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话民生】民生工程将昔日安纺下岗大龄女工变成公益性岗位精英
我叫胡守英,今年45周岁,1998年从不景气的国企安纺二厂下岗,当时,我丈夫在一家单位做保安,孩子正在合肥学院上大学,家中经济极为拮据。因为一家老小都要花钱,光靠丈夫做保安的微薄工资是无法生活的,我带着强烈的求职意愿参加了很多次的招聘会,但是都未能实现就业,因为一些稍微好些的单位都要高学历的大学生,收入较高的餐饮行业也只招聘40岁以下的女性。
在那段彷徨无助的日子里,我经常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巨大的精神压力让我短短一个月头发白了很多。丈夫虽然也劝我不要着急,慢慢来,但是看到孩子下学期的学费、生活费都还没有着落的时候,我怎能不着急啊。
就在我深陷人生低谷的时候,红光街道社保所的工作人员给我打来了电话,询问我是不是刚从国企失业,是否需要帮助。我接到电话后兴奋不已,第二天就带着所有失业的资料去了街道社保所,那里的工作人员接待了我,了解了我的情况后,她们让我到社区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并尽快填报《大龄就业援助对象申请表》,那时候我也不知道会不会真的有人帮助我,就按照要求到社区上报资料并填表了。回家我把整个经过描述给丈夫听,他却认为那可能只是走个形式,哪有这么好的事情会刚好被我遇上。半个月后,我接到社保所打来的电话让我去街道一楼第一个门。我骑车很快就到了那里,上次接待我的那位工作人员对我说,“大姐,您的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已经被区里认定过了,我们考虑到您家里的实际情况,准备介绍您去红光街道签约的帝斯曼人力资源公司去,他们会帮你安置到公益性岗位上的,这是政府的民生工程,每个月工资里还有300元是就业扶持资金拨付给你们的岗位补贴,您可以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了”。听到这些,我简直不敢相信,但是看到对方真诚的介绍,我还是接过《就业失业登记证》和帝斯曼人力资源公司的名片按照地址去找寻了。
我来到裕溪路和铜陵路交叉口西南角的一栋写字楼,找到了合肥帝斯曼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一位叫龚群的女孩子笑着对我说:“胡大姐,刚才红光的王主任已经来过电话了,把您家里的情况都告诉我们了,您放心,我们公司有很多适合您的岗位”。之后,小龚带我实地考察了合肥安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很大,注册资金有500万元,专门负责安置公益性岗位人员。我在一本本的空岗信息簿上找到了学校宿管员这一岗位,岗位的要求非常适合我。没过几天,我就上岗了。现在每月扣除保险后还能领到两千多元的工资和补贴等。家中的经济压力一下子得到缓解。丈夫和孩子都为我高兴。
回想下岗失业的那段时间,我心情烦躁,还经常和丈夫孩子怄气,导致那段时间孩子的学习成绩都受到了影响,真是感到很惭愧呢!
通过街道、社区和帝斯曼人力资源公司的帮助,我找到了非常适合自己性格特点的工作,家庭生活又重新步入了正轨,感恩政府的民生工程,感恩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更是感谢帝斯曼人力资源公司,是你们的帮助,让我从昔日的国企下岗大龄失业女工,变成今天的宿管员,我在这个岗位上特别努力地工作着,我不能给你们抹黑,我要通过自己的表现,让用人单位对我们大龄女员工刮目相看,虽然我都45岁了,还是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的。
感谢有您!公益性岗位托底性安置民生工程政策,是您让我重新焕发青春,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红光辖区大龄困难援助对象胡守英口述 ,王静、龚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