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海区两所学校获评“安徽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近日,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决定对安徽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教师予以通报表扬,合肥市第十一中学、合肥市东风小学获评“安徽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合肥市第十一中学
合肥市第十一中学创建于1958年,是安徽省示范高中。近年来,在瑶海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教体局的正确指导下,学校全体教师真抓实干,砥砺奋进,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办学成绩深受百姓认可,成为学生和家长心中的好学校。学校坚持“追求多元赋能、点亮未来的美好教育”的办学理念,以“ 明德尚行”为校训,以“文明 和谐 求实 进取”为校风,以“教研兴校 质量立校 特色强校”为办学思路,全面实施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办学品质。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普法先进单位”“全国体育运动达标先进单位”“全国地理教学先进单位”“安徽省绿色学校”“安徽省体育运动达标先进单位”“安徽省家教名校”“安徽省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合肥市文明单位”“合肥市办学水平优秀等级学校”“合肥市甲级管理学校”“合肥市体育专项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2017年至2019年,学校连续三年获得合肥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一等奖(2020年以后不再设综合奖),2020年荣获“学校教学管理专项优胜奖”和“学生特长发展专项优胜奖”;2021年再次突破,荣获“学生品德发展专项优胜奖、学生特长发展专项优胜奖、教师专业成长专项优胜奖、学校教学管理专项优胜奖、学校课程实施专项优胜奖”五项大奖,2022年再获“学生特长发展专项优胜奖、教师专业成长专项优胜奖、学校教学管理专项优胜奖、学校课程实施专项优胜奖、学生身心健康专项优胜奖”五项大奖;获奖数量位居合肥市高中学校前列。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跃入合肥市区优质高中行列。
立足学生本位构建“看得见”的德育课程。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神圣使命。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注重德育教育的顶层设计,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德育工作基础。立足校训即课程哲学“明德尚行”,确立了“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明朗少年”的育人目标,构建了“六明课程”体系,坚持课程育人,五育融合。培根铸魂,德育先行。作为“六明课程”中的重要一环——明德课程,学校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创设多形式、多主题的德育课程,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德育工作有声有色,成绩突出,被评为“2023年合肥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教研引领促成长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在紧抓学科组主题教研活动和备课组集体备课等常规教研工作的基础上,学校通过开展高考命题专家讲座、课程思政研讨、青年教师读书活动、高考最后一讲等特色教研活动,引领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务实创新精神,趁着教育科研的东风,燃起新课程改革的热火,力争做到“科研促教,科研兴校,科研强校”。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科研工作,推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近两年来,学校共有21人次获市级教学比赛一等奖,45人次获市级二等奖,48人次获市级三等奖,4位老师被评为合肥市教坛新星,2位老师被评为安徽省教坛新星。现有在研省市级课题7项,多项课题结题。学校教科研氛围浓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科研型教师。其中合肥市拔尖人才1人,合肥市学科带头人6人,合肥市骨干教师65人,26人获得合肥市级以上荣誉表彰。
注重个性化教育培养每个孩子的特长与潜力。学校在重视学生学科教育的同时,在体育、科技、艺术等多方面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尤其是体育、科技两翼齐飞,驱动学生成长,取得骄人成绩。学校现有航模、海航、电子制作、汽车模型、无人机、人工智能等多种科技创新类社团,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把学生的目光从课本引向更广阔的学习空间。科技类社团在国家级和安徽省各项科技创新和科技体育赛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不但培养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热情。学校多措并举,积极推进体育工作特色化建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为引领,全面施行体育必修选项教学,提供田径、篮球、足球、健美操啦啦操、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供学生选择。同时,积极开展各类校园体育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更有效地减轻了学生心理压力。如今学校体育工作成果显著,女子足球、田径、啦啦操等项目多次在省级、国家级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2023届桂如意同学作为安徽省唯一一名高中生参加第14届全国运动会,在女子800米中进入决赛,成为安徽省高中学生的第一人;2020届杜志强同学在全国青年运动会中勇夺第一名,并获得国家健将称号;学校的女子足球队连续多年在合肥市比赛中夺得第一名,并代表合肥市参加安徽省级比赛,多次夺得冠军,在全国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为安徽争得荣誉;女子篮球队连续六年获得合肥市高中女子篮球比赛第一名;啦啦操队在2023年安徽省比赛中获得一项冠军、一项亚军;由于运动成绩突出,我校每年都有二三十余名体育特长生被北京体育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录取。
凸显艺术疗育特色积蓄持久“心”成长动力。作为合肥市首批心理健康特色校,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良好格局,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一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学校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每周开设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帮助学生更好认识自我、学会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学会情绪调试,为升学择业、适应生活与社会打下基础。学校每年都有心理健康月活动,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团辅活动,推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序、有效进行。为凸显学校艺术疗育特色,学校开设“明心”校本课程,将绘画、舞动、心理电影、心理剧、音乐等创造性艺术疗育元素融入课堂、渗透到个案和团体辅导、心理环境的营造中,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形式丰富多彩,深受学生喜爱。
全面融合潜力无限“同频共振”实现优质资源共享。2021年,学校融入了合肥六中教育集团。分校与总校始终保持统一教学管理、统一课程资源、统一教师培养和统一学生教育,在教学教研等方面实现了全面深度的融合。2023年,学校首次开办“合肥六中联合培养班”,实行小班精品化教学,进一步与总校“同频共振”。“合肥六中联合培养班”教育资源优越,均由校内省市教坛新星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任教,合肥六中总校专家每周来校开展专题讲座和学法指导,联合培养班为更多优秀学子多元发展创造卓越的成长环境,提供专业性培养平台。御风以翔,破浪以飏。
今天的合肥市第十一中学将继续坚持“追求多元赋能、点亮未来的美好教育”的办学理念,依托集团化办学优势,以更加务实的作风,以更加开阔的视野,乘势而上,开拓进取,再上新台阶!
合肥市东风小学
这个集体是“大家庭”,用爱书写了小学校办大教育的温暖与活力。合肥市东风小学创办于1949年,是一所年轻的“老”学校,因为这里有一支平均年龄在30岁,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年轻教师队伍,他们以爱为底色,唱响“爱在东风里”教育主旋律,坚持“做有温度的教育、办有活力的学校”。聚焦“小校园·大潜能;小先生·大作为;小课堂·大课程;小舞台·大视野;小融合·大共育”五个维度,深耕细作东风教育这片沃土,以实现“小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办学目标,用爱书写了小学校办大教育的温暖与活力。2024年,合肥市东风小学还获得了合肥市首批儿童友好学校、合肥市文明校园等殊荣。
这个集体是“垦荒者”,用奋进唤醒了在小学校办大教育的理想与美好。近年来,这个集体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接续奋斗史,将学校打造成了一个相互激荡,相互成就的能量场。在这里师生的互动和交流是积极的,教学有激情,交往有热情,关爱有温情。学校坚持以“从一米的高度看世界”的理念优化学校的空间布局,打造了香樟大道、紫薇线、桂花林、樱花园、法梧区、拾芳台,形成“一道一线一林一园一区一台”美育生命的生长环境;升级改造了具有东风特色的文化长廊,突出展现学校发展历程和“东风教师精神”,利用楼道空间开建了“蓝鲸湾”听海、拾贝、踏浪、聚源图书角等读书角,让书香溢满校园;开辟“耕读园”,分类建设了“百果园”“百蔬园”“百草园”“百花园”和“百谷园”,让一所老破小焕发生机,成为学生和家长“口碑”里的儿童友好学校。
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学校先后荣获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安徽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合肥市百姓身边好学校、合肥市新优质学校、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合肥市首批儿童友好学校、合肥市绿色学校、合肥市文明校园、合肥市平安校园、合肥市科普示范学校、瑶海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瑶海区劳动教育示范学校、瑶海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这个集体是“匠心人”,用专业坚守住小学校办大教育的初心与使命。以“充满活力的团结精神,踏实肯干的奉献精神,坚守初心的敬业精神,不甘人后的奋进精神,浸润温情的仁爱精神”的东风教师精神为基石,以“师德工程、名师工程、班主任成长工程、青蓝工程、继续教育工程”为载体,提师德促师能。以“李亭玉名班主任工作室”“俞华昱名班主任工作室”“王娟名师工作室”为平台,以“四教”型(志于教、勤于教、善于教、精于教)的好教师为辐射源,助力教师专业成长。2023年以来,30位教师获得国家级奖项,148位教师获得省市级奖项,44位教师获区级奖项,3项省市级课题顺利结题,37位教师论文发表在《课堂内外·小学教研》等CN期刊,获奖人次占教师总数的222.9%,学生获奖占学生总数的98.7%。在科研强师,科研兴校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
这个集体是“冲锋队”,用合力吹响了在小学校办大教育的号角与未来。东风教育人基于儿童成长规律,以东风生长文化为脉,多彩实践为枝,多元评价为芽,构建了五育融合的“大风车”生长教育课程体系,将“基础性课程”“拓展类课程”和“探究类课程”融会贯通,开展校园“四节两季两礼”(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开学季、毕业季、开笔礼、成长礼),让学生在“小舞台·大视野”中寻找自己的闪光点,激发学习兴趣。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多元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绽放光彩,东风教育人创新开发了独具东风特色的“跟着节气去劳动”劳动课程,通过“社会实践+耕读园+研学”三举措,实现以劳动教育为线,串起“德、智、体、美”之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区义务教育阶段跨学科主题学习典型案例评选活动中,《从“有知识”到“有见识”——跟着节气去劳动之小满》荣获一等奖。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构成完整的育人体系。如何从“我”向“我们”凝聚,东风人再一次发挥教育智慧,定期举办了以“东风有约”为主题的系列家长开放日活动,通过“四个一”(一次听课、一次观摩、一次讲座、一次管理”),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班级,见证孩子的成长,相互倾听家校的声音。打开校门办教育,实行的校家社理念共融、环境共育、成果共享的“三共”模式初见成效,学校育人的课堂延伸了、课程拓展了、空间变大了、形式多样了,让家校真正携起手来解好孩子的“成长题”,双向奔赴,共育孩子美好的未来。学校也成为了瑶海区教育系统首批“家校社”共育指导小组成员单位。
未来任重而道远,但也更催人奋进。东风教育人将继续挖掘和丰富新优质教育的内涵,持续优化学校育人环境,让教育如东风一样温暖每一个生命,让每个生命都绽放出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