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瑶海区“12345”发展战略,实现产业立区,加快推进我区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发展,现对《《关于瑶海区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以便进一步研究修改。
一、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
2021年1月6日至2月5日
二、联系方式
(一)来信地址:合肥市明光路1号瑶海区政府商务局
(二)电话号码:64495398
(三)电子邮件:1637182865@qq.com
(四)直接在平台反馈修改意见
瑶海区商务局
2021年1月6日
关于瑶海区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推进瑶海区传统专业市场转型升级,优化营商和消费环境,实现瑶海区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商务部等五部门《关于推进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商建〔2016〕755 号)、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若干措施》(皖政办〔2019〕33号)以及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全国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瑶发〔2019〕2号)、《瑶海区关于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瑶发〔2021〕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瑶海区专业市场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12345”发展战略,坚持产业优化与转型升级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着眼当前与长远谋划相结合,顺应商业变革和消费升级趋势,推进市场形态商场化、商业模式现代化、交易方式多样化、运营管理专业化、服务功能多元化、物流配送高效化、市场环境优美化,实现由传统交易场所型向现代综合服务平台型的转变,为打造转型发展示范区、东部崛起新引擎、合肥新兴增长极作出积极贡献。
二、总体目标
坚持以转型升级为依托,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消费需求为导向,构建分布合理、功能完善、业态丰富、集聚效应明显的现代化专业市场集群,形成更加方便市民生活的商贸服务业网络,实现全区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通过3-5年的努力,基本完成全区专业市场的升级、调整、改造和退出,努力形成现代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的专业市场体系,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时尚购物引领区、现代商贸集聚区。2021年力争2家市场交易额超100亿元、1家市场交易额超300亿元,培育100家重点商户销售额超0.5亿元、50家重点商户销售额超1亿元。到2025年力争1家市场交易额超100亿元,1家市场交易额超200亿元,1家市场交易额超300亿元,1家市场交易额超400亿元,培育200家重点商户销售额超0.5亿元、100家重点商户销售额超1亿元,全区专业市场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根据合肥市城市发展和功能布局,结合我区现状,指导全区专业市场的改造、转型、提升和退出,全面推进专业市场转型升级。
(二)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为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主要致力于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场运营方和广大商户创新理念、丰富业态,线上线下融合、转变经营模式,促进跨界经营、场景经营、体验式经营等,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三)坚持分类指导、有序推进。根据专业市场的规模和功能,通过规划引导、市场引导、政策引导,分别采取不同措施,指导实施提档升级、业态转型、模式调整、关停退出、规范管理、综合整治等,促进我区专业市场高质量发展。按照轻重缓急,分阶段、分层次、有序推进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积极稳妥处理市场转型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妥善安置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经营户和产权方,确保市场稳定和社会稳定。
(四)坚持区街联动、以街为主。市场转型升级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必须坚持依法办事,明确责任,实行区街联动、以街为主,上下合力推进。区级部门要统筹做好规划、指导和协调,制定相关配套政策;街镇开发区是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责任主体,要在领导小组领导和统筹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工作,层层落实责任,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四、主要任务
紧紧围绕加快推进瑶海区商贸业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以现代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为导向,积极整合优化市场资源、提升服务功能、加强产业对接,通过试点推进、典型示范,逐步将专业市场建设成为集群采购、商品展示、电子商务、智能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展贸交易平台,不断提升市场发展层次和服务水平。
(一)引导专业市场科学布局
1.关停退出一批专业市场
根据我区产业发展规划和城市发展需要,结合拆迁改造、路网建设、环保整治、消防安全等要求,不适于就地改造或原地转型成本过大的专业市场实施停业关闭、腾笼换鸟。在红旗石材市场搬迁改造的试点基础上,积累经验适时启动低端专业市场搬迁改造。
牵头单位:区住建局、区商务局
责任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消防救援大队、瑶海资规分局、相关街镇开发区
2.整合优化一批专业市场
紧紧围绕打造安徽时尚街区,丰富中国服装商贸名城内涵,以站前路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为重点,积极建立“东区西区均衡发展、批发零售各成体系、市场与城市生活相互融合、充分满足新消费新需求”的发展格局,形成定位清晰、特色鲜明、错位发展、影响力强的新商圈。通过政府政策的强力引导和市场主体的持续投入,以纺织服装时尚供应链、省级纺织服装生产链、城市时尚消费链、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为基础,努力打造省级特色小镇。通过3-5年时间,基本完成时尚场景、时尚环境、时尚产业和时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安徽时尚街区建设成效显著。
牵头单位:长淮街道、火车站综管办、区商务局
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住建局、区财政局、区城管局、区投促中心、瑶海资规分局等
(二)鼓励专业市场提档升级
3.做强做精一批专业市场
对白马服装城、宝业家纺、中绿广场、合肥裕丰花鸟虫鱼市场、周谷堆大兴国际物流园等一批经营状况较好的市场,鼓励进一步做强做精。引导市场发挥管理、经营、品牌等优势,整合优化资源,形成集聚效应。进一步巩固白马服装城作为全省最大的服装批零交易市场地位,打造宝业家纺作为全省最大的家居布艺专业家纺市场,提升中绿广场作为全省最大的针织内衣和母婴用品批发市场,增强合肥裕丰花鸟虫鱼市场作为全省“全国重点花卉市场”品牌影响力。适时推进周谷堆国际物流园产品升级,打造进口食品、高端食材、冷链物流的自由贸易区,优化周边产业布局,形成农产品加工、流通完整产业链,打造中国合肥农产品国际物流园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农产品交易集散地,全国知名的公益性农产品示范市场。
牵头单位:区商务局
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文旅局、长淮街道、明光路街道、大兴镇等
4.改造提升一批专业市场
针对部分建设时间较早、建设标准较低、配套设施不完善、建筑物老旧,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市场,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进行改造,促进专业市场设施完善、消防达标、品质提升。推进裕丰花鸟虫鱼市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启动红旗建材市场改造提升,整体谋划、系统推进安徽国际汽车城提档升级,结合汽摩配市场、三里街汽配城改造升级,打造以汽车销售、汽车装饰、汽车配件为一体的现代化服务业集聚区。对安徽国际汽车城和汽摩配市场,整治环境,盘活资源,鼓励引导4S店硬件升级,引进高端品牌,推进安徽国际汽车城提档升级,打造限上零售额超百亿汽车城。推动三里街汽配城产业升级,转变经营模式,引进线上管理服务,打造“前街后坊”式汽车文化城。
牵头单位:区商务局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城管局、区文旅局、区绿管中心、区投促中心、交警瑶海大队、区消防救援大队、瑶海资规分局、明光路街道、城东街道、方庙街道、三里街街道等
5.业态转型一批专业市场
对一些经营效益不佳的专业市场或部分区域,从商业创新的角度重新对项目进行定位和改造,明确经营特色,增加市场与同类市场的差异性,形成错位经营、协同发展。对先天不足、管理混乱的市场,社会负面影响不断的,坚决按市场经济规律争取淘汰,做好小产权房业主思想工作,通过招商,有序引导经营户向楼宇办公和电子商务转型。建立安徽短视频直播基地,白马万商服饰广场建立白马电商直播基地,四季青服装城改造调整引进酒店用品业态,安徽轻工商城二期进行改造月星家居正式营业,启动居然之家长江东路店、第六间家居市场、金太阳家具广场等改造引进生活类业态。
牵头单位:区商务局
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投促中心、瑶海资规分局、长淮街道、嘉山路街道、三里街街道、铜陵路街道、城东街道等
6.综合整治一批专业市场
鼓励引导市场经营者加强市场综合治理,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对市场内存在的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交通不畅等行为加强管理,对欺行霸市、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坚决打击,力争做到功能性、安全性、便利性相结合,促进专业市场消防、安全、环保、卫生等完善。着重开展安徽大市场、长江批发市场、百大周谷堆批发市场、漕冲糖酒批发市场、大地汽摩配市场、机械机电大市场等经营环境综合整治。
牵头单位:区城管局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市监局、区应急管理局、区绿管中心、区生态环境分局、区消防救援大队、交警瑶海大队、方庙街道、胜利路街道、大兴镇、龙岗开发区等
(三)推进专业市场高质量发展
利用“互联网+”技术,强化直播带动,重点抓好产业结构、配套服务、经营模式、销售渠道的转型升级,实现“实体+虚拟”立体运营、线上线下融合,推进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发展。
7.强化直播带动。以安徽首家短视频直播基地为样板,积极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专业市场建立电子商务中心,支持市场管理方、经营户自建电商平台或利用第三方电商平台以及网红直播方式,创新线下体验、线上派单、在线支付等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拓展网购网销渠道。借力“猪八戒网”等平台,积极引导和鼓励更多有条件的专业市场管理方、经营户自建电商平台或利用第三方电商平台发展电商业务,打造“智慧专业市场”,加快推动转型升级步伐。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专业市场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实现内外贸融合发展,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水平。继续组织开展电商培训,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专业市场参与电子商务新渠道新营销新模式。
8.加强培育引导。开展专业市场精准服务,积极引导培育市场商户“个转企”、“小升限”,制定培育商户小巨人战略,进一步摸排销售额在0.2亿元、0.5亿元、1亿元以上的商户,建立专业市场内小巨人商户名单,实行动态调整管理,将其作为重点培育对象,给予现有的省市区政策支持和指导,提供全方位服务,帮助支持商户发挥自身优势做大做强。鼓励专业市场强化品牌建设,培育自有品牌,引入知名品牌,提升专业市场知名度。
9.打造展贸平台。鼓励市场管理方采取展览与贸易相结合的现代经营模式,推进“实体市场+展览展示+电商服务平台建设+供应链系统+文化商业活动”模式,将传统的现场、现货、现金交易经营形态转变为集商品展示、洽谈、接单和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展贸综合体经营形态,以会展活动为载体,整合市场营销、品牌传播、行业交流等功能,扩大专业市场的行业号召力和影响力,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0.完善配套设施。以专业市场为主体,强化部门联动,逐步完善仓储、停车、运输、金融、通讯、餐饮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着力优化交通体系,畅通主干道,整治微循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高专业市场的竞争力。
五、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瑶海区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谋划指导推进全区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商务局,组建工作专班负责全区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日常工作。区直各有关部门和街镇开发区要把加快专业市场转型升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重点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工作,做到“一个市场、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工作稳步推进。
(二)加强政策扶持。加强专业市场转型升级资金支持,完善政策服务机制引领转型升级,从服务市场的角度,给予政策支持,谋划一系列财税、金融、土地、人才等配套政策,并对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研究完善配套政策与跟进工作。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激励,为市场各方参与转型提供动力支持,加快推进专业市场转型步伐。
(三)加强工作调度。每年2月底前各街镇开发区上报辖区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具体工作计划和方案,形成正式报告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全区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每月25日前各街镇开发区将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工作进展情况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由相关领导召开月调度会和季度专题汇报会,听取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建立和完善督查考评制度,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街镇开发区的年终目标考核任务,加大督查力度,对工作进展缓慢或无进展的,由区委督查办进行督查通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四)加强监督管理。区直相关职能部门和属地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治安、消防、环保、交通、环境、市场秩序等监管,进一步完善体系化、机制化、常态化监管体制,努力形成规范化、现代化、法治化、专业化的市场发展体系,营造诚信、安全、和谐的营商环境。
附件:瑶海区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