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立区领导任组长、多部门协同的深化医改领导小组,市二院临床骨干挂任基层中心副院长,组建集团“医疗服务小分队”,探索“1+1+1+N”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建立10个业务运营中心,搭建无人机低空转运平台,2024年以来开展“甲状腺、乳腺癌、颈动脉斑块筛查”500人次、远程心电影像1478人次,下沉专家坐诊1264人次。
完善生育政策优化措施。保障女职工生育权益,母婴设施场所建设率100%,发放育儿补贴36.9万元;构建多元模式托育服务体系,实现用水用电用气居民价格优惠,全区总托位5456人,3岁以下婴幼儿千人口托位数6.14,超国家“十四五”末目标平均水平;推进“出生一件事”联办,提供婚检孕检“一站式”服务,做好母婴安全保障和高危专案管理,开展中医妇儿保健特色服务。
提升基层健康服务能力。夯实中心基础设施,推动6所卫生中心新建项目建设;打造基层健康服务网络,以公共卫生委员会为纽带,探索医防、医养新融合,成功创建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中心3家;依托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实施“进网入格”信息摸排和健康一体化管理服务,落实重点人群管理“追踪到底、服务到底、负责到底”,“老高糖”完成序时管理进度,“健康口腔行动”提前超额完成全年指标;开展科普教育、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等一系列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中医药文化夜市反响热烈。
稳固群众健康防线。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季度+日常”全覆盖卫生监管模式;以宣传周、“职业健康达人”“健康企业”选树为抓手,广植职业健康理念;全天候强化卫生应急工作,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洪涝灾害期间,环境消杀、灾后医疗义诊等应急处置及时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