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瑶海区城市阅读空间建设运营情况

    发布时间: 2021-04-22 16:16  信息来源: 瑶海区文化和旅游局
    【字体: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区已建成并免费开放14处城市阅读空间,分别为旗舰型城市阅读空间瑶海图书城,社区型城市阅读空间合铁家园悦书房、梦和雅居悦书房、龙腾家园悦书房、大兴新居悦书房、春晖书屋悦书房、夏荫书院悦书房、秋枫书屋悦书房、冬韵书院悦书房、拾光书屋悦书房、遇见书局悦书房、登峰书屋悦书房、彩虹书屋悦书房、星空书屋悦书房。14处城市阅读空间总面积13600平方米,藏书总量368227 册,每年举办活动约1200场, 接待读者180万人次。

    全区城市阅读空间建设推进中,区委区政府将城市阅读空间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在组织领导、资金支持、服务保障上给予倾斜,确保了建设运营开放有力有序推进。阅读空间建设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打造群众满意文化惠民工程。在建设推进中,了解群众反映,总结存在问题,坚持以读者为中心,打造以阅读为主体,提供多样化、深层次阅读体验空间。引入市场力量参与运营,坚持形式多样化、主体多元化,注重品位,让城市阅读空间个个像“珍珠一般”,散落在大街小巷,充分发挥作用,让“小空间支撑大未来”,切实增强群众文化“质的获得感”,使城市闽读空间充满生机和活力。目前,我区严格按照“一边抓巩固一边抓拓展,一边抓建设一边抓服务”工作思路,城市阅读空间建设和管理体现了三个特点:

    (一)精心选址布点,增强辐射能力

    城市阅读空间建设按照“在社区、校园、园区、商场、景点等人口集中、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地方”选址原则,摸排辖区毗邻主次干道,邻近中小学校、大型居民小区等人群集聚的优质房产,优化项目布点,提升空间辐射能力。

    根据城市阅读空间地域面积、楼层、空间布局等特点进行整体设计,项目设计上体现针对性,突出特色,注重功能分区设计,根据场地结构布局,合理设置功能区域面积比例,如四点半课堂、小剧场等活动场所,提高场所、图书等资源 利用率。如2018 年整体主题为“时空”,以春夏秋冬为主题,寓意四季变换,时间流转,5处城市阅读空间联动互通,形成一体。坚持以读者为中心,实现以阅读为主体,提供多样化、深层次阅读体验。注重内部装修的同时,确保外立面新颖精致。对设计单位的设计方案进行论证,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力求科学合理、富有特色。

    (二)拓展服务功能,促进运营功效

    城市阅读空间集阅读、借阅、活动、展示、交流、休闲等多元功能于一体,为开展以阅读为主题的各类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馆基础。“馆店一体“(图书馆+书店),两业融合,功能多元,双轮驱动,构建网系,便民惠民。在此基础上增加多业态经营,秉持“图书+”模式,使城市阅读空间拥有强大的书源支撑,实现借书、购书、看书“三位一体”。

    14处城市阅读空间开放运营以来,依托场馆平台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拓展触角,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参与范围涵盖中小学生、中青年阅读爱好者、老年离退休人员,创新开展论坛、讲座、朗读亭等,其中合铁家园城市阅读空间设立“许辉社区文学创作室”,对精准提升城市基层社区市民文化品质具有积极意义。积极打造城市阅读空间品牌建设,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形成完整服务创新模式,开展有特色并具有显著成效的服务活动,以文化活动带动阅读习惯培养、兴趣提升,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以活动促活力,多平台抓统筹

    以群众的认知度、参与度、满意度为评价导向,深入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积极营造浓郁和谐的读书氛围,着力打造“书香瑶海”。如开展合肥城市阅读空间第届诗词大会决赛,丰富世界读书日活动,定期组织各类阅读文化活动、主题活动。以阅读空间为平台,统筹社会各方资源,大力开展多元化文化交流,如:“青年双创周·创响合肥东部新中心”论坛、合肥第二届青年文化节、2018年中国国际青年电影展影视与未来科技研讨会等,深受读者喜爱。

    二、取得的成效

    (一)主流阵地“强”了。城市阅读空问像“珍珠”一样,散落在大街小巷,建在老百姓家门口,以正能量、高品位、强功能成为我区重要的主流文化新阵地。

    (二)文化设施“活”了。城市阅读空间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注入了活力,通过业态和功能多元增强了引力,作用发挥和使用效率大大提高,避免成为“城市版”的农家书屋。

    (三)文化活动“热” 了。城市阅读空间是一种新型文化综合体,活动丰富多彩,群众参与度高,部分活动甚至“一座难求”。

    (四)市民素质“高”了。周边群众在书香浸润下,文明素养悄然提高,走进城市阅读空间大声喧哗的少了,低声细语的多了,借书看书的多了。

    (五)社会影响“广”了。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央广网等省市多家媒体多次对我区城市阅读空间进行报道,成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市民文明素养的希望工程,成为推动全民阅读打造“书香瑶海”的重要平台。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宣传推介,提高知晓率。拓宽宣传渠道,实地宣传与线上网络宣传相结合,同时借助市级媒体宣传平台,提高宣传覆盖面;提高效率,从群众被动接受宣传向参与体验宣传拓展,进一步提升城市阅读空间宣传的层面和效果;利用我区现有“瑶海发布”、“瑶海图书城”等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各类活动信息,提升知晓率与参与度;以城市阅读空间有奖征名为契机,向辖区群众推广城市阅读空间地理位置、功能定位等,提高信息覆盖面,鼓励群众参与城市阅读空间各项文化活动。

    (二)创新活动形式,增强吸引力。从读者需求出发策划文化活动,激发读者的参与感。协调教育、工会、妇联、团委、退管等部门,调动街道、社区积极性,整合辖区社会资源,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活动影响力,通过举办沙龙、读书会等形式,助推城市阅读空间活动开展。组织开展可复制性较强的文化活动,提升群众参与度,使读者乐于参与,乐于传播,将线上的读者引流到实体的阅读空间进行深度体验和交流,让阅读空间成为阅读社群交流的聚集地,吸引更多人参与。

    (三)做好运营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实时对接城市阅读空间运营单位,强化业务指导工作,按照全市有关工作安排,做好城市阅读空间年终目标考核,持续做好11处已建成的城市阅读空间运营情况监管,对营业时间、到馆人数、图书借阅设备运行、图书陈列、图书借还情况、文化活动开展情况等进行现场摸排,及时掌握读者建议及诉求,不断优化运营质量,通过自主运营与目标考核相结合,不断提升免费开放服务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