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瑶海区应急管理局 > 规划计划 > 工作规划

    瑶海区安监局2019年工作规划

    发布时间: 2019-03-29 17:35  信息来源: 瑶海区应急管理局
    【字体:  

    2019安监局工作规划

    一、着力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一)贯彻《瑶海区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按照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意见提出的新部署、新举措、新要求,围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理顺监管体制机制、推进依法治理、建立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基础保障能力建设等方面,细化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结合实际,研究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办法和工作举措;将贯彻落实情况纳入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二)继续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按照“三个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厘清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的关系,消除监管盲区,工作职责明确到部门“三定”方案中,形成监管边界清晰、分工明确的责任体系。突出企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突出主要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的责任,加强日常安全监管,通过严格的监管监察执法提高企业违法违规成本,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落实综合监管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协调解决涉及多部门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着力提升安全生产管控能力

    (一)扎实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全面构建“六项机制”建设,系统排查辖区安全风险,绘制“红橙黄蓝”四色风险分布图,盯住高风险企业、高风险工艺、高风险设备设施,逐一落实管控责任措施。督促企业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实行隐患辨识、公告、治理、销号全过程闭环管理,真正识别风险、治理隐患、杜绝事故。

    (二)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制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督促各专项整治牵头部门重点开展道路交通、危化品、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职业健康等专项整治工作。

    (三)扎实推进工贸企业安全监管。全面推进工贸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深化粉尘涉爆、液氨制冷、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四)扎实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加大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力度,加强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经营、运输、装卸和废弃处置全过程管控,推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专业化、精准化。

    (五)扎实抓好职业健康监管。将职业病防治纳入安全生产工作考核体系。加强职业健康监管执法,严格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日常监测、定期检测评价、职业健康监护、设置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培训等法定责任。建立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加强对职业健康“三同时”监督检查。

    (六)扎实推进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加强烟花爆竹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执法检查,总结前期经验,严格落实烟花爆竹禁燃禁放有关规定,加大打非治违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三、着力规范安全生产行政执法

    (一)着力提高安全生产执法能力。编制并实施年度安全监管执法工作计划,规范行政执法检查的数量、频次、内容和形式;继续严肃查处各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实现执法行动常态化,确保执法监察年度工作计划完成100%;对举报投诉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查办率、事故企业“回头查”达到100%。

    (二)规范安全监管执法行为。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制定实施年度监管执法工作计划、现场执法检查方案,完善执法程序规定,依法严格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对辖区内安全生产风险或者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较高的生产经营单位、近三年发生过造成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或者发生过群发性职业病危害事件的生产经营单位、纳入安全生产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对象的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全覆盖执法检查。执行“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执法方式,建立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充分运用移动执法终端等手段,提高执法效能。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制度,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加强与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协调配合,完善安全生产违法线索通报、案件移送与协查机制。

    (三)严格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建立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组工作制度,实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组组长负责制,明确各事故调查组成员单位职责,依法依规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准确界定企业主体责任、部门主管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完善司法机关参与事故调查机制,严肃查处违法犯罪行为。

    四、着力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

    (一)推进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卡建设。针对应急预案篇幅较长,不便记忆和阅读的问题,2019年计划在我区老旧小区、人员密集场所推进应急处置卡建设工作,作为应急预案的延伸和补充。按照“简明、易记、科学、好用”的原则,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和步骤,让群众能够迅速掌握应急知识,促进应急预案各个环节快速、准确执行,提高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

    (二)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与企业管理创新相结合,切实推动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业行为标准化、安全设施标准化和现场环境标准化,不断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三)加强基层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监管执法机构,调整充实执法力量,切实提高履职尽责能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人员入职培训、持证上岗和定期轮训制度,鼓励执法人员参加注册安全工程师专业资格考试。开展安全监管执法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按照标准配备履职基础保障、监管执法、风险防控、事故查处、应急救援和宣传教育执法装备和车辆。

    (四)全力抓好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物资储备制度、应急处置评估和专家技术支撑制度;强化应急预案管理和演练,以应急处置为核心,健全完善政府、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强化应急预案宣传培训,定期组织演练,加强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修订、公告和备案工作。

    五、着力推进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将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和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内容;依托报纸、电视、电台、新媒体等宣传载体,通过制作公益广告、安全生产专题节目,举办文艺演出及开辟专栏等方式,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报道网络,进一步扩大安全宣传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精心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七进”活动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继续推进安全社区创建,着力提高全民安全防范能力;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大讲堂”培训制度,邀请专家,丰富培训课程内容,形式多样,切合企业实际,增长安全知识,加强安全意识,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受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