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大家户外活动增多,被蚊虫叮咬看似是小事,如果其携带基孔肯雅病毒,可能带来大麻烦!
今天我们就重点说说,如何防患于未然!
01
先搞懂: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通过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的疾病。
它的名字源自非洲一种语言,意思是“弯腰”,形象地描述了患者因严重关节疼痛而弯腰的样子。
02
主要症状
·突发高烧:通常39°C以上,持续数日。
·严重关节疼痛:最具特征性,常为首发症状,24~48小时内从单个关节扩散到多个,尤其脚踝、手指等小关节,呈对称性分布,
·皮疹:发病2~5天后,躯干、四肢甚至手掌足底会起斑丘疹,部分伴有瘙痒,数天后消退。
03
重点防:
灭蚊防叮是关键!
清除蚊虫孳生地
“无积水,无蚊虫”——蚊子繁殖离不开水,只需少量积水就能繁殖。
·每周检查:定期检查家中及周围环境。
·清理容器:翻盆倒罐,清除闲置容器。
·处理积水:清理空调滴水、托盘积水。
·管理水生植物:每周至少换水一次,或使用沙石覆盖土壤。
·疏通沟渠:确保雨水沟、排水渠畅通。
做好个人防护
“防叮咬,断传播”——避免被蚊子叮咬是保护自己的有效方式。
·物理防护:蚊子活动高峰为早晨和傍晚,减少此时段户外活动,外出穿浅色长袖衣裤。
·化学防护:涂抹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的有效驱蚊产品。
·住所防护: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室内可用电蚊香液、蚊香片或电蚊拍。
04
特别提示
近期从疫区旅行返家人员需注意:
·返家后14天内继续防蚊,做好健康监测!
·如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
防蚊无小事,健康靠大家!
请从清除家中每一处积水、喷一次驱蚊液、关好一扇纱窗做起,科学防蚊,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