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简报
第9期
瑶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年10月10日
瑶海区法定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
摘要:
2020年9月,瑶海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1种1319例,月报告发病率为131.90/10万,报告数较上月上升47.05%,比去年同期上升75.17%。本月有1例死亡病例报告。
无甲类传染病报告。
报告乙类传染病6种289例,报告发病率28.90/10万,与上月相比,报告发病数增长0.35%;与去年同期相比,报告发病数上升33.80%。
报告丙类传染病4种1030例,报告发病率103.00/10万,与上月相比,报告发病数上升69.13%;与去年同期相比,报告发病数上升91.81%。
重点疫情及趋势预测: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本月未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未达网报的聚集性疫情
本月报告4起手足口病和1起水痘聚集性疫情,均已及时处置未形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食源性疾病 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一般主要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该病即可表现为个案散发形式,也可表现为暴发或集体性中毒的形式。预防主要是注意食品卫生,低温存放食物,食用前严格消毒彻底加热,不食有毒的、变质的动植物和经化学物品污染过的食品。幼托、学校、企业等集体单位食堂、餐饮业及盒饭公司应重视食品卫生,规范食品操作。
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 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比较严峻。国庆假期尽量不要选择境外游。如需外出游玩前准备好免洗手消毒液、消毒湿巾等,旅行途中注意手部卫生,佩戴好口罩。 尽量避免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和参加大型活动,避免与呼吸道症状的人接触。游玩过程中应有序排队,尽量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如旅途中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及时到附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并取消或中止旅行。
一、疫情概况
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疫情报告统计,2020年9月1日0时至9月30日24时,瑶海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1种1319例,报告数较上月上升47.05%,比去年同期上升75.17%。本月有1例死亡病例报告。
无甲类传染病报告。
报告乙类传染病6种289例,报告发病率28.90/10万,与上月相比,报告发病数增长0.35%;与去年同期相比,报告发病数上升33.80%。
报告丙类传染病4种1030例,报告发病率103.00/10万,与上月相比,报告发病数上升69.13%;与去年同期相比,报告发病数上升91.81%。见图1。
二、发病位次
本月乙类传染病报病数位于前五位的病种分别是:梅毒(93例)、乙肝(86例)、肺结核(71例)、淋病(13例)和痢疾(7例),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数的93.43%(270/289),占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20.47%(270/1319)。
本月丙类传染病报病数位于前三位的病种依次分别为:手足口病(663例)、其它感染性腹泻病(317例)、流行性感冒(26例),占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数的97.67%(1006/1030),占法定传染病总数的76.27%(603/1319)。
三、各类传染病发病情况
本月报告乙类肠道传染病13例,占乙类传染病构成数的4.50%,占总法定传染病的0.99%,与上月持平。较去年同期上升85.71%。
本月报告乙类呼吸道传染病73例,占乙类传染病构成数的25.26%,占总法定传染病的5.53%,与上月下降17.98%。较去年同期上升128.13%。
本月报告乙类血源及性传播疾病203例,占乙类传染病构成数的70.24%,占总法定传染病的15.39%,较上月增长9.14%,较去年同期上升14.69%。
本月未报告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详见图2。
与上月相比,各类传染病较为平稳;与去年同期相比,呼吸道传染病增加较为明显,主要是肺结核发病数的增加。详见图3。
四、分布特征
(一)时间分布
瑶海区法定传染病2018—2020发病趋势图。本月报病数比上月上升47.05%,比去年同期上升62.44%。详见图4。
(二)人群分布
年龄分布与往月分布特征相似,10岁以下年龄组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0-4岁组人群发病率最高,主要是手足口病的发病数增加,详见图5。
性别分布本月报告1319例,其中男性707例,女性612例,男女比例为1.16:1;男性报告发病率为131.05/10万,女性为132.90/10万,女性发病多于男性。
职业分布发病职业以散居儿童(694例)为首,二三位依次为幼托儿童(189例)和家务及待业(172例),三职业共占报告总数的79.98%。详见图6。
(三)地区分布
本月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依次是新站开发区(381例)、龙岗开发区(249例)、大兴镇(111例),前三位报告病例共占总报告数的56.18%。与去年同期比较,龙岗经济开发区发病数较为增加。详见图7。
五、传染病重点分析
1.手足口病 本月报告663例,占本月法定传染病总报告数的50.27%,比去年同期相比上升401.82%。年龄主要分布在3岁及以下,发病数为449例,占本月报告病例数的85.82%。职业以散居儿童发病为首,报告480例,占本月报告病例数的72.40%。从本月发病情况看,发病数明显高于去年发病水平。预计10月份发病数会有所降低。2018-2020年分月报病分布见图8。
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概况
本月未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未达网报的聚集性疫情
本月报告4起手足口病和1起水痘聚集性疫情,均已及时处置未形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下月突发公卫事件预测
10月迎来国庆假期,很多人选择外出旅游、聚会等,有发生食源性疾病和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风险,外出游玩应尽量选择国内周边,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好口罩,不扎堆,不聚集;外出吃饭时请选择正规的饭店,不要到无照经营的流动商贩处用餐,注意饮食卫生,把住“病从口入关”。
七、预警信息系统
根据《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预警信号统计,本月报告预警信息总计27条,与上月相比降低38.64%。处理无病原学结果7条、病原学阳性2条,病原学阴性1条,流行性感冒5条、痢疾2条,流行性腮腺炎5条、其它感染性腹泻病1条、手足口病4条。预警百分位数:P0发出10条,主要是肺结核;P80发出7条,主要是流行性感冒;P90发出6条,主要是流行性腮腺炎;无P值4条,主要是手足口病。
八、报告信息质量评价
本月网络报告法定传染病1069例,均及时报告。9月份卡片质量良好,无不及时报告卡、无不完整卡片和不准确卡片,完整率100%、准确率为100%;本月无重复报卡,本月系统显示有8家零缺报单位,分别为大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七里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里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肥广慈医院、合肥光华医院、合肥瑶海朝阳医院和合肥东南骨科医院。本月报卡有效证件号填写完整率100%,各医疗机构需继续做好传染病报告工作,保持有效证件号填写的完整率,提高准确率,保证我区卡片及时性,进一步提高我区传染病报卡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纸质卡片与电子卡片的一致性。
九、分析建议与趋势预测
1.食源性疾病 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一般主要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该病即可表现为个案散发形式,也可表现为暴发或集体性中毒的形式。预防主要是注意食品卫生,低温存放食物,食用前严格消毒彻底加热,不食有毒的、变质的动植物和经化学物品污染过的食品。幼托、学校、企业等集体单位食堂、餐饮业及盒饭公司应重视食品卫生,规范食品操作。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 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比较严峻。国庆假期尽量不要选择境外游。如需外出游玩前准备好免洗手消毒液、消毒湿巾等,旅行途中注意手部卫生,佩戴好口罩。 尽量避免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和参加大型活动,避免与呼吸道症状的人接触。游玩过程中应有序排队,尽量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如旅途中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及时到附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并取消或中止旅行。
十、附件
附件:瑶海区2020年9月法定传染病疫情统计表
整理分析:石 雪
审核校对:蔡 瑞
审阅人: 王 俊 瑶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负责人: 王 俊 签发:
联系电话:0551-64213002 签发日期:
抄报: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瑶海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抄送:蜀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包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庐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肥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瑶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业务科室。共印1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