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路街道:三维聚力,擦亮“为老服务”温暖底色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和平路街道坚持把“为老服务”作为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着力点,以老年人现实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为目标,于细微处发力,变“养老”为“享老”,不断增强辖区老年人幸福感。
一、聚力“老有所依”,精准服务,织就老年生活“幸福网”
“这是这栋楼103室的钥匙,他家只有一位身体不好的老人在家,留一把钥匙在我们这,如遇特殊情况方便我们上门查看……”为帮助辖区老人,特别是独居老人应对家中发生的突发、紧急情况,茂林路社区启动“钥匙管家”服务,由小区党群服务站的党员、志愿者为自愿参与此项服务的居民保管家中备用钥匙,方便及时上门为老人排忧解难。华业社区联合柏景轩小区物业为小区内70岁以上独居、行动不便的老人特制“温馨通讯录”。通讯录上内容涵盖小区物业、社区、社区医院、派出所、煤气水电的紧急电话,方便老人遇特殊情况及时联系相关人员求助。
和平路街道聚焦辖区老年群体现实需求,探索“精准化+多元化”服务模式,针对高龄、独居、空巢、失能、重残等特殊困难老年群体,定期进行上门或电话探访,建立“一人一档”关爱服务台账55份。围绕政策落实、贴心关怀等方面持续发力,链接社会资源,整合辖区资源,做好全方位、多层次“为老服务”工作。认真做好“窗帘之约”推广工作,以“电力监测”延伸高龄独居老人安全照护触角。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老年群体进行养老资格认证,为47户独居老人免费安装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定期对辖区养老院进行消防安全检查、食品安全检查。整合辖区资源,为老年群体提供爱心义剪、健康义诊等服务,社区食堂针对老年助餐推出多项优惠政策,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到多样化贴心服务。
二、聚力“老有所为”,余热生辉,焕发银发力量“新活力”
和平路街道利用辖区曾拥有原安徽纺织总厂、原安徽拖拉机厂等众多工业企业,以及集聚了和平路小学、大通路小学、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等多所优质学校优势,充分挖掘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资源,凝聚辖区“银龄”力量,组建“五老”志愿服务队、“红霞”志愿服务队、“五老”调解队等多支老年志愿服务队。依托“草根讲堂”“党课开讲啦”等平台,以身边事例、自身经历,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理论政策、红色历史、法律规章等,开展各类宣讲30余场;利用“周四来说事”“党群议事会”等平台,发挥老同志在辖区的威望优势、经验优势,积极参与物业纠纷、邻里纠纷、违章搭建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化解矛盾纠纷近百起;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反电诈宣传、文明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百余场,用实际行动诠释“老有所为”的深刻内涵。
三、聚力“老有所乐”,精神共富,绘就“为老服务”“新画卷”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悠扬婉转、饱含深情的歌声穿透屏幕,这是绿苑社区东方红合唱队在社区开设的“绿苑香樟文化”直播间进行表演。和平路街道始终秉持“老有所乐、老有所享”服务理念,不断优化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小区居民活动中心等阵地建设,完善阅览室、书法室、舞蹈室等功能室打造,为老年群体提供开展精神文化生活的阵地,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根据辖区老年群体爱好特长组建东方红合唱队、香樟舞蹈队、俏夕阳腰鼓队等文艺队伍20余支,结合春节、中秋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时间节点开展文艺演出、文化活动百余场。针对性开设老年课堂,设置智能手机实操、书画、摄影培训、手工制作等多门课程,真正实现老年人在学习中养老、在学习中享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