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嘉山路街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和服务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主线,立足瑶海区“三大行动”,坚持“三大理念”,主动作为、狠抓项目落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等各项工作。现将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坚持统筹协调,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街道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产业转型,紧盯经济目标、加大招商攻势、做实企业服务,把各项经济工作抓早、抓紧、抓实。一是经济指标稳步增长。三季度社消零总额累计完成22444万元;财税收入累计完成9485.68万元,完成进度86.23%,超序时11.23%;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7752万元;建筑业产值累计完成118亿元;1-8月规上服务业累计收入22293万元,累计增速6.04%;二是企业服务精准高效。特色化开展“与企业家做朋友,做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主题活动, 班子成员包联重点规上企业以及重点纳税企业,累计走访145次,帮助企业解决招聘难、政策申报等问题58个;为19家企业争取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241.47万元;指导辖区43家企业申请稳岗补贴90.7万元。三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制作发放街道招商推介册,充分盘活板桥里笔园、墨园、蓝光时代红街、安徽轻工商城二期等载体,孵化招引50余家优企、新业态企业入驻。信易贷平台新增417家企业进驻,完成授信金额2258万元,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贷款难”等问题。全部完成2123户名录库企业核查任务,提前为“五经普”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坚持攻坚克难,城市更新加速推进
今年以来,街道紧扣城市更新重要机遇,狠抓项目建设,聚焦城市品质提升,集中力量加速片区蝶变。一是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街道今年涉及龚大塘片区大建设计划共17项(含市级3项),已全面开工11项。圆满完成轨道三号线(长淮段)项目381套安置房回迁安置工作,实现“开门红”;街居专班保障协调凤台路施工环境,现路面已全线通车,彻底打通困扰辖区居民多年的“断头路”;全面完成青龙路、白龙路征迁工作;7月14日正式启动淮南路征迁,现已完成16户约26000㎡征迁面积,完成率达90%。少儿艺校双龙分校、板桥里幼儿园、嘉山路幼儿园、38中嘉山路校区均已进场施工;完成欣意电缆厂地块地面附属物、构筑物拆除面积共计4万㎡,实现上市交易,现文一集团“文一墨香轩”项目已实质性开工。二是小区改造呈现新气象。开展联运公司宿舍和省客宿舍“三供一业”小区改造,现已完成工程验收;完成龙兴苑、鸿兴苑小区消防设施设备改造;协助银都苑小区成功更换物业,并纳入2022年老旧小区整治计划,现已正式进场施工。申报北苑二期、大众时代之光、中铁四局四公司生活小区为2022年“和美小区”,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生活品质。三是违建拆除解决旧难题。持续开展违法建设治理专项行动,彻底拆除利港银河新城西大门处历史遗留的违建顽疾以及轻工商城高层和北二环路空地内违建,截至目前,共拆除违法建设1345处,12.25万平方米。
(三)坚持以民为本,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街道按照“一改、两为、五做到”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践行为民服务初心,不断优化人居和社会环境,让嘉山更宜居,让群众更满意。一是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上半年街道文明创建工作连续两月月度测评全区第一。持续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清理偷倒暴露垃圾52处,整治主次干道店外经营490余家,完成架空线缆整治工作360件,完成率100%;投入使用垃圾分类站点51个,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90余次。二是切实改善道路交通环境。开展违规电动三轮车、四轮车登记备案工作和戴头盔保安全专项行动,制作张贴宣传条幅50余条,共登记备案车辆983辆,向环卫工人赠送头盔100余个;联合交警、市政园林对板桥里墨园周边道路交通环境进行大提升;在新蚌埠路、临泉路、嘉山路等主次干道按照标准新设置公益广告208块,营造良好文明城市创建氛围。三是全力营造和谐社会环境。建立“党建+信访”工作体系,每周召开街道信访工作联席会研判。2022年共处理国转件8件,省、市、区转件144件;调处案件54件,成功率达98%;妥善处置龚大塘鸭林冲搬迁群体以及板桥南北苑等群体事项;在“两会”、“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时间节点落实重点人员和群体稳控。全面深化平安建设,开展线下反电诈宣传86次,分发传单12000余份,张贴宣传海报300余张,电诈警情发生率逐步下降;完成40个平安智慧小区建设,提前半年实现全覆盖。
(四)坚持严管严控,疫情防控精准有力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以及小区管控期间,街道全面整合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为辖区居民织密防控网,提供坚强保障。一是严格管控到位。科学设置43个疫情防控小区卡点,迅速组建由93名市、区下沉干部,77名红色小管家,100多名市直机关就地转岗志愿者,500多名居民志愿者以及全体街居工作人员组成的管控队伍,分布到43个小区、356个楼栋、848个单元,实现所有区域“一门管住”。二是全面覆盖到位。按照争分夺秒“流全流快、找准找到”的要求,累计管控跟踪境外返肥51人、密接、参密263人,次密接389人,发热门诊1551人。小区管控期间,按照“应检尽检、不落一人”原则,在各小区设置20个核酸点位、40个检测台,组织3个上门采样小组,围绕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群体开展“敲门行动”,并成立3个路面采样小组每天“扫街”式上门为沿街商户、工地、宾馆酒店等采集核酸,确保检测速度快、质量高、覆盖全。三是监管督查到位。整合街居力量,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对菜市场、商超、宾馆等重点场所开展疫情防控督查325次,下达整改通知书77张,约谈宾馆酒店负责人52次;检查五小行业门店2643家,发放告知单575份;检查工棚102次,下达整改通知单26份,责令停业整顿4家;指导辖区内近2000个门面商户申领“场所码”,全面督促各行各业落实落细防疫措施。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回顾2022年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一是今年多条道路、多所学校同步开工建设,在全力保障施工上还需合力攻坚;二是辖区经济体量小,过于依赖重点企业,并且随着项目陆续开工,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还需进一步提速。三是因安置房分配、道路征拆等项目引发的信访问题较多,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以及信访事项上还需全面统筹考虑。
三、2023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实现经济发展新突破。抓好市场主体增量,实现数量突破。强化“四扫”工作成果转化,建立动态式“项目库”“载体库”“企业库”,加强招商推介,引优入“嘉”;抓好载体扩量,实现量级突破。重点推进板桥里墨园文化创意办公园区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文化创意园区,招引更多优质企业、新业态入驻;抓好企业质量,实现创新突破。加强创新主体培育,重点关注指导中铁四局四公司、中铁合肥市政设计研究院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二)实现重点项目稳落地。全力做好龚大塘片区17个重点项目保障工作。在完善工作机制上持续攻坚,加强建设项目统筹协调力度,挂图作战,确保重点项目每天有新进展、每周有新突破。在推进征迁安置上持续攻坚,继续做好淮南路项目征迁工作,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在加快项目建设上持续攻坚,全面做好龚大塘复建点、龚大塘二期复建点、少儿艺校双龙分校、38中嘉山路校区、嘉山路幼儿园、板桥里幼儿园等项目施工保障工作。
(三)实现人居环境大提升。提升环境治理水平,持续深化违法建设查处和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加强对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投放监管;提升品牌效应,围绕精品道路建设,打造“一居一路”品牌,将北一环、香樟小巷等打造为示范道路;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力实施“城市地毯式清洗行动”,聚焦盲点和死角,推动文明创建水平再上新台阶。
(四)实现安全屏障再升级。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全力做好重点人员管控、区域核酸检测等工作,完善疫情防控工作制度和工作预案,加强街居应急能力建设,切实筑牢疫情防控坚实屏障,升级疫情防控安全防线。继续以“打造平安嘉山、建设幸福嘉山”为目标,深入开展“反电诈”“双提升”宣传,推动街道网格实体化运行,实现基层治理重心下移,升级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