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严格落实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制度,及时上报突发事件信息12件。善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及时编审和发布各类预警信息100余条。编制印发《瑶海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瑶海区地震应急预案》及《瑶海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牵头开展合肥东部新中心2024年度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演练、瑶海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演练等各类应急演练270余场。在全区开展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能力测试,联合327地质队、老兵救援队及东风救援队编建应急救援专业保障队伍1支,共140人。成功举办全区第二届应急系统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累计开展4期全员培训、7天专题研讨班和1期专题培训,区街居三级共260名干部职工参训。抢抓增发国债机遇,认真落实预警指挥和基层防灾能力提升工程,成立国债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及时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有力有序推进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合同总数25包,已签23包,已支付19包,共支付219.504万元。
(二)强化责任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印发《瑶海区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责任清单》,厘清部门工作职责、提高安全监管效能。制定印发《瑶海区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安全生产纳管试行办法》,要求各镇街、筹备组建设部门具体实施辖区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安全生产纳管。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广泛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学习宣贯,截至目前,全区检查生产经营单位7557家,排查整改重大事故隐患68项。开展八大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35108家,发现整改隐患26049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125处。成立9个专项督导组,对区安委会成员单位开展全覆盖督导,督导实行组长负责制,采取查阅资料、明查暗访等方式进行,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231项。开展化工企业专项县区交叉互查、粉尘涉爆企业专项治理等专项行动5起,205家企业被检查,332处安全隐患被消除。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加大执法检查和行政处罚力度,做到查处一批、通报一批、警示一批,全面形成严管、严治、严执法的高压态势。今年以来,开展行政处罚15次,罚款170.544万元。瑶海区获得2023年度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先进等次。
(三)坚持防救并举,抓好防灾减灾救灾。落实防汛抗旱措施,逐级包保责任,明确区、街、社区防汛包保责任人160名。积极储备防汛物资,加强日常管理,共储备袋类4.88万条、救生设备952套,照明设备745套和排涝设备162套。紧盯低洼易涝点、老旧小区等重点部位,排查隐患46处。依托城市防洪抢险队、老兵救援队,组建防汛抗洪抢险应急专业队伍185人,各镇街均组建不少于50人的防汛应急抢险队伍。开展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全区13个镇街同步开展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目前3个试点街镇完成市级复评。制定印发《2024年防震减灾工作要点》,对三里街地震观测井及明光路基本站开展安全巡查7次。举办“5.12”、“10月13”等各类宣传教育活动280余次,约4.3万人次参与,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3682余份。
(四)聚焦党建工作,强化作风纪律建设。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制订《党纪学习教育学习计划》,确保党纪学习教育稳步推进。研究制定“勇担当、抓细节、强作风、促发展”干部作风建设大提升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组织学习研讨18次。以五届区委第八轮巡察问题整改为牵引加强作风建设,针对巡察通报的14类42个问题,研究制定83项措施,持续推进整改。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先后2次进行专题学习研讨、1次观看警示教育片、1次赴区法院参观见学,引导全体干部职工自警自省,端正思想,引以为戒。
二、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是推动安全生产责任有效落实。严格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强化属地管理和部门监管责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切实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进一步落实“一会三安”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投入和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二是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深化前期开展的大宣传大排查、集中整治30天等行动工作成果,继续开展八大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有序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八大行动”,结合岁末安全生产实际和秋冬季节特点,对重点单位场所、关键环节安全风险隐患等进行全面深入细致排查治理。提升监督检查工作效能,提高重大事故隐患发现率,并加快整治工作进度,确保重大事故隐患年度清零。
三是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围绕重点行业领域,深入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进一步加强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安全生产纳管,强化信息登记、风险告知和日常安全检查。切实发挥区燃气安全专班作用,深化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持续推进住宅小区楼道消防专项整治、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等行动,有效防范火灾事故发生。紧盯“两客一危一货一面”重点车辆,严查超速超载、疲劳驾驶、酒驾醉驾等违法违规行为,继续推进车辆主动防御系统安装工作。
四是推动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加快推动我区应急指挥协调能力提升项目和监测预警、指挥调度、抢险救援“三大系统”建设,夯实信息化发展基础,补齐网络、数据、安全、标准等方面短板弱项,全面提升应急能力和水平。
五是强化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围绕辖区内国土空间规划、重大工程建设、应急预案编制、助推县域地震活断层探测项目立项、重点领域和部门需求,积极推广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充分发挥普查成果的经济社会效益,服务摸清辖区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减灾能力以及客观认知辖区地震灾害综合风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