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话民生】民生工程为我重新点亮了生活的希望明灯
我叫沈德凤,今年65岁,家住瑶海区长淮街道长春社区。我本来有个幸福的家庭,可好景不长,我的儿子张涛出生的时候因为医疗事故造成大脑发育不全,好几岁都不会说话,痴痴呆呆。好在老伴能出去打工养活一家人,日子还算能过得去。谁晓得天又有不测风云,儿子17岁时在打工过程中从楼上摔了下来,从此以后就精神更不正常了,还胡言乱语,用工单位看他这样也不敢用他。老伴也因此和我离了婚,我一个女人带着个精神残疾的儿子真是有苦说不出,觉得日子暗淡无光,有时候甚至想死的心都有。可是我转念一想,我死了儿子怎么办,我必须要撑下去。
有一年夏天,我去社区办事,看到了大大的民生工程宣传栏,我向大厅的民生包保工作人员咨询,“像我家的这种情况可以享受哪些民生工程政策的优惠?”工作人员耐心地询问了我家的情况,说他们可以给我家儿子申请残疾鉴定,并且主动为我指定了一名民生工程责任人,并且告诉我,她就是我的民生工程包保责任人,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她。在她的帮助下,我儿子吃上了城市低保,基本生活有了着落,精神二级残疾证也办下来了。现在我儿子除了每个月可以享受重度精神病护理补贴以外,每年还能得到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这样解决我家里的一部分经济负担。
由于儿子病情越来越严重,时不时有暴力倾向,经常把我打昏在地。街道工作人员上门了解到实际情况后,主动要我提交材料给我儿子办理公租房,今年年底就能摇号,儿子就能住上新房子了,这极大的减少了我的痛苦。虽然我这辈子命不好,但是政府没有放弃我们,政府给了我切切实实的实惠,让我享受到了多项民生政策,给我点亮了生活的希望明灯,我也露出了久违的笑脸。
(瑶海区长淮街道长春社区沈德凤口述,张晶晶 王小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