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春和景明,小吉温馨提示:出游踏青享受美好春光时,需注意防范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食物中毒、花粉过敏以及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春日温度回升,蜱虫也从休眠状态开始活跃,携带病毒的蜱虫叮咬人体可导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发热、血小板和白细胞进行性减少、恶心、呕吐、全身酸痛,重症病例甚至可危及生命安全,需高度警惕。
健康提示关键在于“避免蜱虫叮咬”
1.定期清理房前屋后的杂草、落叶,必要时可使用杀虫剂。
2.避免接触野生动物,若家中饲养狗、猫、牛、羊等动物,定期检查动物身上是否有蜱虫并可使用防蜱药物驱虫。
3.在户外活动时尽量避免在草丛、灌木丛等蜱虫密集的区域活动,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并将裤脚塞入袜子中,活动前可使用含有避蚊胺的驱虫剂涂抹裸露的皮肤;活动后,仔细检查身体和衣物,及时发现并清除蜱虫。
4.接触或照顾疑似或确诊患者,应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接触患者的血液、排泄物等,以防感染。
5.在丘陵、山地及林地等区域生活的居民,从事采茶、园艺等户外工作的人群及前往上述地点活动的旅游者,若出现发热、恶心等疑似症状,应及早就医。
食物中毒四月郊外各种野菜、蘑菇生长旺盛,但是否有毒常常难以区分辨别,误食后易引起中毒,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安全。
健康提示
不知不食
不认识的野菜及野生蘑菇做到不采、不食。
注意采摘区域
公路边、臭水沟边、化工厂、垃圾场周围等污染严重的区域野菜避免采摘食用。
科学加工、控制食量
尽量避免生食野菜,如香椿、荠菜等可食用的野菜需安全处理后再烹饪食用。同时注意,食用野菜要适量,老人、儿童、孕产妇、过敏体质的人群,尽量少吃或不吃。
花粉过敏
莺飞草长,春季花粉过敏主要的过敏原为柏树、杨树、柳树、榆树、桦树等播散的花粉,这些风媒植物的花粉小而轻,容易随风传播,进入人体后,易引起人体出现打喷嚏、流涕、流眼泪以及眼、鼻、耳奇痒等症状。
健康提示
护:花粉时节,过敏人士外出时须戴好口罩、佩戴眼镜或护目镜等,居家尽量少开窗。
清:回家前,及时清除身上的花粉残留物,清洗面部,有过敏性鼻炎或者对花粉敏感的人,每天可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2~3次。
治:鼻部、眼部、呼吸道症状明显的人群,及时到医院就诊。
食:适量补充维生素,减少高蛋白饮食,多食用如柑橘类水果、坚果、胡萝卜等具有抗炎作用的食物,能帮助减轻过敏导致的身体炎症反应。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春季万物复苏,也是各类呼吸道传染病的易发和高发时节。肺炎支原体、鼻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均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市民朋友们需做好防护措施,减少感染风险。
健康提示
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鼻或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
2.有发热和呼吸道症状时,及时就医;前往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去医院就诊时,应主动佩戴口罩。
3.孕妇、低年龄儿童、老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人群,根据疫苗接种适用条件,接种相关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