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海区医保局坚持“四准则” 全面提升困难群众精准医疗救助水平
合肥市城乡医疗救助政策实施以来,瑶海区医保局严格落实政策,规范操作程序,坚持“不漏、不错、不假、不乱”四准则,确保实现及时救助、据实救助、应救尽救,最大程度的缓解困难救助对象个人负担重的问题,有效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2019年区医保局成立以来,全区城乡医疗救助共资助3857.39万元,其中:资助参保12732人次,资助参保金额307万元,住院医疗救助4693人次,住院救助金额3020.46万元,门诊救助7431人次,门诊救助金额529.94万元。
主动发现救助对象,确保“不漏”。创新利用医保结算平台数据筛查,及时监测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的城乡居民,做到主动服务。对于经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费用仍然较高的城乡居民、辖区重病患者,及时将数据推送至街镇、社区,街镇、社区工作人员通过主动上门或电话通知等方式,通知救助对象申请城乡医疗救助。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救助对象及时给予救助,确保救助对象“不漏”,让每一个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居民都享受到此项惠民政策,提升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精准核查救助信息,确保“不错”。瑶海区医保局牵头组织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明确各街、镇、开发区及民政、卫健、财政等部门责任,构建完整的责任闭环。加强与住建、民政、医疗机构等单位沟通协调,运用大数据信息,严格审查把关,提高申请救助对象信息核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确保好事办好、办实事。在申请医疗救助材料审批过程中,协调住建部门,通过瑶海区城市智慧征收平台核查申请家庭回迁安置房信息,做到数据共享,严把审批关口,确保救助信息“不错”。
不断加大查处力度,确保“不假”。通过日常检查、线上审核、随机检查、专项抽查、交叉检查、联合检查等多种形式,推进定点医疗机构自觉遵守医保法律法规,主动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医保基金安全有效运行。通过认真细致审查核对,保证医疗救助资金的安全使用,确保救助材料“不假”,2020年共追回医疗救助资金54602.97元。如2020年在医疗救助材料审批过程中发现某申请人提供的医疗发票和医保结算单等材料存在问题,经进一步核查,查实某医院提供虚假医疗费用发票和医保结算单等材料,串通群众骗取城乡医疗救助资金。
建立健全救助台账,确保“不乱”。按照合肥市城乡医疗救助办法相关规定,一是明确救助对象、办理方式、救助申请必需材料一次性告知书、办理流程图、办理时限表等;二是加强城乡医疗救助档案管理,做到一人一档,完善纸质档案,确保个人救助申请档案完整、准确;三是建立健全救助台账,严格规范医疗救助工作每个流程,通过相关平台将医疗救助金直接发放至救助对象社保卡银行账户, 全程阳光操作,真正把救助资金交到困难群众的手中,确保救助工作“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