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瑶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本级政策解读 > 其他解读

    【文字解读】《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解读

    发布时间: 2022-06-26 10:18  信息来源: 瑶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字体:  

    近日,《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从六个方面对《实施意见》进行解读。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2021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10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12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安徽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2022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安徽省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提出全国、全省2025年知识产权阶段性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部署,打造世界一流的知识产权高地,知识产权治理体系更加科学合理,知识产权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前列,长三角城市战略地位更加靠前,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成效更加显著,支撑合肥原始创新作用更加突出,知识产权成为建设全球科创新枢纽城市重要保障,制定《实施意见》。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20222月,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起草了《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多次征求市直单位、有关部门和智库专家成员意见建议,召开专家评审会,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经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性审查。

    四、工作目标

    《实施意见》结合合肥实际,分三大板块,九个部分。

    (一)明确主要目标。

    2025年,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和绩效考核全国靠前,长三角知识产权位置更加凸显。到2035年,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前列,建成体系完备、高度创新、保护严格、运行高效、服务便捷、文化自信和合作开放的知识产权强市。

    (二)提出六项任务。

    一是建立科学完备制度体系,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管理机制,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探索。二是加强知识产权创新创造,聚焦合肥原始创新,培育一批有核心技术和规模化应用前景的高价值专利,形成若干个高价值专利组合。三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体制机制,发挥中国(合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开展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为一体的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四是推动知识产权运用转化,构建完善规范化、市场化的一核一中心多平台的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知识产权运营标杆城市;五是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建成一批差异化、特色化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机构,探索建设科创板知识产权加速器,服务科创型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创新发展。六是深化知识产权交流合作,加强知识产权区域融合发展,推动长三角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与应急管理机制。

    (三)提升治理能力和保障措施。

    主要包含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文化建设、组织领导、保障措施、督查考核五个方面。全面加强党对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推进机制,加强经费保障,强化评估考核。

    五、创新举措

    《实施意见》注重整体把握、统筹部署,体现了知识产权五个深度融合一是知识产权与创新深度融合。围绕合肥发展战略定位,聚焦合肥原始创新,加强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交叉前沿研究平台、产业创新转化平台、双一流大学原始创新的知识产权前沿探索,推进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基础性专利的挖掘和布局,构建最优创新生态圈,打造原始创新高地。二是知识产权与产业深度融合。围绕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战新产业,制定合肥市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细则,实施5个以上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聚力建设“2833”产业体系,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打造3-5个知识产权密集型的产业集群;聚焦合肥重点16条产业链,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助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三是知识产权与科技深度融合。建立坚持政产学研用金服七位一体知识产权转化体系,知识产权转让、许可年均增幅20%以上。针对重点产业卡脖子核心技术,建设若干产业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积极开展PCT专利申请,布局一批具有较强针对性、国际性、引领性的专利组合。四是知识产权与金融深度融合。构建质押融资、证券化和融资租赁多轮驱动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和笔数年均增幅30%以上;常态化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创新和推广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和保险产品。探索设立知识产权基金。五是知识产权与人才深度融合。探索设立院士等高端人才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加大职务发明激励力度,探索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发明专利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支持100家以上中小企业成功转化高校院所专利技术;加强与合肥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协作,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等建设。

    六、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和督查考核,保证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任务目标按时保质完成,高质量建成知识产权强市。

    政策制定部门: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保护处

    政策咨询电话:0551-62315037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