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瑶海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本级政策解读 > 其他解读

    【政策解读】关于《瑶海区“十四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的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 2022-12-26 15:02  信息来源: 瑶海区数据资源局
    【字体:  


    解读单位:合肥市瑶海区数据资源局

    联系电话:64498290

    2022年1226日,《瑶海区“十四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实施。规划期为2021年2025年,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我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总体要求、重点领域、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现将《规划》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和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当前,以人工智能、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量子信息、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深度重构全球产业模式、企业形态和价值链分工。全面贯彻数字中国数字安徽战略部署,以合肥市“五高地一示范”和瑶海区“12345”总体布局为统揽,抢抓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和推进国家级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两大机遇”,根据国家、省、市、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并结合我区实际进行编制,为促进“十四五”时期瑶海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引。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一)制定意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导力量,已经成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关键载体和传统动能提升改造的助燃剂,正在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新支柱。近年来,瑶海区紧扣转型发展的主题,牢牢把握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和全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区“两大机遇”,奋力推进城区面貌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群众幸福感提升“三大任务”,加快推进产业、生态、城市、社会“四个转型”,推动老城区焕发新活力,积极打造城市新核心名片。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加速推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不断颠覆传统产业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促进瑶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聚新的增长动能,全力推动产业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二)总体考虑。《规划》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立足区域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构建高质量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以物联网为核心,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延伸的首位产业,培育壮大工业互联网、云计算、5G等支撑产业,抢先布局量子、区块链等未来产业领域,大力实施“产业空间优化、市场主体培育、创新体系建设、强链引资推动、融合发展探索”五项战略任务,全面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成长、上规模,为实现“六新六跨越”,打造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示范区、老城区更新改造示范区,早日建成高质量发展“千亿区”注入强劲动力。

    三、研判和编制过程

    (一)发展研判。“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瑶海区推动转型发展再出发的重要机遇期。新时期,国家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系列政策将不断叠加,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瑶海区增长动能加快转换,超大规模市场消费需求将拓展瑶海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空间,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促进瑶海区合作共建迈上新台阶,东部新中心将成为合肥现代化中心城市“五高地一示范”建设的主战场,全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为瑶海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合肥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试验区和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瑶海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赋能增势。

    (二)编制过程。一是启动阶段,《规划》自20207月启动后,我区开始组织相关编制团队学习国家、省市相关文件,认真观看先发地区发展介绍材料。二是调研阶段,我区数据资源局组织编制团队到各相关单位、企业、街道等进行座谈,了解需求与建议。三是对标阶段,我区数据资源局组织相关人员随同合肥市数据资源局到杭州、北京、郑州等先发城市学习考察,了解先发地区经验,认真总结。四是编制阶段,对前期成果进行梳理,完成初稿,并于202011月至20212月,先后向区发改委、区经信局、区商务局、东管办等相关单位先后征求了两轮意见,并进行修改;随后根据国家、省、市“十四五”相关规划进行修改;20213月,我区数据资源局组织专家对《规划》进行评审,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完善。20218月,根据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再次进行修订和吸收,202110月,再次向区各单位征求意见,并根据意见进行修改,形成了《规划》送审稿202212月,《规划》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

    四、工作目标

    聚焦“经济更强、产业更优”的目标,推动瑶海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化发展,构建互联互通、融合应用、整体协同、跨越赶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形成创新驱动、产业协同、跨界融合、集群发展的创新型经济形态。力争到2025年,全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力争突破300亿元,“中国网谷”首位度显著提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培育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企业1家、超5亿元企业2家、超1亿元企业10家、超5000万元企业20家、超2000万元企业200家、超1000万元企业400家,集聚一批富有活力的创新型中小微型企业,推动全区形成“企业成群、产业成链”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态势。  

    、主要内容

    《规划》共有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基础环境包括背景意义、基础现状、发展趋势、面临机遇四个部分内容第二章为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三个部分内容。第三章为重点领域,一是做大做强以物联网为核心的首位产业,主要以物联网产业为重点、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为延伸;二是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产业,主要聚焦工业互联网、云计算、5G等产业领域;三是抢抓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未来产业,持续关注新产业新赛道,聚焦量子、区块链等新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布局。第四章为战略任务,一是构筑产业发展新格局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核心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研发孵化核心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应用示范带“两核一带”等内容;二是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包括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业群体、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发展能级、搭建共享式创业生态圈等内容;三是建设创新服务新体系,包括搭建三类产业创新联盟、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强化场景创新和制度供给等内容;四是实施强链引资策略,包括提高专业化招商能力、精准实施产业链招商、大力开展平台招商等内容;五是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包括加速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引导建筑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促进金融服务智能化和普惠化、提升商贸服务信息发展进程等内容。第五章为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强化重大项目管理、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内容。

    六、创新举措

    一是立足瑶海区区域优势和产业基础,构建“首位产业+支撑产业+未来产业”三位一体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明确了瑶海区“十四五”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领域。同时,绘制了瑶海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领域产业链升级施工图,系统梳理了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基础条件,明晰产业链延链补链环节和升级路径。

    二是围绕瑶海区产业布局现状及不同地块特色要素禀赋,依托“一谷三基地”,按照“产业专业集聚、关联功能集中、区域联动发展”原则,科学规划空间结构,构建“两核一带”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新格局。即:依托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物联网)为主要载体,聚力发展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核心区;以瑶海长三角数字科技示范园、明皇路中小企业创业园、青年创意田园为依托,集聚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研发孵化核心区;依托瑶海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通过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金融商贸”“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筑业”三大创新应用片区,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应用示范带。

    七、下一步工作

    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跟踪监测分析,定期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考核评估,确定规划的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将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各级政府、部门的考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