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瑶海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放管服”改革 > 改革任务落实

    瑶海区2023年度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情况

    发布时间: 2023-12-27 15:00  信息来源: 瑶海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字体:  

    瑶海区2023年度粮食节约和反食品

    浪费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对食品浪费情况进行监测、调查、分析和评估有关要求,以及市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有关要求,瑶海区发改委联合瑶海区商务局开展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调查总体情况

    (一)基本情况

    瑶海区位于合肥市主城区东部,面积62.8平方公里,辖1个镇、1个开发区、11个街道,常住人口87.9万,是全国综合实力、投资潜力双百强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在全社会引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瑶海区开展反食品浪费宣传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合肥市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健康科学消费理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质量不断改进,外出就餐的人越来越多。尽管一再强调反对食品浪费,可是人们在饮食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浪费行为。

    (二)调查组织实施情况

    为顺利开展此次食品浪费抽样调查工作,瑶海区发改委与瑶海区商务局召开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专题工作会议,部署此次调查工作,明确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研究对象为各餐饮经营者和辖区小区居民,向辖区餐饮经营者和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动员群众广泛参与调查,各辖区共参与调查的居民不少于1000人,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人数。

    二、居民食品浪费问卷调查情况

    (一)基本情况

    本次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调查问卷1000份,有效调查问卷935份,有效率达93.5%情况。

    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在外出就餐时都有过食物剩余现象,且不同人群、在不同场合造成的浪费各有所差别。抽样调研问卷发现,居民食品浪费的类型主要是主食和肉类,在问卷调查中分别占比36%28%,蔬菜水果占比21%,水产品占比15%。浪费量主食平均每天浪费76克,肉类52克,蔬菜水果28克,水产品16克。
          居民对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相关政策文件的了解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制止餐饮浪费做出重要指示批示非常了解占比11%,比较了解占比19%,基本了解占比30%,不太了解占比26%,从未听说占比14%。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颁布实施的了解情况为:非常了解占比15%,比较了解占比23%,基本了解占比32%,不太了解占比18%,从未听说占比12%。对开展的反食品浪费宣传情况了解情况为:非常了解占比19%,比较了解占比27%,基本了解占比36%,不太了解占比11%,从未听说占比7%

    造成食品浪费的原因,其中对判断不出菜品份量过量点菜非常认可的占62%,认可的占21%,不一定的占11%,不认可的占6%。对克、两等重量单位没有概念的非常认可的占43%,认可的占32%,不一定的占16%,不认可的占9%。不知道点几个菜够吃饱的非常认可的占71%,认可的占18%,不一定的占8%,不认可的占3%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中对减少食品浪费的可能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得出居民对加强宣传活动和外卖平台对减少浪费优惠最感兴趣,对实行效果有较高的期待,同意及非常同意占比分别高达76%87%。 对强制性规定和罚款表现得最抗拒,非常不同意占比分别高达86%93%。可以分析得出,居民对反食品浪费是比较支持的,但是对如何开展反食品浪费是有需求的,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是宣传和有奖优惠,对各种强制性措施不赞成。

    通过对整个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居民的反食品浪费意识和做法与其个人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关联。年龄在45岁以上的反食品浪费意识较高,食品浪费的较少,35岁及以下的因为生活水平、消费习惯以及面子消费等原因食品浪费较多,存在着反比例关系。男性比女性普遍更容易食品浪费,党员、共青团员等人员比之其他人反食品浪费意识较好,文化程度越高反食品浪费意识越好。公务人员和国企人员等公务人员接触反食品浪费工作较多,反食品浪费做得较好。通过此次抽样调查,选取部分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所得结果虽然比较片面,但可以看出反食品浪费工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反食品浪费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反食品浪费意识有待提高。部分消费者好面子、讲排场,缺乏节俭意识,对珍惜粮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认识还不够高,没有形成良好的餐饮消费理念,消费陋习导致过度消费,造成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现象。

    (二)部分餐饮企业过于逐利。部分饭店餐厅出于经济利益考量,未能营造浓厚的制止餐饮浪费氛围,对消费者的不合理点餐行为、浪费行为放之任之,有的甚至故意抬高宴会宴席价格,以高档次来吸引消费者。外卖平台诱导超量点餐和消费者过量消费现象仍然存在,外卖平台商家开展“满减”优惠活动诱导下单、设置最低起送价诱导过量下单等,都助长了浪费的不良之风。

    (三)宣传引导力度有待加强。宣传教育未做到经常化、常态化、制度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还不是特别浓厚,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良好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消费者对食品浪费知识了解不够全面,对于暴饮暴食等不科学、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属于食品浪费了解甚少。

    (四)食品浪费标准不明确。我国在立法层面暂时缺少对食品浪费程度的划分,如在《反食品浪费法》的处罚规定中的“餐饮服务经营者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严重食品浪费的”缺少对“超量点餐”、“严重浪费”、“量大多吃”等食品浪费行为进行明确统一的程度划分,导致监管部门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出现界定困难、同案不同罚的问题,致使现实层面落实难的现象。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及政策建议

    (一)建议加强反食品浪费宣传教育。推动《反食品浪费法》宣传教育活动进校园、进企业、进食堂、进千家万户,在群众中宣传反食品浪费的重要价值,通过张贴标语、发放宣传画册和具体的法律法规文件等形式,帮助广大群众了解反食品浪费的法律知识。发挥新闻媒体和各类新媒体作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积极引导消费者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摒弃“面子消费”“人情消费”“攀比消费”“炫富消费”等陈规陋习,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二)建议引导行业自律。鼓励重点餐饮企业发挥模范作用,行业协会发挥引领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规范节约用餐行为。通过在点餐处设置菜品展示台、合理调整菜品份量、安排服务人员引导消费者适量点餐等多种方式,促进理性消费。

    (三)建议建立统一标准。可以由监管部门牵头,会同食品行业协会、专家学者和食品生产经营者等建立统一的食品浪费标准,将食品浪费行为分浪费等级,如浪费数量一般、浪费数量巨大、浪费数量特别巨大。对于不同的浪费行为处以不同的惩戒,同时统一处罚标准,树立行业威信。

    (四)建议开展节俭教育。学校、社区和各类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把节约粮食和反食品浪费作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内容,广泛开展节约粮食和反食品浪费公益活动,教育和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节俭观,形成小手拉大手“共节俭”的社会风尚,促进全社会形成节俭的良好风尚。

     

     

                            瑶海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122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