不合格企业。对考核不合格的回迁安置及老旧小区,全区进行通报,并依据合同约定扣除其政府奖补资金。对服务不到位、信访问题突出的商品房小区,指导属地通过召开业主大会更换物业服务企业,目前全区已更换2个小区物业企业。
四是持续推行物业服务信用等级评定。全面实施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信用评价制度,严格实行“红黄牌”惩戒措施,严肃查处违规收取费用、侵占公共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严重违法违规、违约失信或有其他恶劣情节的物业服务企业,指导属地推动业主依法终止物业服务合同,责令企业撤出小区,限制在我区承接物业管理项目,直至依法清出市场。目前已约谈物业企业44家,下达整改通知单44份,记黄牌11家、红牌1家,信用扣分11家企业累计50分。
(二)关于完善“中国网谷”三基地配套服务的建议
一是增设交通指示牌。为了方便指引人员到达园区,在各园区外围主要道路口设置了“中国网谷”、“数字科技示范园”等指向性路标,并在标志性建筑物上设立醒目的园区标牌;如在郎溪路设置“中国网谷”指示牌、在包公大道设置了“数字科技示范园”指示牌等。
二是增设共享交通及配套设施。积极对接合肥公交集团公司,加快中国网谷周边公交设备完善。目前,中国网谷已额外增设6条公交线路,并为上下班高峰期开通了M205线路。同时,联系哈罗、美团等共享单车平台,开通了轨道交通2号线三十埠站至数字科技示范园和安徽尚荣产业园的行驶路线,并扩大了停车范围。以上两项举措,极大地方便了园区内企业员工及周边居民的出行。
三是充分论证园区大门交通划线事宜。我区组织区交管部门及相关专家对园区大门实线改虚线事宜进行了充分论证,由于园区周边的信号灯相距比较近,且大门出口坡度比较陡,若在此设置虚线标线,将对进出园区的车辆和道路行驶的车辆造成道路拥堵,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安徽尚荣产业园南门前市政道路标线为实线,符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暂时无法更改。
(三)关于在园儿童免费涂氟预防龋齿的建议
我区高度重视儿童龋齿预防工作,每年开展儿童口腔疾病预防控制项目,为在园适龄儿童开展免费涂氟。2022年以来,认真落实省、市、区“暖民心行动”工作部署,制定了瑶海区健康口腔行动方案,通过增加医疗资源供给、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健全口腔医疗服务体系等方式积极提升服务保障能力,逐年提高适龄人群的覆盖率。2022年瑶海区对6288名3-6岁儿童实施局部涂氟,任务完成率169.4%;截止2023年7月,对7154名3-6岁儿童实施局部涂氟,任务完成率105.2%。
(四)关于防范老年人电信网络诈骗的管理建议
一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今年以来瑶海区已制定下发《瑶海区2023年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方案》《2023年瑶海公安分局电诈防范宣传日常工作机制》《2023年瑶海公安分局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办工作机制》,开展广泛宣传、重拳出击打击电信诈骗违法犯罪活动。在居民小区、写字楼利用反诈宣传小喇叭、拉横幅、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扩大宣传覆盖率,提高辖区群众防范识诈意识。
二是开展精准劝阻。2021年以来我区逐步完善预警劝阻工作,2023已成立反诈分中心,下设资金止付组、预警劝阻组,资金止付组根据110指挥中心接报警,第一时间开展资金止付冻结、开展涉案卡号资金流水追踪,最大限度挽回被骗损失,预警劝阻组由2警10辅组成,负责每日预警劝阻工作。我区电信诈骗预后被骗率,从最初的22.38%已降至目前0.13%,切切实实为群众减少损失,守护了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五)关于推进社区养老大食堂多样化运行的建议
2022年以来,我区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布局老年人助餐服务机构和网络,采取“中央厨房+集体配送餐+社区食堂+助餐点”的方式,推动助餐工程建设。截至目前,瑶海区已建成助餐服务机构87个,其中社区食堂31个、助餐点56个。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采用多种形式,不断强化工作宣传,提高居民知晓率和参与度。2023年,我区老年助餐服务行动累计发布宣传稿件46篇,张贴海报5500余份,发放宣传单页35000余张,发放宣传小礼品17000余份,微信群推送57000余人次,组织各类宣传活动185次。
四是明确奖补标准。结合实际,对低收入老人给予200元每人每月补贴,已覆盖全区符合补助条件的低收入老年群体。此外,全区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在市场价的基础上给予就餐老人10%-30%的打折优惠。同时,为新建的助餐机构提供运营补贴、奖励补贴和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享受居民价格减免等优惠政策。
三、建议办理情况
我们对于已办结的建议进行了分类,主要类别如下:
(一)已经落实的54件,占总数的56.25%。这些建议,对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完善政策措施、改善民生福祉等具有重要意义。各承办单位认真研究,充分采纳,积极落实,取得明显成效。如钱朝龙代表提出的关于打造瑶海区医药创新健康园(产业平台)的建议(第4号),代表提出希望在都市产业园内设置医药产业园区,利用医药产业资源的优势,吸引企业来我园区集中入驻。今年以来,我区大力推动医药产业招商,生命健康产业实现重大突破,总投资50亿元的国药创服项目签约,和泽医药、沐源药业等十余家B证企业集中入驻,医药产业实现快速聚焦。当前,瑶海科创集团拟借助安徽罗欣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联合一批医药企业,共同打造“瑶海区医药企业孵化产业园”,医药产业园拟选址长三角数字科技示范园二期9号楼,建筑面积3.53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亿元。又如卫宏代表提出的关于花溪新村小区大门口加装红绿灯的建议(第9号),代表提出,五里井辖区花溪新村小区大门出口处即是长江东大街连接新安江路主路,该处地段无连接道路连杆且未安置任何道路指示灯,给附近群众安全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保障花溪新村小区及周边居民、学生的安全出行需要,我区对置地地产代建的铁山路进行方案审查时,明确要求在花溪新村小区北侧出入口处增设红绿灯,保障行人过街通行需要。经核实,置地地产已按我区要求在花溪新村门口设置固定式信号灯,满足周边群众出行需求。下一步辖区交警中队将加强该路段的交通秩序管理,将继续加大管控力度,建立健全交通秩序管理常态长效机制,为市民创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二)正在落实的39件,占总数的40.63%。这些建议,对全区各项工作开展具有参考意义,各承办单位根据代表建议,积极推进,取得了一定实效。如陈秉政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完善机制和平台,加强政策宣传的建议(第20号),代表建议,应当打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屏障,搭建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建立起政府为企业服务、企业为地方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出力的良好机制。近年来,我区高举“产业立区”旗帜,深入实施“三大行动”,全区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合力、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采取多种方式,积极联系服务企业,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发布《创聚瑶海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召开“双招双引”推进大会。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每月开展省、市、区领导“访企解难”现场办公活动,清单化闭环式收办解决企业诉求。创新开展红色领航、政企共商“周二下午茶”活动,以区街联动的方式,分期分批走访全区非公企业。创新实施百名干部“三联系、三服务”专项行动,选取40名优秀年轻干部点对点联系重点企业、服务企业发展。又如戴斌代表提出的关于高质量推进瑶海区城市更新行动的建议(第63号),代表指出,希望通过加大资金支持,强化政策保障,积极与企业合作等方式,加快推动城市更新工作。为落实我区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我区老旧城中村及棚户区基本清零的目标要求,我区以城中村征迁改造为契入点,结合片区内老旧小区、工业厂房改造,分片区谋划实施城市更新改造,弥补老城区在城市功能、城市风貌、道路交通、产业发展等方面短板,提升老城区品质,改善群众生活环境。2023年,我区陆续与省盐业集团等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继续在多领域深化战略合作,努力打造政企合作新样板。在城市更新工作方面,目前我区已完成片区更新片区划定,编制完成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库及年度实施计划,正在对各片区编制片区具体详细规划及相关成本与收益测算等工作,其中和平片区开发方案已经市规委会批准。下一步我区将持续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同探索完善在项目立项、土地一二级联动开发、规划、审批等方面具体的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等。同时,积极对接省市部门,争取项目报批、改造资金保障、税费减免等方面优惠政策,高效有序推进我区城市更新工作。
(三)受条件限制,暂时无法推进的3件,占总数的3.12%。这类建议涉及的内容由于受目前政策或条件限制,解决的时机还不成熟或还需进一步研究。如余鲁岳代表提出的关于调整契税分成比例,提高瑶海区可用财力的建议(第6号),代表从“调整龙岗经济开发区和大兴镇土地出让契税分成比例”、“增、存量房交易契税分成比例改为市、区共享”、“建立契税区级收入产业转型基金”三个方面为缓解瑶海区财政压力提出建议。目前,在省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下,市、区级政府充分考虑两级财政财力分配合理比例,将土地相关的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定为区级税种,与之对应的契税等定为市本级税种,因此,契税分成比例暂时无法调整。
四、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方向
尊敬的卫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提出议案、建议是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内容,办理议案、建议是政府机关的法定职责。今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经过全区各办理单位的共同努力,议案、建议全部按时完成办理,办理质量和办理效率有了明显提升。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办理的议案、建议成效与群众的期望,与人大代表以及人大常委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听取区人大常委会和各位委员的意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肃负责的态度,进一步改进办理方法,加大督办督查力度,不断提高议案建议办理质量,让人大代表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为瑶海加快建设合肥东部新中心、打造转型发展示范区、东部崛起新引擎、合肥新兴增长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