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瑶海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本级政策解读 > 其他解读

    【政策解读】关于《瑶海区“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的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 2022-03-04 14:48  信息来源: 瑶海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字体:  

     

       解读单位:合肥市瑶海区教育体育局

       联系电话:64481581

       

        2022年3月4日,《瑶海区“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实施。规划期为2021—2025年,主要为统筹规划“十四五”时期瑶海区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各项工作,努力开创瑶海区体育事业新局面,依据《瑶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相关政策文件,结合瑶海区实际。现将《规划》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和依据

    “十三五”以来,在上级体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瑶海区体育系统主动适应合肥市经济发展新形势,坚持“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一根本任务。“十四五”期间持续加大体育事业投入,不断完善体育设施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努力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全面推动体育工作。本《规划》根据国家、省、市、区“十四五”规划编制要求并结合我区实际进行编制,为促进“十四五”时期瑶海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引。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思考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远景目标。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让人民群众深切意识到体育在防疫工作中的功能和作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来临使得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和体育消费意识迈上新台阶。为推进我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带动作用,根据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求,编制本专项规划,旨在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领域谋划重大工程,落实重点工作和重大赛事,是全区体育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三、研判和编制过程

    编制过程中,通过对全区进行实地调研和基础资料的收集,与安徽弘毅城市发展研究有限公司共同形成了初稿,一是深入调研分析,学习研究上位规划,组织座谈研讨,为编制工作夯实了基础。二是对接上位规划,了解掌握上位规划编制进展和成果,及其对瑶海区体育发展的要求。三是广泛征求意见,初稿完成后,向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市自规局瑶海分局、区住建局、区园林绿管中心、区民政局区卫健委、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各镇街开发区发函征求意见进行修改,后期经过多轮座谈、多轮征询意见,特别是征求了区级相关部门和区内相关体育产业、体育社团组织意见后,经编制单位多轮修改,形成修改稿,其后与省、市体育主管部门“十四五”规划思路进行对接,及时进行了完善,形成目前上会稿。2022年3月,《规划》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

    四、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准确把握东部新中建设和打造全国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示范区的历史机遇,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增加公共体育服务设施有效供给,健全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体育产业市场化高效运转,培育瑶海特色体育赛事品牌,全面提升瑶海体育事业发展水平和效益,努力把瑶海打造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合肥市体育强区。

    五、主要内容

    本《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期间瑶海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涉及四块内容,分别是发展基础和形势、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明确了存在问题、发展机遇、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第一章是瑶海区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与形势,发展环境,做了详细介绍。第二章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依法治体;坚持协同联动。以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为指导,围绕合肥市建设具有国际知名度体育之城的奋斗目标努力构建和合肥市、瑶海区经济转型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推进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体育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三章主要任务:一是推动瑶海特色体育发展;二是推动群众体育全面均衡发展;三是推动青少年体育优质高效发展;四是推动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五是推动体育产业协调融合发展。第四章提出了实现“十四五”目标的保障措施。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安徽省、合肥市政府有关政策法规,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将体育发展规划纳入本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将全民健身纳入区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充分调动社会团体及各行各业参与体育工作的积极性,健全完善协调机制,统筹推进体育工作开展。

    (二)加强资金投入

    加大体育财政投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以及业余训练需求。建立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重点支持体育赛事举办、商业模式创新、公共平台建设、重大产业项目等领域。

    (三)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行政监管、社会监督与服务认证相结合的体育市场监管体系,营造有利于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加强多部门联动综合执法推进体育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体系建设

    (四)加强宣传教育

    积极利用新媒体创新宣传理念、宣传形式和宣传载体,切实提高宣传覆盖面,增强宣传渗透力和影响力,构建瑶海体育宣传工作新格局。

         七、下一步工作方向

    1.体育设施布局建设工程。 快瑶海区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即合肥市业余体校全民健身训练馆),弥补瑶海全民健身场馆空白。规划建设瑶海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瑶海区体育馆等公共体育设施、场馆。

    2.全民健身网络优化工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投入、群众参与,完善团队组织、体质监测、健身指导、体育活动、信息咨询等体育服务网络,健全亲民、便民、惠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3.瑶海体育品牌提升工程。充分发挥传统资源优势,培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特色品牌,打造瑶海校园足球、田径、特奥、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和体育赛事品牌。

    4.学校体育品质提升工程。继续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工程和体育艺术“2+1”等活动。加强学校体育社团建设,积极开展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工作,广泛开展学校体育活动。

    5.体育人才培养培优工程。强化各项激励和约束机制,着眼于人才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以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为主体,以体育管理人才、体育经营人才、赛事组织人才、体育科研人才及医疗服务人才等为支撑,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和管理四个环节,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体育人才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