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 > 规划计划

    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2023年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工作谋划

    发布时间: 2024-01-16 15:49  信息来源: 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
    【字体:  

    2023年,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教育集团,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紧紧围绕瑶海区委区政府的全局决策部署,坚持五育共融,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强化学校管理、质量提升和队伍建设,以优异成绩回馈瑶海万千家庭。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第一篇章 2023年工作回顾

     一、办好学校——开启“一校多区”模式  品牌影响辐射更广

    不忘初心,矢志向前。2023年,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集团化办学迎来了崭新篇章。

    党建引领促发展。2023年,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理论学习与工作研究双同步,利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开展理论学习,围绕思政、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积极创新党建工作方法,上到战略精心策划,下到一线落地生根,努力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

    名校青睐独一家。集团新校于2023年6月揭牌,9月正式招生,启动双本部办学模式,学校受合肥新站高新区委托,将于今年秋季首次启动跨区委托办学,实现学校教育品牌辐射的“突围”,推动集团化办学提档升级,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目前,一校五区,共计147个教学班,学生数达7500多人,教师数达489人。2023年11月24日,学校被授予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优秀生源基地”荣誉称号,成为合肥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初中学校。

    师德师风更正气。集团党委组织开展“明光红芯”党员帮扶活动。老党员教师对新党员教师一对一精准帮扶,或授业解惑、指导教研;或听课磨课、排忧解难。东校党支部开展了以“党员教师献真情 倾心帮扶促成长”为主题对困境学生的帮扶活动,奉献爱心,送出关爱。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明光教师教育故事自3月10日推送以来,累计推出41篇,总阅读量破12万;教育故事以独特视角讲述集团教师敬业爱生、勤于钻研、不懈追求的感人故事,展现了集团教师的光辉事迹和优秀风采,强化了正面宣传,彰显了集团教师队伍的整体精神风貌。

    二、赋能教师——构建“三位一体”体系  教师队伍人才辈出     

    学校的规模化发展,对教师队伍的水平与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合肥市第三十八中教育集团通过长期摸索与实践,建立起专业化的教师培养模式,一批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教坛的中流砥柱。

    特色教研助力成长。集团坚持落实以“青蓝工程”“明光工程”“名师工程”三位一体的青年教师成长体系,通过组织“新进教师团队拓展建设活动”“师傅结对活动”“徒弟出师考评活动”加速新进教师融入;通过举办“中考试卷命制大赛”“杏坛语丝学科微讲座”“班主任主题沙龙”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成长,持续推动“学术专家委员会”“金牌师傅库”的感召作用,带动更多教师成为骨干。

    集团先后承办了泗县教育局委派教师跟岗研修、合肥市“省市级教坛新星”展示课、各学科中考复习研讨会等50多场次的活动,给市区两级和集团教师创造了便利的学习机会。一年来,参与校级、校际公开课的老师达近200人次,听评课人数3000余人次。

    集团先后邀请南京师范大学刘建教授、南京市正高级教师李彰有老师、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严必友主任等省市各学科专家和一线名师进校园,带动广大教师积极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模式,实现优秀资源的共享和学科教师的共同成长。

    教师荣誉纷至沓来。陈俊、王靖、王云三位老师经过层层遴选,获评“安徽省第四届教坛新星”荣誉称号; 张亚明、许莉等14位教师获评“合肥市第四届教坛新星”荣誉称号;叶莉霞老师荣获“合肥市十佳班主任”称号;万琼老师荣获“合肥市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张亚明老师荣获“合肥市优秀教师”称号;宣守西、杨振庭等多名老师被授予百户“科普示范家庭”荣誉称号。同时,刘浩老师被授予瑶海区第六届“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荣誉称号。

    截至2023年12月,集团教师获得国家级奖项31人次,省级奖项67人次,市级奖项167人次,区级以上各类奖项共计431人次。2023年11月15日,安徽省教育厅公布 2023 年全省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人选名单,集团党委书记、校长陈立利入选2023年安徽省新时代名校长培养计划,学校王靖老师入选2023年安徽省新时代名师培养计划。

    三、成就学生——强化“五育”互融互通   聚焦学生成长至上

    依托强大的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集团积极探索系列途径,着力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配的教育,成就每一个孩子的精彩成长。

    五育并举共融互通。德育为先,合肥市第三批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申报,学校一举当选;集团学子热心公益,投身志愿,共计105人获得省市区优秀共青团员、新时代好少年等荣誉称号;体育为基,学校体育健儿“连中三元”, 接连获得区、市、省运动会团体比赛第一名,学校并获得2023年安徽省田径传统项目比赛全省第一名,蝉联安徽省“十三连冠”,2023年全国啦啦操俱乐部联赛,学校明光啦啦队首次参赛便一举夺魁;美育为要,明光合唱团、美术社团、民乐社团等各类社团在国家级、省市级比赛中屡获佳绩;劳育为本,积极探索“劳动+育人”新模式,让劳动成为最美青春底色。

    智慧校园百花齐放。2023年11月,集团21人参加瑶海区第五届智慧课堂创新教学大赛,一等奖4人,获奖人数全区第一。在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影像节上,集团15部作品获奖,903班蒋宇昂、花晨等同学制作的《探索风力发电》荣获第十三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优秀作品奖。15名选手参加2023中国航空科普教育大会暨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斩获2金5银9铜的好成绩;在2023世界机器人大赛锦标赛中,学校3支参赛队均获全国一等奖,其中2支参赛队获得全国亚军和季军。作为VEX八强中唯一来自安徽省的代表队,弥补我校乃至全区在该项赛事上获奖空白。2023全国信息学csp认证决赛中,我校信息学社团21名同学荣获全国奖项,其中蒋品科、杨晨、宋欣怡获全国一等奖,全区初中组前10名,38中占9席,冠誉全区。

    四、双向奔赴——推进“减负”提质增效  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集团始终坚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出系列举措,追求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实现双向奔赴。

    作业管理科学有序。学校以学科组为单位,以学术专家为技术支撑,以单元和课时为知识间隔,推动校本作业2.0版的升级迭代。加强作业常规管理,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制定了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教育集团一系列作业管理制度,在作业布置上“提质量、减数量、分层次、有特色”。施行作业公示反馈制度,启动作业熔断机制,让“双减”政策平稳落地。

    课后课程丰富多彩。学校建立了作业托管、学科答疑与多样化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方案,真正做到“科目难题不带回家、托管课程无作业”。同时,为促进学生个性多元化发展,学校开设了讯飞AI课程、篮球、文化剪纸、话剧等98门校本课程,让学生的文化素养与艺术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启动全新办学体系。2023年9月,集团正式启动双本部办学发展体系。新校与本部秉持文化同系、培训同频、师资同盘、教学同步、考核同体的五同发展模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和优异的教学管理生动直观地展现了近年来三十八中集团化办学的优质成果。

     

    第二篇章 2024年工作展望

    1.依托优质品牌持续发力。继续加大集团化办学步伐,探索集团化办学的高度融合,开拓集团优质师资共享新思路。不同法人成员校教师“小比例岗位流动,大尺度教研融合”;同一法人下的各校区,借助职称评审等利好政策,通过定期轮岗、长期交流、临时支援、项目合作、学科互助、跨区师徒、输送提拔等方式,在干部和教师队伍岗位流转轮动中,实现刚性需求和柔性操作相结合,使名校优质教师资源持续优化,进一步提升集团办学影响力。同时,着力挖掘集团各校区特色发展的发力点、增长点。

    2.秉承科研理念久久为功。落实研教并举思想,利用集团首届学术专家委员会、省市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发挥资深教师的传帮带和示范引领作用。严格落实常规教研,创新特色教研,通过“五课研修”,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依托三大优质教育共同体,同步搭建系列性、模块化教研活动平台,加强对新进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扶持;完善青蓝机制,利用考评杠杆,发挥师徒结对能量接续作用。提高青年干部的担责意识,培养青年干部的履职能力,为集团未来发展储蓄动能。通过明光大讲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活动,提升班主任德育能力水平,打造更多名优班主任。

    3.打造德育品牌润物无声。持续打造“六节三典”德育活动,完善“明光课程”体系,注重五育共融,用丰富多彩的课程与活动,引导学生以阳光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打通线上线下全渠道育人,打造家校社共育平台,持续推进家庭教育的指导、培训,共建和谐、稳固、协同的育人环境,共创学生发展的有利条件。积极探索“双减”新举措,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巩固和扩大“双减”成效。

    4.强化教学核心步履坚定。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完善教学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紧抓教育教学常态管理,细化日常教学管理细则,落实落细常规管理;重视教学改革与创新,进一步优化校本作业编纂的推广使用,充分发挥作业对学情的诊断与知识的巩固强化功能。


    一项项务实的举措、一组组鲜活的数据、一张张明媚的笑脸……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教育集团将继续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关注学生成长、教师成长,目标笃定、砥砺前行,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路途上谱写新的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