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国卫生运动】快看!秋季爱国卫生运动宣传小知识来啦!

    发布时间: 2024-12-11 09:37  信息来源: 瑶海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字体:  

    爱国卫生运动是什么?

    爱国卫生运动是指强化全民健康意识,养成文明卫生习惯,改善卫生条件,减少健康危害因素,提高公民健康水平的社会性、群众性卫生活动。

    一、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指由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以腹泻、腹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传染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和加工食物前要认真洗手,避免病从口入。

    2.吃熟食,喝开水。少吃生冷食品,食品一定要煮熟、煮透,尤其是甲壳类水产品的烹饪时间要充足,不可生食;喝开水,不喝生水。

    3.生熟食品应分开。加工食物时生熟要分开,熟食要用专用案板、刀具和盛放容器,避免交叉污染。

    4.外出就餐注意卫生。外出就餐要选择卫生条件好、具备食品卫生许可证的正规餐厅,尽量不吃路边摊,少吃凉拌菜、沙拉等生冷食物,聚餐时倡导使用公筷或分餐。

    5.保持环境卫生。做好居家环境卫生,注意防蝇、灭蟑,及时清除垃圾,保持环境清洁。

    二、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各种致病因素经摄食进入人体引起的疾病。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细菌容易滋生繁殖,易发生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预防措施:

    1.保持居家清洁。饭前、便后和食物制备前要洗手,保持厨具、餐具和厨房环境清洁。

    2.防止病从口入。喝开水,不喝生水;食物要彻底煮熟煮透,尤其是肉、禽、蛋和海水产品;尽量不食用隔夜剩饭菜,若再次食用,要彻底加热。

    3.食材注意存放。购买新鲜食材,肉、禽类和海水产品要与其他食物分开存放,加工食材的厨具、餐具要生熟分开。

    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
        俗称“蜱虫病”,是一种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临床表现以发热(多在38℃以上)、白细胞降低和血小板减少为主,部分患者可因肝、肾、心脏等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预防措施:

    1.保持住家附近的环境卫生。定期清理住家周围的杂草,整齐堆放杂物,经常打扫禽畜圈舍,及时清除垃圾,避免蜱虫孳生。

    2.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暴露。蜱虫活跃季节,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蜱类主要栖息地长时间坐卧、晾晒衣物。户外活动时,应穿浅色长袖衣裤,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鞋子里,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包括避蚊胺、异丙啶等。

    3.科学处理蜱虫叮咬。如发现体表有蜱虫附着,不要生拉硬拽。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垂直向上取出蜱虫。取出后,用碘酒或酒精局部消毒伤口,并密切观察身体状况2周,若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