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人:瑶海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宋丹
解读时间:2024年9月13日
解读政策:《创聚瑶海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工信局部分文字解读
一、出台背景和依据
为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创业合肥行动方案》(合政〔2022〕206 号),围绕瑶海区“奋力打造‘双示范’、早日建成‘千亿区’”目标,深入实施“产业立区”主战略,全面塑造“创新创业”新优势,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工信局相关政策。
二、制定意义
提振制造业企业信心,激发制造业企业活力,助力制造业做大做强。近年来国家、省、市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制造业发展相关政策,工信局出台制造业相关政策既是落实上级相关文件的要求,也是推动制造业做大做强的重要举措,以实实在在的资金优惠和奖励激发制造业企业活力。
三、主要任务
工信局政策条款共有4个方面内容,主要从加强政策支持引领企业集聚发展、强化梯度发展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夯实产业发展平台创优产业生态、激发创新活力提升企业发展能级4个方面,制定了激励企业扩大规模、支持工业互联网建设、支持工业企业转型发展等9个奖补条款,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序号 |
政策名称 |
政策对象 |
政策标准 |
政策第2条 |
鼓励引进软件企业 |
软件企业 |
对新引进的软件企业当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给予每平方米200元装修补贴,单个企业最高50万元。其中新引进软件园的,前三年按照不超过1000平方米办公用房租金的100%给予补贴,第四年、第五年按照不超过1000平方米办公用房租金的50%给予补贴。 |
政策第17条(1)款 |
激励企业扩大规模 |
规上工业企业 |
对当年产值3000万元(含)-5000万元且增速达25%以上、5000万元(含)-1亿元且增速达20%以上、1亿元(含)-2亿元且增速达15%以上、2亿元以上且增速达1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分别给予企业管理团队5万元、10万元、15万、20万元奖励。根据“规上工业亩均效益”评价结果,A、B、C类企业分别按照100%、90%、70%的标准予以分档奖励,未参与亩均制评价分档的工业企业按照A类企业标准予以奖励。在此基础上,认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再增加10%奖励。 |
政策第25条 |
培育企业创新主体 |
专精特新企业 |
对首次认定的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新迁入企业同等享受。 |
政策第30条 |
鼓励企业研发平台建设 |
企业 |
对企业创成省级、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奖励。 |
政策第31条(2)款 |
支持产业生态搭建 |
企业 |
鼓励企业技术集成研发和场景示范。对聚焦5G/6G、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数字孪生、人机交互、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域,获得市级、省级、国家级应用试点(示范)且为主导单位的项目,分别给予该项目实际投入费用的50%最高30万元、70%最高50万元和100%最高100万元奖励。经认定为市级5G典型应用场景的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 |
政策第44条 |
鼓励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 |
市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
对新认定的市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分别给予企业5万元、1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以上“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分别给予企业10万元、20万元奖励。 |
政策第47条 |
支持工业互联网建设 |
工业互联网项目 |
对当年列入省级、国家级试点示范或政策支持的工业互联网项目,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奖励;对工业企业应用省、市工业互联网平台,按当年购买平台服务费用的20%给予单个企业年服务费用最高10万元奖励。对新获得省级、国家级“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的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0万元、20万元奖励。 |
政策第48条(1)款 |
支持工业企业转型发展 |
企业 |
当年新引入或新确定为市级品牌示范、安徽工业精品的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安徽省新产品,每个给予5万元奖励,单个企业最高20万元。 |
政策第48条(2)款 |
支持工业企业转型发展 |
小微企业 |
对新认定的市级、省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市级、省级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为市级“平安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 |
四、创新举措
一是构建完整政策体系。相较上年政策内容,本年度修改后的政策条款中,结合我区实际修定了激励企业扩大规模、鼓励企业聚焦5G典型应用;新增了鼓励企业研发平台建设的政策支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扶持中小微企业良性发展,重点推动我区的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二是契合全区产业需求。为进一步提升政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深入研究国家、省、市相关政策以及其他兄弟县市区的有关支持制造业产业政策,按“条款管用、突出重点、契合实际”的原则,开展政策修订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是制定工信局相关政策条款细则,优化政策申报审核、资金兑现流程,简化程序,确保让企业便捷快速享受政策红利。二是加强宣传,开展政策内容宣贯,提升政策知晓率,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六、政策咨询渠道
咨询科室: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咨询电话:0551-6439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