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工作任务落实】瑶海区应急管理局2023年第四季度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
一、主要工作
(一)压实安全责任。制定《瑶海区安全生产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对28项重点任务进行细化分工。成立区安全生产工作专班,推进区安委会办公室实体化运行。印发《关于明确我区大市场牵头主管单位的通知》,明确全区31家大市场安全生产牵头主管单位。调整新增区安委办负责人,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组织36个部门单位签订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实现责任落实横到边、纵到底。
(二)聚焦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全区共发现重大事故隐患45个,已整改40个,政府挂牌督办重大事故隐患6个,已完成整改3个;开展大市场专项整治,完成31家大市场共14633户经营户的摸排,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2274处,清除三合一场所415户;开展大型商业综合体、交通运输、文化娱乐和旅游场所、特种设备、渣土运输、园林绿化交通、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等8个专项整治,编发39期日报调度统计进展情况;开展“夏季攻势行动”,全区检查企业4158家,排查隐患6575项;开展动火作业专项整治,累计检查单位418家,查处违规作业13处,无证上岗8人;开展燃气等配送点专项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共排查燃气等配送点37家,取缔燃气等配送点2家;加强有限空间安全监管,全区检查有限空间作业企业22家,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36处。
(三)推进“党建+安全生产”。联合区委组织部,优化“党建+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实行区安委会和区党建工作调度会“双会”通报制度。全区开展“主题安全日”活动150余场,2556家生产经营单位参与,督促重点安全生产岗位签订安全承诺书2481份。
(四)提升应急和防灾能力。及时调整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开展汛前检查,排查隐患27处,完善重点隐患台账。优化整合全区应急救援力量,组建防汛应急抢险队伍13支,防汛抢险应急专业队伍17支。制定《瑶海区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将大兴镇、和平路街道、城东街道作为标准化试点推进单位。
(五)强化应急知识科普力度。开展“安全生产月”、“夏季攻势”行动宣传、“防灾减灾日”等系列活动,悬挂条幅300幅、发放宣传单4000份、各类宣传品800份、科普活动40次、发送安全短信30万条,万名群众参加安全知识网络竞赛。编印《致广大群众预防一氧化碳(煤气)中毒的一封信》,联合属地开展入户宣传。
二、当前风险研判
一是气温骤降,供暖设备使用增加,用电用气量增大,居民用电用气不规范、燃气管道老化未及时更换、阀门泄漏未及时修复等极易引发火灾。
二是“问题气”“问题瓶”“问题阀”“问题软管”“问题管网”“问题环境”等情况依然存在,燃气使用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三是冬季寒潮大风和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随时可能出现,夜间及清晨的低温时段,部分路段易出现暗冰现象,容易引发连环相撞事故。
四是各类建设项目进入冲刺阶段,抢进度、赶工期等现象比较普遍,违规违章和冒险作业增多,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风险上升。霜冻、强风等极端天气增加,易造成高处坠落、起重机械倾覆等安全事故。
五是“火锅”、“炭火烧烤”成为外出聚餐的重要选择,违规使用液化石油气、卡式炉管理使用不规范,烧烤碳燃烧不充分或使用不当,场所通风不良等,都可能导致爆炸、火灾、中毒窒息等事故。
六是独居、孤寡等人群冬季易用小煤炉取暖,如未注意开窗通风,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七是岁末年初,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实施停产检维修,动
火、登高、受限空间(罐体清洗)作业频繁,安全风险增大。冬季寒冷干燥,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在生产、搬运、搅拌、运输过程中易产生和积聚静电,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
八是元旦、春节将至,非法运输、经营、储存烟花爆竹行为可能反弹,要加强巡查力度,发现非法运输、经营、储存烟花爆竹的单位和人员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确保烟花爆竹全链条安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深入推进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紧盯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动火和有限空间等危险作业,深化精准执法,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异地执法、专家检查,用足用好各类执法手段,严格上报重大事故隐患,督促指导有关单位明确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确保尽快彻底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实现重大隐患排查整治 2023 行动顺利收官。
(二)加强岁末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市安委会计划于本月下旬对我区烟花爆竹非法储存、经营情况开展暗查暗访,并在全市安全生产会议上进行视频曝光。瑶海区历年来是烟花爆竹非法销售的重点区域,尤其是新安江路两侧、长江批发市场西大街等路段和区域,由于历史的原因,非法运输、仓储、销售现象屡禁不止。各镇街开发区要加大烟花爆竹非法仓储行为的摸排,并充分发挥网格员、群众力量,鼓励广大群众对非法仓储、运输、经营烟花爆竹等行为进行举报。
(三)重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常态化开展实用安全知识、安全技能、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教育培训,全面增强一线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安全素养。常态开展“敲门行动”,加强电动自行车、电气取暖、燃气安全等靶向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掌握安全用火用电用气和火灾自救逃生知识。
(四)做好应急和防灾工作。一是加强极端天气监测预警和应急协调联动,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二是加强应急预案管理演练,推进全区各类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备案工作,并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及评估。三是加快推动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将应急管理信息化成果与应急实战深度融合,全力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