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名称 | 重点项目名称 | 工作任务 | 责任对象 | 监督电话 |
党建引领立德行动 | 红烛党建引领项目 | 1.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运行机制,依托“红芯·未来”书记工作室建设,形成系列可推广成果、可借鉴经验; 2.巩固“党建+”成果运用,新增2-3个党建特色典型,新增10个四星级、五星级党支部; 3.成立3-5个区级名校长工作室,组织开展第三批副校级干部及青年才俊赴长三角等先发地区开展沉浸式研修,探索形成校级干部培育提升工作体系。 |
组人科 局属各单位 |
64494992 |
党团队一体化项目 | 1.用好红色资源,开展党、团、队教育系列实践活动,培育一个特色项目; 2.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升级德育文化艺术节的工作主线,持续打造精品节目,推送不少于20个优质节目参加市级以上展演; 3.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推介瑶海德育工作典型案例。 |
宣教室 局属各单位 |
||
教学改革增智行动 | 精品课程提升项目 | 1.编制《瑶海区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五年规划》,打造3所合肥市义务教育改革实验项目校; 2.出台《瑶海区学校课程实施办法》,指导学校制订学校课程实施规划方案; 3.发挥全国教育知名专家引领作用,培育10所课程建设优质校和50个精品校本课程。 |
教研室 局属各单位 |
|
精准教研提质项目 | 1.聚焦新教材,以赛代训,构建学科生本课堂,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中层干部暨校级领导课堂教学评比,建立优质课例资源库; 2.升级开展13个学科“双导师制”活动,遴选40位教师赴长三角跟岗学习,新成立30-40个区级名师工作室,评选350名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3.强化课题成果应用,精心指导15-20项研究成果参加省市基础教育成果奖评选,力保市级以上课题立项数位居合肥市第一方阵。 |
教研室 局属各单位 |
||
学校体育促进行动 | 体育教学改革项目 | 1.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上好每天1节体育课,指导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 2.确保校内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时间,创新编排大课间、课间15分钟活动内容,每学期开展一次全区特色大课间展示活动,营造“校校重视,人人参与”的体育氛围; 3.每校打造1-2项体育特色品牌,鼓励申报省市体育传统特色校。 |
体育科 局属各单位 |
|
体育赛事牵引项目 | 1.全年举办足球、篮球等五大联赛1200场以上,参赛人数不少于1.5万人; 2.组队参加2025年度合肥市中小学阳光体育竞赛及省级以上赛事,巩固田径等优势项目,拓展1-2项新特色项目; 3.建立体育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机制,助力省市体育局与特色项目学校签订共建协议。 |
体育科 局属各单位 |
||
美育浸润提升行动 | 浸润师生项目 | 1.开展唱响瑶海之声、绘美瑶海校园、舞动少年风采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 2.试点建设校园小美术馆,充分用好社会资源,组织开展馆校联动活动; 3.充分发挥郭声健教授“导师制”引领作用,组建育美学习共同体,建设5个市、区、校级美育名师工作室。 |
教研室 局属各单位 |
|
浸润校园项目 | 1.建立学校日常艺术展演机制,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展示平台; 2.培育10项学校美育特色项目,推广学校美育典型案例,申报1-2项合肥市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成果; 3.将校园建设与美育文化相融合,推进5-8所美丽校园提品升级。 |
教研室 项目科 局属各单位 |
||
劳动健心成长行动 | 劳动融合项目 | 1.发挥学科教研员专业引领作用,打造20个特色鲜明的劳动跨学科融合课程案例; 2.创设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多场景,在劳动教育中融入职业启蒙教育,探索劳动教育多元评价机制; 3.联动全国劳动教育实验区,深度开展2次跨省域以上交流互动活动,推广身边典型做法经验,实现“人人受益,校校重视”的发展新局面。 |
教育科 教研室 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局属各单位 |
|
阳光心育项目 | 1.构建瑶海心育体系,编写“心晴小贴士”20个,发挥区级心理健康辅导站作用,帮助师生家长掌握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方面的实用技巧; 2.用好心理普测智慧工具,每学年至少开展1次心理普测,滚动摸排,精准施策; 3.充分发挥“全国家校社共育实践区”作用,用好数字化家校共育平台,实现60%以上的学校建立“教联体”、100%家长学校不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
安全科 关工委 局属各单位 |
||
人才兴教战略行动 | 强师铸魂项目 | 1.实施师德师风建设“一月一提示”,探索在文化提升、生活服务等方面为教师提供尊师惠师服务; 2.组建1个区级“好老师报告团”,开展5场报告会,传播瑶海教育好声音; 3.全方位讲好瑶海教育故事,编印《瑶海教育故事》升级版,以教育家精神培育“教育家型”教师。 |
组人科 计财科 督导科 局属各单位 |
|
人才培育项目 | 1.将青年才俊纳入“红芯·未来”书记、名校长工作室培养,建立成长档案,集团校以青年干部培养中心为抓手,定期开展主题活动; 2.实施人才培育项目,遴选机关优秀干部进入学校挂职锻炼; 3.建立高层次教育人才库,发挥传帮带作用,每人每年至少结对1名青年教师、开展1次专题讲座。 |
组人科 局属各单位 |
||
数智教育赋能行动 | 数字化应用项目 | 1.构建“3+1+1+N”数智教育框架,建立瑶海区教师数字素养标准,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要素深度融合; 2.推进3个央馆试点区应用工作,发挥以点带面引领作用,组建3-5个试点应用联盟; 3.继续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主题阅读活动,提升区域内师生数字化阅读素养。 |
教师发展中心 (信息中心) 局属各单位 |
|
大科学融合项目 | 1.深化安徽省首批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聚焦“大思政”“大科学”,组建区“引航”科技宣讲队,开展好“红芯”科学节系列活动,做好课内课外科学实验生活展示; 2.组织不少于5所学校与高校、科技馆等场所合作共建,组建师生种子人才队伍,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3.组织开展全区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青少年信息学科普日等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
教师发展中心 (信息中心) 局属各单位 |
||
扩容提质发展行动 | 优质资源扩容项目 | 1.加快推进17个新建、改扩建项目建设,新增学位13870个,高质量保障学位供给; 2.优化集团化办学布局,加快集团内关键要素交流融合,探索学区化、集群化多元办学模式; 3.推进跨区域集团化办学,加快品牌输出,深化与上海长宁、南京玄武等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结对交流活动。 |
项目科 教育科 局属各单位 |
|
强校提质发展项目 | 1.深化“先导后督”工作模式,实施“督有计划、导有过程、果有应用”三步法路径,依托督学研究小组,开展专题研究指导系列活动; 2.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强化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管理,加强数字化、全流程管理,每年至少开展2次风险全面排查; 3.深入开展“五育并举融合一体化”创新实践,培育“未来学校”“生趣教育”“成长型思维”等特色品牌,探究学校融合发展新路径。 |
督导科 校监科 教育科 局属各单位 |
||
学前教育双普行动 | 内涵丰富项目 | 1.丰富户外体育游戏和体能循环活动形式,培育4个早操典型园,举办全区第二届幼儿体育大会; 2.推广普及STEM课程,不同层面打造20所研究典型,激发幼儿好奇心与探索欲,提升幼儿思维能力; 3.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梯级推进幼儿园特色文化建设。 |
学前办 各幼儿园 |
|
协同发展项目 | 1.依托长三角优质资源,建立联训机制,实现本地、异地培训指导一体化; 2.成立9个幼儿学科教学研究中心,成立5个区级名师、名园长工作室,提升幼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 3.探索以儿童为中心,幼儿园、家庭、小学三位一体的幼小衔接实践路径,开展双向互动的场域活动。 |
学前办 教研室 各幼儿园 |
||
平安校园守护行动 | 吃得安心项目 | 1.巩固“校园餐”专项整治成果,建立“联演、联训、联查”机制,联动多部门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食品安全应急演练、1次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1次全覆盖联合检查。2.完善“家校社”协同监管机制,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瑶肴领鲜”满意度测评,每月1次校长现场办公会,膳食家长监督委员会每月至少到校监督1次; 3.全面培育学校营养健康餐厅,培养20位营养健康导师; |
安全科 局属各单位 |
|
护得周全项目 | 1.规范安全防范体系,升级《校园安全指导手册》,深入推行一看二问三查督查机制,全年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整治100%闭环管理; 2.培育安全工作专业人才,组建校园安全专业人才库,原创或精选50个安全教育微课,促进安全教育系统化、精准化; 3.完善防范化解涉校矛盾纠纷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矛盾化解委员会的作用,形成“一站式”解决路径。 |
安全科 局属各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