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分享雨露,合作方能共赢@合肥市育英中学
在合肥市育英中学,有这样一支充满活力的团队,11位道德与法治教师用智慧与汗水诠释着“独行快,众行远”的团队真谛,用爱心与责任谱写着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动人乐章。
精研深耕,在合作的思维碰撞中绽放智慧火花
每周二下午的集体备课室内,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绚烂绽放。青年教师姚颖展示了区级公开课《凝聚价值共识》的初步设计方案。
“我认为这个案例可以进一步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经验丰富的周燕老师率先发言。骆念华老师补充道:“价值观的引导应如春雨般润物无声,我们是否可以引用一个更具感染力的视频?”“板书设计进行调整,与本节课的主题更为呼应?”吴瑜蓉老师提出建议。讨论声此起彼伏,姚颖的笔记本上迅速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宝贵意见。
教研组的微信群已发展成为一个高效的资源共享平台。许雪梅老师分享的时政热点、吴莹老师精心设计的原创试题以及孙晓玲老师新完成的教学课件等。每当有老师发布新资源,群里便会掀起一阵热烈的讨论浪潮。“这个案例我稍作改编,融入了本地特色”“基于您分享的素材,我构思了一个全新的情境任务”……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始终洋溢着旺盛的创造力。
课题引领,一场静待花开的教育修行
在收到《核心素养视域下道德与法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通知书的那一刻,大家纷纷表示:“我们要深度实践,力求将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扎实落地,生根发芽。”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教研组蜕变为一座永不停歇的“思想工坊”。清晨的办公室内,吴瑜蓉、樊晶晶等几位老师埋头研读的场景已成常态;午间时分,会议室里常常回荡着吴莹老师主持讨论的声音。
当课题圆满结题时,整个团队都沉浸在欢欣之中。他们的研究成果如同蒲公英的种子般四处播撒:在国培计划的讲台上,徐锋莉老师的分享激起了阵阵热烈的掌声;在跨区域教研活动中,叶煜琴老师的示范课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课例和撰写的论文,也在各类比赛中斩获了优异的成绩。
基于这份收获,2025年春天,教研组再次整装出发。当新课题立项的通知传来时,大家相视一笑——这一次,他们更加从容自信。
温情相伴。教育长河里的温暖涟漪
清晨的阳光洒进办公室,新入职的李世茹老师发现一个系着丝带的文件盒静静地躺在她的办公桌上。在“欢迎加入育英大家庭”的便签下,整齐地摆放着教学设计模板、听课笔记,以及经典课例集。
在备战安徽省基础教育精品课的紧张日子里,叶煜琴老师总能在办公桌上发现同伴们准备的小惊喜:有时是一盒润喉糖,有时则是一杯尚存余温的咖啡。
刘老师退休的那天,大家精心筹备了温馨的荣退仪式,当悠扬的乐曲响起,组员们将饱含深情的祝福与精心准备的纪念品献给这位耕耘教坛数十载的园丁。刘老师眼含热泪,将自己毕生积淀的教育智慧与人生体悟娓娓道来,让在场的每个人都触摸到了时光流转的痕迹。
“合肥市优秀教研组”的证书在晨曦中闪耀着金色的光辉,这块奖牌承载的是教育者炽热的初心与不灭的热忱。
此刻,崭新的蓝图正在铺展。开发系统化的校本课程资源包,构建动态更新的教学案例库,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孵化平台......这支始终奔跑在教育前沿的团队,正以更饱满的激情攀登新的高峰。
集体备课思维闪烁如繁星满天,课题研修携手深耕似春泥护花,以教育理想为圆心,以协手合作为半径,勾勒立德树人的同心圆。——合肥市育英中学道德与法治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