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话民生】我就是“小巷管家”
我叫陈丽华,今年60岁,家住瑶海区红光街道乐水苑小区。我特别激动的想告诉大家,我们小区经过城镇老旧小区整治后,我还光荣的成为大家口中的“小巷管家”。说实话,我也很乐意得到这个称呼。而这一切都要从去年说起。
多年老小区,破旧不堪言
我所居住的乐水苑小区,以前属于老合肥钢铁厂的生活区,年代久远不说,房子的屋顶都是石棉瓦铺成的,下水道经常堵塞,房屋破旧不堪。再加上几十年的风雨洗礼,年久失修,污水横流。一到梅雨季,眼看着房屋漏水,小区积水,这也成为我们入驻居民最烦心的事。不仅如此,小区道路破损十分严重,停车位也特别少,电动车也是乱停乱放。小区环境脏乱差,“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可以说是我们在这里多年憋屈生活的真实写照。
点单式改造,小区大变样
去年年初,我们的小区被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民生工程项目。听到这个消息,我刚开始还不以为然,心想也解决不了多大问题。没想到,这次改造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改造开始前,辖区钢北新村社居委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的上门登记我们的需求,他们告诉我,这次改造不仅是政府的事,而是大家共同的事。改不改,居民拿主意;怎么改,居民提意见!政府把选择权交给我们,小区改造由我们自己“点单”,按照我们最终大伙同意的方案进行改造。
这不,经过为期四个月的改造,现在的小区新建了停车位,将私家车和电动车分开停放;原本乱停的车辆变得井然有序,破旧的墙面进行了重新粉刷。小区围墙还设计成了徽派风格,新建的绿化带取代了原先的菜园子和垃圾堆,原先坑洼不平的水泥路被重新修复并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我们晚上出行方便多了。小区重新铺设了下水管道,我们最闹心的下水道问题得到实实在在的解决。特别是今年梅雨季时间长,我在网上看到其他好些地方都被雨水淹了,但是我们的小区一点都没有受影响,家里连一点霉味都没有。这要放在以前,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现在我一走进小区,变化真是翻天覆地,旧貌换新颜,环境宜人,每天回家的路上别提多舒心了。
小巷有“管家”,家园是我家
政府给我们改善了这么好的居住环境,让我们不用花一分钱,就住上了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的“新小区”。现在,我也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这个退休老职工积极报名加入了“小巷管家”志愿服务队,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一起,主动到小区最前沿,解决咱们小区建后管养的新问题。我们自发排班引导居民将车子停到规划好的车位;定期开展“好帮手”活动,将绿化带的垃圾清理出来,铲除墙上的牛皮癣。还利用闲暇时间把好的管养建议和意见收集起来反映到社区,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集思广益。
下一步,我要争取成为“金牌小巷管家”为居民管好这个“家”,在“小巷管家”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共同爱护改造后的美好家园,不枉民生工程的好政策!
(瑶海区红光街道陈丽华口述 街道民生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