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体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游戏化、趣味化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发展基础运动技能,增强体质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1. 学生特点:
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身体协调性、平衡能力处于发展阶段。
喜欢模仿,对游戏和竞赛兴趣浓厚。
2. 已有基础:
第一学期已掌握简单队列、走跑跳基本动作。
本学期需进一步规范动作,提升体能素质。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掌握直线跑、单双脚跳、轻物投掷等基本动作。
学会2-3种趣味体育游戏规则。
2. 体能素质
提高灵敏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通过活动增强心肺耐力与肌肉力量。
3. 情感态度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遵守规则习惯。
激发运动兴趣,养成积极参与的态度。
四、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每周2课时,共18周(36课时)
三月:
1.内容:基础运动技能、队列练习原地转向、纵队变横队、直线跑与曲线跑、小沙包投掷(投远与投准),规范跑姿与投掷动作。
2.目标: 培养空间感知能力。
四月:
1. 内容:
趣味体能训练、 单双脚跳(青蛙跳、袋鼠跳)、平衡木/标志桶行走、 爬行游戏(小熊爬、蚂蚁搬家) 。
2.目标:提升平衡能力与四肢协调性。
五月:
1.内容:
团队合作游戏、传球接力赛、“老鹰捉小鸡”改编版、 合作运球(气球/软球)。
2.目标:
培养团队协作与规则意识。
六月:
1. 内容:综合应用与测评、趣味运动会(综合技能闯关)、 跳绳初体验。健康知识:运动后放松与饮水安全。
2. 目标:巩固技能,提升运动兴趣。
五、教学措施
1. 情境化教学:设计“森林探险”“动物模仿”等主题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2. 分层指导:针对动作掌握较慢的学生,采用简化规则或降低难度。
3. 多元评价:通过“运动小达人”徽章、口头表扬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
4. 家校协同:建议家长配合开展亲子运动(如每日跳绳5分钟)。
六、评价方式
1. 过程性评价(60%):
课堂参与度、合作表现、规则遵守情况。
2. 技能测评(30%):
直线跑20米(动作规范性)、单脚连续跳5次(平衡能力)、沙包投准(3米目标筐)。
3. 健康知识(10%):
简单问答: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放松方法。
七、安全提示
1. 课前检查场地器材,避免尖锐物品或湿滑地面。
2. 强调活动规则,禁止推搡打闹。
3. 关注体质较弱学生,合理安排运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