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工作任务落实】瑶海区应急局2022年第一季度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一、主要工作
(一)把稳“基本盘”,夯实安全生产监管基础
1.强化安全责任落实。一是印发《2021年瑶海区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对21项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二是两节、两会、七一、十一等重点时段,区四大班子领导分别带队开展检查督查120余次,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三是及时调整区安委会组成人员,建立“双主任”制度,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稳步推进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一是开展安全生产三年行动,共排查隐患9458处,整改8231处;给予行政处罚184次;责令停产整顿18家,给予约谈警示111次,进行联合惩戒64次。二是开展“大检查、严执法、迎七一”专项行动,检查单位3496家,排查隐患2915条。三是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专项行动,派出检查组1601个,检查单位4304家,排查隐患3122处,立案44起。
3.强化重点行业领域监管。危险化学品:开展非法违法“小化工”整治、非法经营成品油整治、芬太尼类物质及制毒物品专项摸排整治等行动;对14家加油站开展安全评价机构执业行为专项检查。工贸行业:对9675家企业开展基础信息摸排;对28家企业开展“利剑”行动,查处隐患137处,立案调查企业14家。消防安全:开展冬春火灾防控、电动车专项整治、仓储物流和沿街门店“三合一”场所“小火亡人”等专项行动。建筑施工:开展起重机械、高空作业、管网工程、危大工程、脚手架专项检查等行动,同时结合季节特性,对各施工项目开展专项检查,坚持常态化安全管理。特种设备:开展燃气领域特种设备整治、安全乘梯守护行动、电梯鼓式制动器整治等行动,检查单位871家次,检查设备4743台,解决隐患108个,立案查处案件11起。校园安全:开展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消防设施、三防建设等专项行动。组织中小学幼儿园上好交通、消防、防溺水等“校园安全课”。文旅行业:在人员密集时段加大对网吧、娱乐场所、景区景点的巡查频次和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对无证照经营场所依法取缔。民政服务机构:对养老机构、殡葬服务机构开展督查检查80余次,建立风险隐患台账,制定整改措施。道路交通:依托重点路口路段,辐射大型商圈、医院、菜市场、地铁口等周边区域,常态化开展违停、“三小车”突出违法行为整治,保持严管态势。城镇燃气:开展液化石油气联合执法巡查,取缔无证非法充装、储存及经营网点。对重点区域路段沿街餐饮门面安全用气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发放燃气安全使用手册。
4.抓牢安全生产防控体系建设。一是认真做好危化品经营许可和第三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备案,全年办理各类审批件35件。二是开设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等培训班12期;“安全生产月”期间在《瑶海》报刊发署名文章30篇,组织120余人现场体验安全文化,开展志愿服务36场、大宣讲42场、专题学习240场,征集主题征文26篇、摄影作品400余幅,组织数万人参加安全知识网络竞赛;编印道路交通安全、龙卷风防范、消防安全等知识手册3万份。三是下达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135份,立案处罚25起,没收非法储存烟花爆竹420余件;完成7起事故调查工作,立案处罚15起。四是开展安全生产“双随机”执法检查,建立执法人员库和抽查企业名单,查处安全隐患95处,立案调查企业10家。
(二)掌好“应急舵”,完善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建设
1.落实应急管理保障。完善应急值班值守工作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带班、专人值班和零报告制度,确保通讯畅通。运用区应急指挥中心视频监控系统完成7个高中考考点的应急保障。
2.规范信息报告。通过国家应急指挥综合业务系统平台编制、上报突发事件信息4条。完善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审核、发布预警信息260条。
3.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推动应急物资储备仓库整修项目。与企业签订砂石料、钢材钢管、无纺布、通信光缆等各类防汛物资代储协议,加强社会储备。
4.加强应急预案管理。修订或发布《瑶海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3部预案,摸排企业应急物资及预案417家。先后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建筑领域应急救援演练、防汛抢险救灾应急演练、燃气安全应急救援演练、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演练。
(三)抓好“防减灾”,全面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1.落实防汛抗旱措施。开展全区及无为大堤瑶海责任段汛前检查督查,建立度汛重点隐患台账。做好台风“烟花”防范应对工作,成立5个督导组,出动巡查、监测防守2210人次,提前转移人口143人,停工停业357处。
2.夯实防灾减灾基础。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牵头清查各类数据1135条。基本建成和平广场地震监测预警台站,完成10大类103个工程的房屋设施抗震设防信息采集工作。
3.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周活动、“2021年国际减灾日”地震科普宣传活动,普及避灾自救常识。与合肥市蓝天救援队、区人武部携手开展“防溺水防淹亡”主题宣讲40余场、防汛应急救援宣讲4场,1.5万人参与。
二、存在问题
一是春节期间安全风险加大。当前部分生产经营建设项目处于收官阶段,易出现突击生产、超负荷运转等问题,且据气象预报,近期有可能出现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对安全生产影响较大。冬季居民供暖供气、用火用电需求旺盛。烟花爆竹非法储存、零售有所抬头,近期出现在民房内非法储存、在路边随意兜售烟花爆竹现象,无法保证安全。
二是小微企业监管难度大。我区小微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人员少,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管理滞后。多数企业忙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生产,员工缺乏安全常识和技能,导致安全监管量多面广、任务繁重。
三是重点行业领域隐患问题突出。消防安全:相较于其他三个主城区,我区存在老旧小区多、老旧市场多、危旧房多的“三多”情况。这些区域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电气线路老化、消防设备缺乏、消防通道堵塞,私拉乱接电线、超负荷用电用气用火现象突出。特种设备:部分电梯设备故障无法及时消除,使用管理单位安全责任主体落实不够明确、部分电梯维护保养不到位等问题凸显。物流仓储:企业数量庞大,很多物流场所由于条件限制等原因,达不到相关安全标准。道路交通:节日期间道路运输更加繁忙,群众出行和聚会集会活动增多造成人流物流车流急剧增加,交通运输事故易发。建筑施工:各类建设工程面临收尾,企业赶工期、抢任务情况突出,事故防控压力增大。城镇燃气:餐饮商户用气量增加,特别是小微餐饮商户燃气使用方面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三、2022年工作打算
(一)强化重点行业领域风险管控。深入分析研判安全生产形势,统筹指导14个安全生产专项领导小组强化安全生产责任,紧盯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场所、养老机构等行业领域,重点整治事故隐患,建立完善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有效遏制各类事故发生。
(二)巩固安全生产三年行动成果。强化各专题牵头部门督导协调,提升事故防控能力和问题隐患整改闭环。总结推广、固化提升一批典型经验,切实把工作成效转化为制度优势。
(三)提升安全监管执法能力。围绕行政许可准入、事故调查处理等,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形成高压态势,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提高安全监管执法质量。
(四)推进宣教培训及安全文化建设。加大安全宣传“五进”两年攻坚行动及安全生产普法力度,精心组织“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创新宣传教育工作载体,着力提高群众安全生产意识和风险防范应对能力。
(五)提高应急管理效率效能。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持续摸底全区应急重点物资分布情况,推进救灾物资、应急抢险救援物资储备工作。根据省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标准,加快推动建设以区应急指挥中心为中枢的应急指挥平台系统。
(六)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继续推进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全面掌握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要素信息。做好各类自然灾害预警发布工作,全面开展防汛抗旱隐患排查。做好三里街地震观测井、和平广场地震预警台站和应急避难场所运维管理工作。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防震减灾示范学校、街道等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