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产生米酵菌酸毒素的食物:放置超24小时湿米粉、凉皮;泡发很长时间的木耳、开口以后放置时间过久的椰子水等。
这些食物容易产生米酵菌酸这种毒素。该毒素毒性非常强,一毫克就会引起生命危险,高温蒸煮后也难以将该毒素破坏。
2.熟食卤味
熟食加工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冷藏,或是在室温下放置过久,容易滋生肉毒杆菌,人体摄入后可能会出现腹痛、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每年急诊科因此就医的病人非常多,而且都呈现家庭性或群体性。
3.放置时间过久的米饭、面条、馒头以及豆制品
容易滋生蜡样芽孢杆菌,其有耐热性,即使重新加热也可能引起呕吐型食物中毒。
4.自制泡菜、豆酱等在发酵初期(尤其是前1~2周)
如果温度控制不当,可能产生过高的亚硝酸盐或滋生杂菌,存在安全风险。
5.发霉的花生、玉米、坚果
易产生霉菌毒素,食用后可能损害肝脏,增加致癌风险。
1.食品安全5要点: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彻底煮熟、安全温度储存、使用安全水源。
2.冰箱不是“保险箱”:熟食存放不超过24小时,定期清理过期食品。
3.慎食生冷食品:尽量少吃生腌、刺身,水果现切现吃。
李主任特别提醒,若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大量补充水分(淡盐水或口服补盐液),防止脱水,并第一时间保留可疑食物样本。症状严重,如频繁呕吐腹泻、便血、高烧、意识模糊等,且持续时间超过1-2天,须及时就医。
据了解,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是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中心、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学科现已发展成为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诊病房、急诊EICU为一体的完全建制的急诊科,为合肥市属三级医院中规模最大、特色鲜明的急诊急救综合体。学科设心肺复苏、急性中毒、严重创伤、急腹症、心脑血管急症、灾难急救等亚专业,能够开展各种急危重症的救治,实行院前院内一体化规范急救模式,大大缩短患者从发病到得到救治的等待时间,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可为广大市民提供专业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