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站街道:守护“一老一小” 托起“朝夕美好”

发布时间:2025-08-20 09:35 来源:瑶海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次数: 我要纠错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事关千家万户,关乎民生福祉。近年来,合肥市瑶海区七里站街道以“绣花”功夫深耕“关键小事”,用心用情将关怀融入日常点滴,绘就了一幅“朝夕美好”的幸福图景。

智慧赋能,“老”有所安更贴心

“社区食堂饭菜花样多、又干净,60周岁以上刷脸还能享受8折优惠,算下来一顿热乎饭也就十来块钱。”恒通社区何老的一番感慨,道出了社区老年人的共同心声。正是瑶海区智慧养老平台开发的集账户充值、刷脸消费、优惠结算、记录查询于一体的智能助餐系统,让老人们乐享便捷无忧的幸福“食”光。

“以前体检要跑好几家医院,今天在这儿既能查口腔,又能问亚健康问题,连头发都顺便理了,太方便了!”东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刚完成三项服务的张阿姨拿着健康手册满意地说。社区充分整合资源,打造家门口“健康驿站”,将过去需奔波数家医院的服务“打包”呈现,从口腔筛查、亚健康咨询到基础体检、便民理发等,多元服务精准对接银发需求。针对高龄、行动不便老人,联合合肥瑶海静安养亲护养院,由专业医护人员入户,进行健康评估、用药指导等“健康敲门”服务。

“叶叔叔,您看,这里插头插着,平常您不用管它,监测到有燃气泄漏,它就会响,我们也会同步接到通知,10分钟准到!”调试完免费新装的联网燃气报警器,合燃华润燃气工作人员耐心讲解注意事项。街道深化“窗帘之约+”服务,充分尊重老人意愿,针对现有55名服务对象,在“窗帘开合”信号关怀基础上,推行“用能监测+志愿联动”智慧养老模式。联合合肥燃气、供电公司党建共建,对51户重点老人实施用电数据监测,19户加装燃气报警器,监测数据异常触发预警,志愿者立即响应上门,以数字化赋能基层精准治理。 

    多元聚力,“小”有所托更安心

“最多时有25个孩子,桌椅都不够用了。”学苑社区工作人员侯迎澳介绍说,托管班主要面向辖区内中小学生,免费提供作业辅导和兴趣拓展服务,深受居民欢迎。为缓解辖区内双职工家庭暑期“带娃难”问题,社区推出“五彩假日”公益托管班、“阳光体育”爱心夏令营等特色服务,通过链接高校志愿者和社会资源,免费提供课业辅导与暑期安全教育、知识科普、红色故事分享等特色课程,破解100余户家庭“家长上班、孩子放假无人看管”难题。 

“孩子太小送不了幼儿园,双方父母又在老家,我只能当全职妈妈。如今小区附近开了正规托育机构,孩子有人照管还能接受早教,我和爱人终于能安心上班了。”春华社区居民吴女士说,因孩子暑期成功入托,重新走入职场。截至目前,辖区已有注册备案独立托育机构2个,共计能提供托位数100余个,让孩子“有处可托”、家长“放心托付”。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街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区+机构+企业’五方联动关爱保护工作模式,充分激活街道关工委工作志愿者联盟效能,积极联合团委、妇联、残联、民政、司法等相关部门,深化七里‘童’行品牌建设,发挥‘五老’优势,从微末之处守护‘朝阳’。”七里站街道关工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据统计,今年以来街道已组织开展“五老”讲党课、科技周进校园、“开学第一课”等活动70余场次,覆盖青少年群体2500余人次,以丰富实践赋能成长。

“‘一老一小’看似是个体的需求,实则是社会发展的 ‘晴雨表’。他们的需求,我们始终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七里站街道负责人表示,将始终以“绣花”功夫打磨精准服务,用密实“针脚”织密民生保障网络,让“朝阳”与“夕阳”交相辉映,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