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话民生】阿祥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9-03-21 15:34 作者:财政局 来源:瑶海区财政局 浏览次数: 我要纠错

 

我叫阿祥(化名),今年37岁,家住合肥市瑶海区方庙街道汪塘南村,多年前因高考落榜没经得住打击落下了间歇性精神分裂症,原本一个积极向上的阳光青年,就这样“昙花一现”而凋零。父母怕我到外面惹事,常常把我关在家里,除了服药,陪伴我的就是家里的天花板和水泥地,我脑子里经常闪出“死亡”两个字。父母也因为我的连累,才50出头的他们,头发都已花白。

2015年秋天的一天夜里,我毫无征兆的病情突然加重,拿着菜刀想杀害生我养我的妈妈,妈妈吓坏了,躲在墙角一个劲的哭泣,爸爸偷偷的跑下楼,打了社区民警的电话,很快社区商警官和社区王书记等人来到了我家,他们合力“制服”了我,然后开着警车把我送到了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安排我住了下来。家里眼前的“隐患”解除了,可我的爸妈却难心了,这些年家里被我折腾的一贫如洗,哪里还有钱让我住院?

社区的领导似乎看出了爸妈的难处,他们告诉我的爸妈,叫我们继续坚持服用有政府补助的精神疾病药物,同时社区还将积极为我申报合肥市重性精神病人治疗救助和管理项目救助卡,有了这个救助卡,我住院可以享受每年最高6000元的救助,如果年度内还需二次住院,还可以申请二次住院救助。就这样在大家的帮助下和医生的精心治疗下,20天后我的病情稳定了下来,父母把我接回了家。

由于我的拖累,让家里生活举步维艰,社区书记、主任等各位领导又根据我家的实际情况,帮我申报享受低保政策,还有每月100元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及每月60元的重度残疾人护理费补贴。为了保持我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社区会隔三差五派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来到我家,陪我聊天。天气好的时候他们还陪我在小区散步、健身,陪我到社区的乒乓球室打品乓球,渐渐的我感觉我不是个病人,我也慢慢融入到正常人群中。

2017年春的一天,我的人生又到了一个转折点,一天上午,社区的“红马甲”们又来到了我家,他们告诉我,基于我现在恢复很好的状况,他们帮我申报了合肥市最新出台的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特别针对我们这种特殊情况,街道、社区开发了辅助性就业岗位!我做梦也没想到,我可以像正常的工人一样去每天工作上班了,辅助性就业机构不仅为我们买了“五险”,而且每月还发给我们1500多块钱的工资,我的人生价值终于得到了“完美”体现。

如今,我天天哼着小曲去上班,闲暇之时,出去逛逛街、看看书、上上网,日子过得滋润而充实。感谢政府,感谢民生工程,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我才会有今天这样幸福而惬意的人生。

(瑶海区方庙街道汪塘南区“阿祥”口述   崔勇整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