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话民生】一名社区书记在 “三伏天”里的民生记录
2017年7月15日是“头伏”的第4天,但对于瑶海区红光街道化南社区民生工程的工作来说,确是再为普通不过的一天。我叫周运涛,是化南社区的书记,也就是大家嘴里的“小巷总理”,但我同时也是一名民生责任宣传包保责任人。
早上七点四十分,社区里来了一对高龄夫妇,而且特意制作了一面锦旗送走进社区,我认识他们,这对老夫妻是我们社区的帮扶结对对象,享受高龄补贴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多年了。由于子女不经常在身边,我平时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嘘寒问暖,让老人家很感动,今早老夫妻特地送锦旗表示感谢。
早上八点,我送走2位老人后,召集社区所有工作人员开了个简短的晨会,布置讲述当天的工作内容,叮嘱接待来访居民办理业务注意事项,特别是近期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业务群众较多,相关岗位要加快办理节奏。
早上九点三十分钟,我组织各业务窗口分别除留下1人负责接待办事居民外,其他所有人员全部深入各自民生工程包保网格开展入户宣传活动,随身带上民生工程宣传手册资料随时进行宣传;走访新生儿家庭,要提醒监护人尽快完成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并积极办理城镇居民医保参保手续。
中午十二点半,全体民生工程包保责任人和民生工程志愿者集中在会议室讲述各自“民生责任田”中发现的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相互促进,相互学习交流。
下午四点整,所有社区工作人员在处理完毕手头事务后,按照各自分工,分别再前往网格内的低保家庭、特困帮扶家庭走访,为社区高龄老人清理门前堆放物、帮助有需求的空巢“三无”老人整理室内杂物,清理室外路段卫生、铲除各类小广告等活动。
晚上六点整,全体民生工程包保责任人和民生工程志愿者返回社区,在会议上总结全天工作,对没有“日清日结”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快速整改方案。
让我今天特别感动的是,辖区内化西小区居住长达40年的老党员韩老看到每天汗流浃背在社区工作的我们,心疼不已,他主动通过打电话、串门等方式动员社区内30余名老党员积极参与活动,大家全部带上“民生工程宣传员”红袖章,主动加入到社区工作人员的队伍中。
一天下来的工作是辛苦的,但居民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却像汩汩清泉,让我倍感欣慰。今年以来,根据瑶海区民生工程社情民意反馈,我们辖区受益居民对民生工程政策满意度连续3个月始终为100%,有了这样的鼓励,我相信我会继续努力,会交上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瑶海区红光街道化南社区 周运涛讲述,王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