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瑶海区文化和旅游局 > 规划计划 > 年度计划

    【年度计划】瑶海区文旅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及2022年度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22-07-15 10:26  信息来源: 瑶海区文化和旅游局
    【字体:  

    今年以来,瑶海区文化和旅游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文旅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助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工作向精细管理方向发展,深入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紧紧围绕“东部新中心•活力新瑶海”战略部署,积极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根据工作安排,2021年度工作总结及2022年度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1年工作情况

    (一)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落实意识形态责任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政治站位,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和支部专题学习,深入结对帮扶社区明光路街道金大塘社区,围绕百年党史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专题宣讲,开展“走进东部新中心”建党一百周年采风活动,利用各文旅场所电子屏宣传“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通过微信公众号“文化瑶海”让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营造浓厚氛围。开展“行走瑶海 服务群众”党员下基层活动,切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到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

    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和旅游工作,严把文艺活动的政治关、价值关、导向关,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深入开展“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二)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唱响文艺舞台主旋律

    挑选精品节目,参加合肥市美术书法摄影展暨安徽省群星奖书画摄影、舞蹈、音乐选拔赛均获一等奖,参加合肥市第十八届“幸福家园”社区广场文化周比赛荣获一等奖,组织“永远跟党走”合肥市群众歌咏大会获一等奖,并参加安徽省群众大家唱歌咏大会,充分反映和展示瑶海群众文化发展成就。

    立足区情实际,举办开展“书画名家义务送春联”活动、“学党史 颂党恩 跟党走”党史学习教育书画作品公益义卖(文化惠民)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瑶海区第九届“颂歌献给党”歌咏大赛、第五届“社区大舞台”专场文艺演出、第十届“梨园风采”戏曲展演月活动,丰富文化内涵的同时提升学党史的氛围。

    (三)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提升“总分馆制”水平,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以“一个总馆+多个分馆+若干个服务点”为思路,建立以区文化馆为总馆,14个综合文化站为分馆,66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支馆的层级联动模式,形成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注重发挥上下贯通、三级联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文化公共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在文化馆和明光路、和平路等6个分馆共开设书法、国画、合唱等12个专业152个班次,参训人员达4500人。和平路分馆作为全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运营试点单位,通过将运营管理和服务等业务的整体外包,破解文化机构人才不足、活动质量不高等问题,最大限度提高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效能。

    持续做好14处城市阅读空间免费开放,以阅读为核心,集活动、展示、文创、休闲等多元功能于一体,今年以来接待读者1632511人次,外借图书300912册,开展活动900余场。瑶海大剧院通过优秀文艺作品、艺术讲座等形式普及高雅艺术,为市民打造身边的高雅艺术殿堂。大力支持民营文化场馆建设,2020年勤利书画博物馆正式成立,2021年指导其申报合肥市借转补项目资金150万元,鼓励民营场馆积极参与文化服务。

    (四)创新传承传统文明,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多措并举,加快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体系建设。扎实做好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非遗剪纸进社区、庐州蛋雕进校园活动;完成李鸿章享堂、尚大城炮楼等文保单位安全责任公示;按照非遗申报具体流程,完成徽州木板年画第四代传人童敏、吴山铁字传人孟长生非遗申报材料的采集,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

    (五)深挖地方特色文旅资源,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强化宣传推介,提升文旅知名度。在合肥文化旅游发布、安徽网、合肥电视台等多个平台发布多篇宣传推广信息,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瑶海区文化旅游资源,带动了瑶海区春节期间文旅市场消费趋旺,积极组织“春游江淮等你来”宣传活动,提升瑶海区各类景区景点、文创园区和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瑶海区文旅产业发展。组织参加在西安、太原举办的2021合肥市文旅推介会,展示瑶海旅游线路和特色旅游商品。通过合肥电视台“向东看新瑶海”栏目发布“底蕴丰沛以文聚力·打造合肥文创新高地”,介绍瑶海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点发掘老工业遗存优势,形成宣传推介效应。推进《东城工业之光》编纂、出版工作,高度宣传瑶海地方特色工业历史文脉。组织辖区文创园区和文旅企业参加第十五届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并设瑶海展区,同步开展分会场活动,展示瑶海形象和魅力。

    挖掘文旅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完善《瑶海区“十四五”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关于促进瑶海区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导勤利艺术馆、安徽省刊天下图书有限公司等申报文化产业政策,累计兑现政策资金240万元;开展“双招双引”专项工作,摸底辖区28家数字创意企业,建立瑶海区数字创意产业信息库;开展长江180艺术街区3A级旅游景区申报;跟踪服务文一时埠里、宝武合钢五厂、弘辉中国等文创产业项目,推动龙湖天璞开心麻花项目落地。

    (六)统筹监管与服务,进一步优化文旅市场环境

    加强文旅市场监管,开展出版物市场、娱乐场所、旅行社、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检查314次,检查文化经营场所3185家次,出动执法人数1256人次,检查文化市场实体经营单位1500余家次,网络巡查互联网文化经营单位326余家次。确保文旅市场安全稳定;推进文化旅游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倡导文明旅游并开展诚信宣传。开展“扫黄打非”工作,以专项行动和联防协作工程为主要平台,坚决打击各类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开展非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市场销售、生产供应和安装服务活动的监管,重点摸排4157户居民户、105户经营户,对非法使用的居民户358户、非法经营户2户已完成置换、拆除和收缴,确保我区卫星电视管理工作规范、健康、有序。

    (七)开展执法体制改革,强化行业基础建设

    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改革,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决策部署要求,有序开展人员、资产转隶和资料转接等各项工作,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为文旅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提供有力的执法保障,推进文化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八)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拓展应急广播服务功能

    以“数字瑶海”建设项目为统筹,完成全区应急广播子项目招投标工作,将有关事项向省广电局、市文旅局进行报备,并获批通过建设备案,正在加紧建设任务,各项工作进展较快于其他城区。

    (七)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落实督查和服务工作

    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强化督导检查,建立文旅场所常态化督查工作机制,做好疫情有关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确保做到快速反应、有效应对,加大督查力度和频次,保障了文旅系统及住宿业场所安全稳定。引导文旅行业疫苗接种工作,目前文旅行业疫苗接种人数1020人,接种率98.6%,推动加强针接种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文化和旅游产业还需进一步发展。我区规上文化类企业数量、旅游资源与其他城区相比差距较大,尤其是A级旅游景区、研学游基地、旅游民宿等数量少。

    (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以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由于文旅市场主体数量较多,现有执法力量不足,提升文旅市场监管效能上存在压力。

    三、2022年工作安排

    (一)抓好机关建设,夯实党建基础。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及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做好 “党群齐奉献·共建美家园”工作。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职责,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实现了党建学习与文旅工作的深度融合、双促共赢。

    (二)加强阵地建设,健全服务网络。挑选精品节目,参加安徽省“六一”文艺调演专场演出、合肥市第九届基层文艺调演比赛、合肥市第七届“玉兰杯”戏曲大赛、“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等文化活动。举办瑶海区新春团拜会、民俗民间文艺汇演、第十一届“梨园风采展”戏曲展演、第六届“社区大舞台”专场文艺演出、瑶海区戏曲大舞台、经典电影进社区、“书香瑶海”全民阅读月、“欢欢喜喜过大年”新春系列文化活动等,让特色文化品牌深入人心。

    (三)强化文物保护,促进非遗传承。配合做好方庙街道王九大郢回迁小区古墓的动迁工作;做好童寿记年画、吴山铁字传人的非遗申报工作;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推动非遗活态传承。

    (四)推进文旅融合,加快产业发展。对接长江180艺术街区、龙湖天璞文创街区、文一时埠里、徽商仓库文创园等企业和平台,指导文创园区做好产业平台建设,参与做好安徽原创服装设计基地建设推进相关工作;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开展文化产业政策宣讲;开展“双招双引”活动,强化产业链调度服务,加快推进全区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推动青年创意田园申报4A级旅游景区工作;参加合肥文旅推介会,组织辖区文旅企业参加外地来肥举办的文旅交流活动,举办“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提升对外交流深度和广度。

    (五)做好市场监管,强化安全生产。提升推进文旅市场监管与服务水平,组织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及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开展KTV等娱乐场所及网络音乐平台整治,做好文化市场“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建立健全非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常态化机制,确保电视接收安全。开展培训学习,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工作水平,督促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营造良好的文化和旅游消费环境。

    (六)加强对接协调,推动应急广播建设。按照《瑶海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及时启动全区应急广播平台。出台区级管理办法,确保全区应急广播体系与各级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有效对接,加快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全时段的预警信息发布和政策宣讲服务,进一步提升全区应急管理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

    (七)落实疫情防控,保障安全有序。根据疫情形势,深入宣传文旅系统防控工作的经验做法以及防控工作的政策、防治知识等。局班子成员及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深入一线检查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上报行业内各类有关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