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瑶海区地震应急预案》《瑶海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 2024-01-13 08:26 信息来源: 瑶海区应急管理局 编辑:瑶海区应急管理局
【字体:  

2024年1月8日,《瑶海区地震应急预案》《瑶海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瑶政办秘〔2024〕1号)(以下简称《应急预案》)印发实施。现将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和依据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职责原不在我局职责范围内,后来调整并入,且原《瑶海区地震应急预案》已不能适应市区两级政府在风险防控、响应分级、统一指挥等方面的新要求,因此需要进行重新修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安徽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安徽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合肥市地震应急预案》、《合肥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编制了《瑶海区地震应急预案》《瑶海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为我区有力有序有效应对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提供应急预案支撑和处置依据,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2022年8月和2023年8月区应急管理局分别启动《瑶海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瑶海区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编制过程中区应急管理局梳理了安徽省、合肥市已出台政策,经过局内部研讨拟定初稿,完成后向区民政局、区农水局及各街镇开发区等35家单位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2023年11月经过专家评审和律师审核,2023年12月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核,于2024年1月8日正式印发。

四、工作目标

《瑶海区地震应急预案》、《瑶海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主要工作目标为加强和规范瑶海区地震灾害、地质灾害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明确各相关单位部门职责,完善应对体制机制,控制、减轻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引起的社会危害,预防和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事件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主要内容

《瑶海区地震应急预案》通过总则、组织体系、响应机制、预报报告、应急响应、后期处置、应急保障、奖励与责任、预案管理等9项内容,对我区应对地震灾害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并明确到全区各相关部门,适用于我区发生的地震灾害和区外发生的可能对我区产生影响的地震灾害以及其他地震事件的应对工作。抗震救灾工作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军地协同、社会参与,预防为主、平灾结合,人民至上、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瑶海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通过总则、组织指挥体系、预防与预警、应急处置、调查评估、应急保障等6项内容,对我区应对地质灾害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并明确到全区各相关部门,适用于我区行政区域内因降雨、台风、地震等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和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小型土体滑坡、崩岸及地面塌陷等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工作。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一领导、部门协同,依法规范、科学处置的原则,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六、创新举措

《瑶海区地震应急预案》、《瑶海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适用于瑶海区可能发生的地震、地质灾害事故和可能对瑶海区产生影响的地震、地质灾害以及其他地震、地质事件的应对工作,针对每个应对环节细化要求,确保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

(一)加强宣传培训。督促各镇街和区直相关单位加强对预案的宣传和培训,使各镇街和区直有关单位进一步明确预案发布的目的和意义,进一步明确各单位的工作职责和重点工作任务分工,健全完善我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体系。

(二)加强组织协调。指导各镇街和区直各有关单位按照预案要求,扎实开展地震预警、地震和地质灾害后处置工作,提升部门协同应对能力。

(三)加强组织演练。组织开展地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活动,模拟辖区内发生破坏性地震、地质灾害或地震预警信息系统发出预警,由镇街和区直各单位第一时间组织开展避险疏散等工作。

下一步将继续加大《瑶海区地震应急预案》、《瑶海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宣传解读力度,加强工作研究和指导,切实做好地震、地质灾害事故发生后《瑶海区地震应急预案》、《瑶海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贯彻执行。

八、政策咨询渠道

解读政策:关于印发《瑶海区地震应急预案》《瑶海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解读时间:2024年1月10日

政策咨询部门:瑶海区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

政策咨询联系人:郑钰

政策咨询电话:0551-64497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