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已进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流行期。RSV是5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也是导致婴幼儿感染住院的主要病毒之一。这篇科普文章将带您全面了解RSV,做好科学防护,从容应对!
儿童感染RSV有什么临床表现?
婴幼儿(2岁以下)
通常会出现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持续2~4天,或伴有咳嗽、喘息、呼吸急促,可有呼吸费力、喂养困难等,6个月以下的婴儿常引起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
大龄儿童(2岁以上)
多数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声音嘶哑等,少数可伴有发热,也可引起气管炎、支气管炎乃至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如出现以下症状之一提示可能出现严重感染:
1.孩子精神状态差或嗜睡。
2.喂养困难或拒绝进食。
3.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嘴唇或指甲发青(发绀)。
4.心动过速。
5.胸壁出现吸气性凹陷(胸部凹进去)。
6.脱水症状,如皮肤干燥、小便减少等。
患者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诊,进一步诊断确诊。
儿童感染RSV需要隔离吗?
RSV具有传染性,尤其在人员密集场所和家庭中容易传播。
感染者的传染性通常在症状出现后的7~10天最强,家人在照顾患者时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勤洗手等。
RSV感染
与普通感冒及其他病毒感染
的区别?
RSV感染的早期症状与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症状相似,如咳嗽、鼻塞、流涕等,难以单凭症状区分,需要通过在医院开展核酸或抗原检测进行明确诊断。
了解和警惕RSV感染的症状是保护孩子健康的第一步。
家长应留意孩子的呼吸状况和精神状态,必要时尽早就医。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RSV对孩子健康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