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送《瑶海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总结》的报告
安徽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区从2015年9月启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现已全面完成工作任务。根据《安徽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总结的通知》要求,我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现将《瑶海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总结》随文上报。
附:《瑶海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总结》
2016年12月15日
瑶海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情况
瑶海区人民政府
2018年7月2日
根据省、市总体部署和要求,我区于2015年9月全面启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作为全区深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强化组织领导、大力宣传培训、压实工作责任、保障工作经费,推动了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一、主要做法
我区国土“二调”耕地面积7176亩,二轮承包合同面积6600亩,1个镇、1个开发区,3个社区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涉及农户241户,应确权面积936亩。至2016年12月,全区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发放承包经营权证书240本,颁证率99.58%,实际确权面积936亩,完成率100%。;并通过区自查验收、省、市核查验收。
在工作开展中,我们“突出三个到位、坚持三个原则、抓好三个关键”,确保确权工作有序推进。
(一)突出三个到位,做到保障有力。一是突出组织领导到位。区政府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的区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区农林水务局、国土、档案、财政、信访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协调解决确权登记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组织、实施等日常工作。各镇(开发区)也成立相应的机构,村居推举村民理事会和村民代表,参与配合测绘指界、调查登记、纠纷调处等工作。二是突出宣传发动到位。为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理解、支持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我区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和标语、横幅等宣传媒介,对确权登记试点工作的意义、政策界限进行宣传,共发放《致广大农民群众一封信》500余份、《政策宣传手册》500余本,通过广泛宣传,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确权工作的主动性,为确权颁证试点工作奠定了群众基础。三是突出技术力量到位。确定具有甲级资质的合肥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为区确权登记测绘单位,该院有无为、太和、肥西等县129万亩土地测绘的经历,测绘准确、指界无误,确权结果获得农民的认可。区确权办在摸底调查、指界测绘、公示确认、档案整理等关键时期,对镇(开发区)、村(社区)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业务培训,确保调查登记结果规范、完整、准确。
二、坚持三个原则,做到推进有序。一是坚持平稳推进的原则。我区处于城乡结合部,又有从肥东划来的龙岗开发区,二轮承包以来,很多土地的权属、现状等发生了改变,给确权工作带来了挑战。我们以稳定二轮土地承包关系为前提,在工作中不搞“一刀切”,按照“先易后难”的方式推进,对权属清晰、群众认可的土地先进行确权;土地权属模糊、群众有争议的土地,先进行调处,等矛盾解决后再进行确权登记。二是坚持依法规范的原则。严格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和省17步操作流程,开展确权登记颁证。今年4月份以来,根据工作进展和实际需要,我区及时组织镇村干部、工作人员分批次参加政策和业务培训。并请市确权办多次来我区进行现场指导和测绘单位进行业务讲课,参与工作的人员全部能够准确理解和正确把握政策界限,熟悉掌握具体操作规程,确保了政策落实到位、依法合规。三是坚持民主协商的原则。坚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无论在调查摸底阶段的表格填写,还是在现场测绘阶段的农户指界,都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对二轮承包的历史遗留问题,法律法规政策有明确规定的,严格依法依规处理;法律法规政策无明确规定的,依照法律精神,坚持民主协商、一村一策、一事一议,利用群众的智慧和办法,予以调处化解。
三、抓好三个关键,做到措施有效。一是抓好重点环节。在整体推进过程中,我们突出把握“摸底调查、现场指界、结果公示”等重点环节。摸底调查阶段,通过查阅土地二轮承包凭证和向在村居住的老村干、老党员了解情况“两结合”的方式,提高掌握信息的准确率;现场指界阶段,每到一处,区农林水务局都组织测绘单位和镇、村两级共同拟定工作方案,镇、村干部、村议事会成员组成指界小组,与田亩户主(或委托人)全程参与指界,力求高效率、高质量;结果公示阶段,我们积极探索“边公示边纠错”的方法,由测绘队员带上工作底图、公示图表等图表资料进驻到村民组,发现错误现场修改,存有疑问的田亩重新指认,避免工作的重复性。二是抓好方法创新。操作程序上,在严格落实确权登记颁证十七个环节步骤的同时,我们增加了外出务工人员委托代理程序,避免落下遗留问题。操作方法上,对于已经实现规模经营、承包地四至界限被打破,确权到户确有困难的地块,适当采取“确权确股不确地”的方法,进行解决。三是抓好纠纷调处。为全面了解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隐患,我区组织相关部门通过调研、走访、座谈等形式,收集到确权过程中存在的田亩四至界限消失等矛盾问题,在认真梳理分析基础上,及时研究解决,做到提前预防、提前化解。同时,在区级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做好确权的纠纷调解、政策咨询等工作。从确权工作开展至今,全区无因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而引起的群众上访事件。
二、工作成效
通过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有效解决了农村土地承包长期存在的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建立健全了承包合同取得权利、登记记载权利、证书证明权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确认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权利,让农民吃上了“定心丸”,为进一步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打牢了基础。
(一)稳定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通过确权登记,实现了承包面积、承包合同、登记簿、承包经营权证书“四相符”和承包地分配、承包地四至边界登记、承包合同签订、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四到户”。从根本上强化了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为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探索了土地“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形式。通过这次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进一步明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属,活化了土地权能,为土地股份合作经营奠定了必要基础,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同时也有利于探索土地“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形式,激活农村“沉睡的资本”,加快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促进了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维护了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同时也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粮食规模化生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创造了条件。
三、经验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前提。要做好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必须争取领导重视,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了推动的力度、推进的速度。特别要落实乡镇的主体责任,压实村居的实施责任。
(二)群众参与是基础。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村组重大事项要通过村民大会或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指界测绘、确认公示等环节要动员群众积极参与。
(三)依法规范是底线。要本着对群众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把依法规范作为一条生命线贯穿于工作始终,严格执行法规政策和技术方案,确保确权登记成果完整、真实、准确。
(四)民主协商是保障。对各类矛盾纠纷,既要依法依规更要发挥好民主民智的作用,坚持一村一策、一事一议、民主协商,利用群众的智慧和办法,予以调处化解。
(五)坚定信心是关键。有些基层干部担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会引发矛盾纠纷、甚至影响征地拆迁。对此坚定信心尤为重要,一方面要讲政治、讲政策,另一方面要立信心、细谋划。
四、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区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基本完成,但这只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初步成果,目前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包括:个别农户档案填写不规范,乡镇综合管理类、特殊载体类档案不齐全,确权登记县级数据库建设功能有待完善等。需要我们进一步细化整改措施,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积极开展问题整改。对省市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积极整改,整改完成后及时向省市报告。
(二)拓展确权登记成果应用。加强区级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数据库建设,实现“以图管地”,为土地流转、抵押担保、惠农政策落实、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三)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在清产核资、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将承包土地之外的各类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力争在集体经济组织主体登记、成员资格认定、股权登记管理等方面取得先行经验,让农民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益。
(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产业化经营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进城农民以股东身份参与企业经营、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