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
2、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登记
3、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
4、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5、协助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传、指导服务以及非住院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相关技术要求参照有关规定
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朊粒、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如原虫、蠕虫、医学昆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传染病病人因意外或非传染病死亡时,死亡日期如何填报?
填报因患该种传染病死亡的时间,因意外或非传染病死亡时,不需填报。
艾滋病病人和HIV感染者死亡,不论是否因艾滋病死亡,均须及时进行死亡报告。
是否所有乙类和丙类传染病都是24小时内报告?
部分非甲类传染病需2小时内报告,包括乙类传染病中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均应于2小时内完成报告。
《规范》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和感染控制,严防疫情传播,其中个人防护方式包括哪些方面?
个人防护的方式包括标准预防,接触传播的防护、空气传播的防护、飞沫传播的防护和虫媒传播的防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