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瑶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上级政策解读

    【负责人解读】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陶成解读《合肥市市外输出地劳务服务协作站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 2021-07-01 10:02  信息来源: 瑶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字体:  

    解读人: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陶成

    解读时间:2021528

    解读政策:合肥市市外输出地劳务服务协作站建设实施方案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近年来,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是随着企业用工需求持续上升,部分企业季节性缺工问题非常突出。今年225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爱华在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经济形势分析调度会上提出“建设输出地劳务服务协作站,定期向合肥市输送劳务人员,缓解我市企业用工矛盾”的要求。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通过在部分外地市建立劳务服务协作站,拓宽劳务输入渠道,有序组织劳务输入,提高劳务输入质量和劳务组织化程度,切实缓解我市企业用工矛盾,为我市制造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推进市外输出地劳务服务协作站建设,市人社局调研摸底全市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近两年市外招工情况,参考部分省、市相互建立劳务协作关系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市实际起草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随后,书面征求了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市监局等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开发区人社部门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市人社局对《实施方案》进行了修改,并根据合法性和公平性审查意见进一步完善,最终形成现在的《实施方案》。

    四、工作目标

    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有条不紊地推进协作站建设。协作站实行分期分批承建,有序推进,三年内拟建站20个,重点是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2021年首批拟建站10个左右,每站每年预期招聘3000人左右。

    五、创新举措

    (一)建站方式。市人社局统筹协调,各县(市)区、开发区人社部门指导辖区信誉良好的经营性人力资源机构承建协作站,以其在市外设立的子公司(分支机构)等为办公场所,对外挂牌运营,牵头组织协调我市入站机构在所在地开展劳务协作工作。

    工作任务协作站入站机构主要承担我市缺工企业岗位信息收集整理、市外输出地劳动力资源摸底、就业意向人员信息登记、就业人才政策宣传、企业岗位需求信息发布、组织定向招聘和劳务输转、已输入人员跟踪服务等工作。

    (三)保障措施市人社局作为牵头部门,将与市直相关职能部门加强配合、统一行动,并与市外人社部门对接协调,统筹推进劳务协作工作。拟出台年度运行奖补和劳务输入职介奖补两项扶持政策:

    一是年度运行考核:对考核合格的协作站,每年给予10万元一次性运行奖补;对考核优秀的协作站,每年给予15万元一次性运行奖补。年度运行奖补资金由市级财政承担。

    二是劳务输入职介奖补:对入站机构当年度成功从市外输出地为我市企业输送用工,与我市企业签订半年以上(含半年)劳动合同,并在该企业连续缴纳2个月及以上社保的,市级财政按照按300/人的标准给予劳务输入职介奖补。在此基础上,各县(市)区、开发区可根据用工情况适当再给予一定的职介奖补。

    六、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

    一是加强劳务服务协作站建设政策宣传和解读;二是公布首批劳务服务协作站承建机构和入站机构名单;三是对接建站地市人社部门表达协作意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