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之年。全区安全生产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区委区政府要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持续推进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和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部署开展以“利剑”行动为核心的安全生产“执法提升年”活动,确保不发生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较大事故,进一步压减一般事故,严控风险、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消除盲区,排除隐患、狠抓落实,全力推动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
1.强化年度改革任务落实。对照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意见,进一步梳理年度改革任务,细化责任时限,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快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贯彻“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则,扎实推进机构改革,加快班子、机构、职能和队伍融合,做到合编、合心、合力。
2.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认真贯彻落实《瑶海区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强化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并且推进落实在部门“三定”职责规定中。持续推进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企业强化安全基础管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3.改革安全生产考核机制。修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组织对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森林防火和应急管理工作一并实施考核,修改完善年度考核细则,采取日常考核与现场考核相结合、“加分”与“减分”双轨并行的考核机制,突出工作亮点和实效的考核,切实增强考核效果。
二、突出安全生产执法监管
4.深化“执法提升年”活动。围绕“1+4+N”重点行业领域(1:即危险化学品,4:即交通运输、消防、建设施工、工贸,N:即地质灾害等若干重点),集中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持续推进“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开展。以“利剑”执法行动为抓手,积极深化安全生产“执法提升年”活动,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5.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以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机构、装备、能力、效能建设,全面推行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完善两法衔接工作机制,开展案卷评查活动,加快安全生产执法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进程,充分发挥执法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拳头”、“尖刀”作用。
6.加强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推进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安全生产信息公开,加强安全生产信用信息管理和应用,完善“黑名单”制度,建立信用信息恢复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诚信宣传教育,形成“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浓厚氛围,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7.强化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严格事故调查工作,细化事故调查技术原因分析,依法及时全文公开事故调查报告,积极回应公众关切。坚持问责与整改并重,严格遵守事故调查“四不放过”原则,对因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力、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造成事故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负责人的责任。
三、强化重点行业领域整治
8.深化危化品综合治理。贯彻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大排查大清理和重点地区专家指导服务等工作,加强“两重点一重大”企业风险管控,强化危险化学品经营、储存、运输等过程安全监管。全面落实《合肥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抓好源头管控,持续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经营行为。
9.突出道路交通安全重点。积极加强“两客一危”、校车等重点车辆的源头管理,严厉打击酒驾醉驾毒驾等重点交通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突出加大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力度。加强公路建设阶段安全评价和养护中的风险评估,大力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安全五小工程”建设,推进公交车行驶安全和桥梁防护工作,切实提升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水平。
10.加大工贸安全监管力度。针对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高发的态势,督促企业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完善安全生产基本制度,建立基础台帐,盯紧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这个重点。进一步深化涉氨制冷、粉尘防爆、有限空间作业、高温熔融金属、煤气等安全专项治理,全面加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进一步夯实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基础。
11.遏制建筑施工事故高发态势。全面加大房屋市政工程、公路工程、水利电建工程的建筑市场监管力度,突出以基坑支护与降水、土方开挖、模板、起重吊装、脚手架和拆除、爆破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盲目抢工期、赶进度、不按程序施工的行为。突出轨道交通建设等重点工程监管,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
12.强化消防等重点领域整治。以“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消防安全执法专项行动为抓手,紧盯重大活动、重要场所、重点领域,坚决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加强森林消防安全检查,提升系统整治和汛期安全重点,强化油气管线、民爆、特种设备、农机和供水、供电、供气,以及教育、旅游、文化、宗教单位的安全监管,切实做好事故预防工作。
13.全面深入扎实做好防灾防汛工作。立足于防汛、抢险、减灾,提早做好各项准备,精心应对灾情,全力减轻灾害损失。坚持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统一指挥、各负其责。全面修订完善防汛应急预案,规范防汛抗旱应急响应行动,充分发挥防汛抗旱抢险服务物资设施队伍的保障作用。建立防汛视频指挥系统,绘制辖区城市防洪地图,接入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视频监控系统。
四、夯实城市安全发展基础
14.强化安全生产宣传培训。积极宣传《安全合肥》栏目,利用电视媒体画面直观、覆盖面广、冲击力和感染力强的特点,全方位宣传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三个贴近”和“三个面向”(即贴近实际、生活、群众,面向基层、一线、职工)的工作思路,深化“双微”(微博、微信)宣传,推进安全生产宣传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推动各镇街开发区完成安全文化主题公园、安全长廊、科普体验馆及警示教育基地建设。
15.提升安全科技保障水平。推广市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打好数据采集攻坚战,重点完成企业信息、安全执法、隐患排查等数据采集。狠抓危险化学品安全防控监测系统建设,强化风险防控能力。加快推进应急管理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与公安、消防、卫健、地震、气象等多部门数据交换,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的区级应急指挥平台,提升应急指挥能力。
16.着力夯实企业安全基础。严格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加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察力度,切实加强企业安全源头管理。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和责任“六项机制”建设,实施高危项目重大风险“一票否决”。进一步深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工作,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在高危行业领域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提高事故风险防范和应对处置能力。
五、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17.强化应急指挥联动。进一步规范24小时应急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完善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类突发事件信息综合管理工作机制。强化应急指挥联动,制订《瑶海区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18.切实做好应急准备。按照“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要求,加快全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构建统一指挥、协同有序、功能完善的应急指挥保障体系。加强应急装备建设,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切实增强应急保障能力。突出自然灾害防治,剪断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