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瑶海区文旅局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旅工作高质量发展。区文化馆被授予全省群众文化信息宣传先进单位、省市少儿书画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在全省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绩效评价考核中排名并列第一,作品《秋实》入选“笔耕新时代·墨舞新征程”第二届全国群文系统原创诗文优秀书画作品精品展(全省仅5幅作品入展)。瑶海图书城创建首批“皖美书店”并获评省一级公共文化空间、拾光书屋和登峰书屋获评二级公共文化空间,秋枫书屋获评三级公共文化空间,星空书屋等3处悦书房入围首批合肥市儿童友好图书馆和阅读空间(悦书房)。青年创意田园正式获批国家3A级景区并获评2024年合肥市研学旅行基地、合肥市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基地;“瑶海区茶文化科普馆”项目入选安徽省首批类博物馆名录;陶永祥号系列食品获2024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合肥远圣创意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成功申报合肥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长江180艺术街区获评安徽省特色商业街区并成功申报合肥市首批“无废景区”。
一、2024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务实创新,推动文化事业繁荣.一是推进精品创作。组织参加第四届安徽省群星奖、2024 年合肥市广场舞联赛等重大赛事活动。组织开展瑶海区第八届社区大舞台暨第十二届梨园风采展等系列文化活动,联合举办合肥市书画院建院40周年学术作品邀请展暨瑶海区第三届“丹青·蝶变”美术书法作品展。二是推动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完成吴氏木雕等9个区级非遗项目评审及公示,累计认定省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3人,挖掘26个传统文化项目并纳入省市级非遗保护名录;开展薪传·揽未来——瑶海区第三届非遗文化传承活动、名家名手展绝技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26场。三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14处城市阅读空间接待读者140余万人次,外借图书25万余册,开展活动2252场,瑶海图书城等11处城市阅读空间申报省市奖补资金96万元。指导完成秋枫书屋整体搬迁,瑶海图书城等4处阅读空间升级改造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点。优化免费艺术培训大课堂,累计培训超过1300课时,1.4万余人次参与。在文化馆和明光路、和平路等7个分馆开设书法、国画等11个专业136个班次。
(二)激发活力,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制定《瑶海区关于深化文旅融合高品质旅游强区实施方案》,依托“5+1+1+N”文旅发展体系,聚力打造都市休闲旅游目的地。青年创意田园二期、时埠里街区、中国(合肥)服装原创设计基地正式开街(开园);开通299路“幸福瑶海”旅游公交专线,推出“春游江淮,请来合肥”瑶海区“五一”主题线路推荐等游玩计划,规划焕新工业游、田园休闲游与翰墨书香游三条旅游线路;创建4个区级研学基地,吸引5万多名学生到青年创意田园、李鸿章享堂、东部新中心规划展示馆等研学基地开展研学旅游活动。依托“为企服务平台”,分组包联重点文旅企业31家,今年以来开展走访105家次,收集企业问题及诉求38个,已协调解决38个。帮助蓝色光标等7家企业升规纳统,兑现13家企业省市产业奖补资金126万元。
(三)多措并举,强化文旅市场监管服务。受理办结行政许可事项194件,完成互联网营业场所及游艺场所的年审工作;加强文旅市场监管,开展出版物市场、娱乐场所、旅行社、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检查78次,检查文化经营场所392家次,出动执法人数1042人次,查办案件4起,被市文旅局评为优秀案卷。办结旅游投诉87件、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投诉139件,其他投诉和咨询573件;落实文旅行业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整治,发现整改问题隐患98个;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倡导文明旅游并开展诚信宣传。开展非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市场销售、生产供应和安装服务活动的监管,确保我区卫星电视管理工作规健康有序。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公共文化设施还不完善,服务产品不够丰富,质量与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高层次高素质文化人才不多,原创和创新能力不强,特色文化资源的发掘提升转化能力还需提升,镇街、社区文化事业发展还不均衡。二是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有待加强。产品业态不够丰富,市场主体专业能力不强,产业影响和带动力有限。
三、2025年重点工作
(一)丰富文化活动,健全服务网络。持续推动区文化馆、城市阅读空间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塑造“薪传·揽未来”(非遗)、“丹青·蝶变”(书画)、“梨园风采展”(戏曲)、“社区大舞台”(歌舞)等文化品牌,组织参加省、市重大文旅活动,探索市场化运营市民文化“夜校”,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
(二)加强文物保护,促进非遗传承。提升文物保护履职效能,按照省市工作安排,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深入实施非遗挖掘、整理、保护等措施,完善省、市、区三级保护名录体系,充分利用传统节庆活动,举办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活动,推动人民群众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三)推进文旅融合,加快产业发展。力争完成文创产业产值年度目标200亿元;落实高品质文化强区、旅游强区建设任务,加强十里产业长廊、青年创意田园三期等重点文旅项目系统谋划、错位发展,加快发展“科技+文旅”“工业+文旅”、“演艺+文旅”等新业态,加大招引力度,激发市场活力,提升产业能级;利用“游安徽”、合肥旅游集散中心等平台围绕瑶海资源,讲好瑶海故事。
(四)加强服务管理,保障安全有序。推进文化和旅游企业梯度培育,开展文旅行业“互联网+政务服务”,做好审批事项受理、审核,规范工作制度及流程。动态调整权责和服务清单;推进“互联网+监管”,开展文旅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净化文化市场环境,规范经营秩序。推进文旅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旅游市场安全专项检查,确保文旅领域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