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话民生】牵着我的“蜗牛”去散步
记得有这么一首诗歌:上帝给了我一个任务,叫我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在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我叫郭琳,今年38岁。2015年儿子小牛出生了,白白胖胖的,可爱极了。我们一家人都非常的开心,特别是爷爷奶奶每天带着他不离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慢慢的发现了孩子的不同。别人家的孩子小嘴说的不停,我家的孩子总是一个人在角落里自己玩,不与人交流,无论你怎么叫他,他也不看你。可能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吧,我总是这么宽慰自己。转眼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级了,我家小牛还是像以前一样,没有丝毫的变化。老师提醒我带孩子去医院看看。2019年2月,我带小牛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是孤独症。一瞬间我懵了,感觉天都塌下来了,无数个夜里我偷偷抹泪。难以相信的我又带着小牛到南京问诊,专家再一次肯定了小牛的病情。在成长的道路上,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大步向前,我家的孩子却要像个小蜗牛一样慢慢地爬,上天为什么这么不公平!
悲伤彷徨中,我一步也不敢懈怠,听从医生的嘱咐,尽快为孩子开启康复之路。我辞了职,带孩子在南京辗转多日,咨询多家知名康复机构,短短两个月,治疗花费近两万元。为了小牛,我自己专职带孩子做康复,重担全压在孩子他爸身上,长时间的压力简直让我们即将崩溃!也就在此时,社区工作人员在入户走访时得知我家的情况,他们向家人介绍了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民生工程具体内容,让迷茫中的我们,像在茫茫的大海中看到了一丝希望。
经过的必要的申请审核程序,2019年7月开始,我的小牛在专业康复医院开始做康复训练。每天都去上课,接受专业的治疗指导。语言课,老师一对一的语言交流;感知课,老师带着他做各种游戏,通过游戏认识颜色,形状等等;音乐课,老师带着他唱歌。每天3节课,学习这么多,关键都是免费的。另外,每年我们还有5000元的生活补贴。经过专业的指导学习,我的小牛情况也日渐好转,自主性的语言也多了,甚至我指着苹果,他也会说“Apple”了,一点一滴的成长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蜗牛有时也会停下来,不愿意向前走,我虽然时常失去耐心、发脾气的时候,但是在民生帮扶下,不知不觉中我发现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这又何妨放慢脚步,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给自己留一点时间,给孩子一点时间。因为,小蜗牛的成长道路上也会有一番美丽景色。
(瑶海区七里站街道学苑社区郭琳口述,邱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