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路街道华业社区:“三用”点滴服务 守护“一老一小”
“一老”连着“夕阳”,“一小”连着“朝阳”,做好“一老一小”的服务保障关乎民生、连接民心。为扎实推进社区治理精细化、精准化水平,用心用情托起“一老一小”群体的幸福生活,和平路街道华业社区坚持党建引领,重点聚焦“一老一小”群体,整合资源,构筑社区关爱新模式,推动多样化服务模式,稳稳托起居民幸福生活。
敲门行动,用心勾勒“夕阳红”的幸福底色
“钱奶奶,这个‘窗帘之约’服务卡上面有社区、红色小管家的电话,有事可以随时联系我们。”社区网格员、红色小管家日常访户中对辖区老人叮嘱道。对于行动不便、独自居住的老人,社区与他们约定“窗帘暗号”:清晨拉开窗帘代表平安,若到时间窗帘未动,志愿者便会第一时间上门探访。这个看似简单的约定,却像一双时刻关注的眼睛,让老人们在独居生活中多了一份踏实。
除了日常联络,“敲门行动”更聚焦老人生活中的“急难愁盼”。独居的李奶奶家中电饭锅突然坏了,做饭成了难题,志愿者接到反馈后,当天就帮忙采购了新锅,不仅上门安装好,还一步一步教老人使用:“您看,按这个键是煮饭,这个是保温,平时用完记得拔插头……”耐心的讲解、细致的操作,让老人脸上露出了安心的笑容。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社区还组织理发师上门服务,推子、剪刀在手中灵活游走,剪去的是白发与烦恼,留下的是清爽与温暖。从家电维修到生活照料,社区用“小事不小办”的态度,让老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守护朝阳,用力撑起“少年时”的成长蓝天
暑假来临,不少双职工家庭陷入“孩子无人看管”的困境,社区的暑托班便成了孩子们的“快乐驿站”。在这里,志愿者不仅辅导作业,还组织手工、绘画、科普小课堂等活动,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在陪伴中成长。“以前暑假孩子一个人在家,总担心他看电视、玩游戏,现在送到社区暑托班,有人管、有人教,我们上班也踏实多了。”一位家长的感慨道出了许多家庭的心声。
对于留守儿童群体,社区的关怀同样细致入微。志愿者会定期上门走访,为孩子们送上一封“爱心信”——信里有社区的联系方式、暑期安全提醒,还有鼓励他们积极向上的话语。从解决“看护难”到填补“情感空”,社区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让他们的童年少一点孤单,多一份色彩。
机制护航,用情确保“不打烊”的暖心服务
温暖的服务背后,是社区扎实的机制保障。为让基层服务走深走实,社区建立孤寡老人特殊群体台账,精准标注家庭基本情况,每周更新,详细记录每次走访的时间、内容和老人儿童的反馈,确保服务“有迹可循”,为“靶向服务”提供依据。组织成立“好人便民服务队”“最美文艺社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7支,制定“窗帘之约服务卡”,一对一服务,精准掌握居民需求,及时解决。
下一步,华业社区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关爱“一老一小”行动,聚焦辖区居民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难点、痛点问题,着力补齐民生短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在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困有所扶上不断发力,增强民生保障的温度和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