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直部门的帮助支持下,在街居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嘉山路街道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城市面貌得到明显改善,现将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经济发展工作
各项经济数据稳中向好。财税完成8346.77万元,完成全年目标的92.5%(全年目标9019万元),超序时17%;固定资产投资1-9月累计完成20246万,增速31.34%(全年目标增速36.91%),累计完成量低于序时5.57%;其中工业投资完成721万元,完成任务的1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254.5万元,完成全年目标的95.4%(全年目标9704万元),超序时20.4%;建筑业总产值三季度完成总产值980558万元,累计增速9.4%(全年任务增速14%),低于序时4.6%;服务业营业收入三季度累计增速10.6%(全年任务增速18%),落后序时7.4%,其中高技术服务完成增速22.2%(任务目标增速14%)。
深入开展“四经普”工作。31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针对13个普查小区逐小区、逐单位、逐指标进行核查,最终形成1714户调查底册,13个个体户,7个行政事业单位,8个民间非营利组织,108个产业活动单位,1593个法人单位,为正式登记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广覆盖的宣传方式,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经济普查知晓率,引导广大群众依法配合普查。共悬挂横幅25条,滚动播放LED电子屏11处,摆放易拉宝4个,发放海报150张,告知书1500份,户外墙体广告20处,发送政务短信900条,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强化服务,精准服务,大力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分类建库,建立起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手“大数据”;建立了“嘉山企业交流群”,及时发布各项惠企政策,方便企业家之家沟通交流;同时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一窗通办+主题服务”专门设立面向企业及社会团体的“助力同行-嘉油站”主题服务窗口,提供政策咨询、投资环境介绍、项目申报、代理代办、人才培训、商会入会等方面的服务;主动承担了2019年瑶海区首场建筑业政策宣讲会,将我区惠企政策第一时间带给企业,会上就瑶海区2019年建筑业扶持政策和2019年新的减税降费政策作详细讲解,并与企业家们积极互动,面对面答疑解惑,推动惠企政策宣传到位,打通服务企业和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让企业第一时间享受到政策“红利”。
(二)城市建设管理工作
龚大塘、鸭林冲城中村改造项目推进。完成对龚大塘、鸭林冲片区占地面积约468.5亩土地的勘测定界、权属核查、成本测算等前期工作,经3轮深入摸底动员,该项目于2019年10月16日正式启动,制定《瑶海区嘉山路街道龚大塘、鸭林冲城中村改造项目房屋补偿安置方案》,悬挂横幅500条,张贴标语1500条、定期召开会议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分别成立宣传报道组、动迁工作组、业务指导组、丈量登记组、资料整理组、拆违拆旧保障组、信访维稳组、后勤保障组、督查督导组、内部审核组、外调核查,由街道班子成员带头入户进行正常讲解全面推进拆迁工作,设立龚一、龚二、鸭一、鸭二四个指挥部保证各项工作的开展。截至11月6日,交房户数已达到1000户,实现大头落定。
各项工程稳步开展。北苑二期和地铁3号线复建点、干化厂蓄水池、铁路沿线绿化用地施工保障正稳步推进;畅通二环(东段)用地征迁。轨道三号线、嘉山路A段、临泉路中段等项目共计266户的超期过渡费,做到按时测算、申报和发放,截至目前发放拆迁安置超期过渡费共计4802225.45元。
文明创建常态化开展。物流园违建、驾校违建、废品收购点、洗车店四项整治工作已全面完成;全年段处置数字化案件23624件,网格化上报案件4027条,回复市长热线137件,以上案件均在处置时间内回复,无过期、二派等情况;累计整治规范单车600余辆,清运40余车;加大巡查力度,重点对主干道桥下、城中村区域,增加清运车辆,增派清运人员,全年累计共清运生活垃圾200余车次,并在辖区多个单位、社区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三)社会事务工作
推动一窗通办全程代理工作。街道将原有的计生办证、计生证明、残联老年、退管、社保、社会救助6个办事窗口统一设立为2个综合窗口和1个主题服务窗口,打造“全能柜员”。通过3次业务集中培训、14次实际案例演示以及岗位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加大对窗口工作人员的培训,所有业务“一窗受理、全程代理”,日均接待居民50余次,前来办理或咨询政务服务项目的均可在一个窗口办理,让群众办事享受“无差别”服务,为群众提供最大便利。
社会救助保障工作全面落实。辖区城保42户,71人,月发放低保金33494元。农保4户,10人,月发放低保金4159元,真正做到应保则保,不漏一人。“慈善圆梦大学”救助,帮扶1名特困学生入学。重阳节救助,共计慰问3名困难老人。全年申报31户公租房申请户,其中年审户9户,新户22户。其中新就业无房职工1户,外来务工人员2户。每项慰问活动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偏不倚,保障到每一户困难家庭。
切实做好民生工程。各项救助进一步整合,社会救助体系的整体效能明显提升。其中,为201名低保、重度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补助15760元;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806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5800人参保;申报大病救助18人次,补助金261855元;申报临时救助17人次,补助金45894元;为345人次发放两万余元居家养老电子服务劵;为380名80岁以上老人发放228000元高龄津贴。
(四)综治工作
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综治中心)建设稳步推进。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工作,划拨专项资金用于综治中心建设,投资 35万元用于视频监控大厅,安装了视频监控墙,配备了4名监控值班人员,使监控设施正常运转并有效发挥作用。投资5万元对综治办公室室内进行粉刷、装修。综治中心拥有办公用房300平米,15间办公室。配齐了办公桌椅、电脑、档案柜等办公设施。各社区设立综治工作站,街道财政出资 1万元为各社区配置了巡逻用的装备,确保辖区的治安防范工作顺利开展。
加大“双提升”和扫黑除恶宣传力度。共组织各类宣传活动30次,其中包括综治宣传月、防邪宣传月及系列宣传、国家安全宣传日、禁毒、扫黑除恶宣传、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百日攻坚”、“瑶海区法治大篷车进社区”等系列活动。活动期间,街、居共悬挂各类横幅400余条,制作展板80块,公益广告2000多份,散发宣传材料30000份,发放宣传购物袋2000余条,综合治理小围裙1000多条,走访入户宣传1.5万户。
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街道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2019年维护稳定工作的重点,从抓矛盾排查工作的长效机制入手,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领导责任制、领导包案制、督促检查制、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工作制度。一般矛盾纠纷由社区负责调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由各相关部门联合调处,形成了“党政挂帅、综治牵头、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今年以来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51起,上报矛盾排查表10份。
二、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是辖区内企业类型层次分明,国有、大型企业不足,小微型企业居多,影响经济发展,压力较大;
二是我街道辖区面积大、人口多、老旧小区多,物业投诉角度,城市管理及社区服务难度大。
三是基层防控体系还存在薄弱环节。天网延伸工程和雪亮工程还不能全面覆盖,还存在漏洞和薄弱地方,有待进一步加强。
原因分析:一是辖区“三重一大一少”的街情依然存在,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二是创新力度不够,服务和克难意识有待增强。
三、下一年度工作思路
(一)盯牢基础设施建设,夯实项目增长环境。稳步助推板桥花园、北苑二期复建点等项目的建设工作,结合工业收储等项目推进,探索经济发展新方式,力争建成优质发展空间。
(二)加快开展“智慧瑶海”建设,按照《瑶海区城市管理网格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为目标,加快推进“智慧瑶海”的建设。
(三)进一步开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压降案件,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积极开展安全应急检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持续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推进后续签订协议、发放相关费用等工作稳步进行,同时做好复建点施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