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海城管让小公厕服务大民生

发布时间:2024-05-21 08:27 作者:李璐璐 来源:瑶海区城市管理局 浏览次数:652 我要纠错

“小厕所”促进“大民生”,带动“大文明”。作为城市建设中的文明窗口,公共厕所一头系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品质,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文明与温度。近年来,瑶海区城管局通过不断提升公厕硬件设施和管理水平,打造干净、整洁、舒适、安全的如厕环境,让市民享受更加优质的城市服务。

打好科技牌。

瑶海区坝上街公厕地理位置显著,位于长江东大街与滁州路交口,占地面积105平方米,紧邻沿河休闲场所,人流量密集。市民游客在使用过程中,不难发现这座公厕处处都是“黑科技”,为市民提供更智慧、更便捷、更多元的公共服务体验。

当你走到坝上街公厕门口,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个集厕位显示系统与网络系统于一体的电子屏,最上方是网络电视,看新闻,看天气,看宣传视频,丰富市民室外信息了解渠道,在厕所边也能轻轻松松了解最新资讯;屏幕下方显示厕位使用情况,男左女右,空余厕位显示绿色,正在使用厕位显示红色,一目了然,十分便捷。

为规避传统厕所的臭气难题和“邻避效应”的困扰,坝上街公厕引入通风系统,自由设定通风时间,将公厕内空气进行定时抽排,不仅如此,安装除臭系统定时喷洒安全环保的除臭剂,对空气中的臭分子进行分解,已达到室内空气清新无异味。

在公厕屋顶部位,有三大块太阳能电板,太阳照射,即可将光能进行收集,根据计算,光伏系统每年可节省6570度电,以供公厕内部设施及路灯照明使用;雨水收集系统主要是利用屋顶的主蓄水池及四周蓄水通道,对天然雨水进行收集,蓄水体积约10立方米,蓄满后的雨水进行处理后供公厕日常使用。

在硬件全面提升的同时,提升公厕服务管理水平正成为重点发力方向。瑶海区城管局一方面加大对直管公厕的巡查力度,对公厕设施设备、公益宣传标识、环境卫生、管理人员在岗等情况进行检查,查找薄弱环节,督促完成问题整改落实;另一方面强化公厕日常保洁,严格按照保洁作业标准,强化消杀,增加保洁频次,做到随污随清,为市民群众提供整洁、舒适、卫生的如厕环境。

打好共享牌。

天气逐渐炎热,走进位于合肥市瑶海区新安江路与和县路交口的“幸福驿站”,扑面而来的凉风,舒爽宜人。200多平方的驿站内,不仅设有餐厅、卫生间、浴室等常用功能区,还放置了常用药品、针线包、书刊等物品。冷可取暖、夏可纳凉、急可如厕、累可歇脚……“幸福驿站”里各种贴心的设置,可谓是“细节满满”。

“现在的公厕跟以前比真是天差地别,设施齐全、卫生条件也好,有时候还能进里面歇个脚。”看着外形时尚简洁、内部干净卫生的幸福驿站公厕,在瑶海区新安江路附近送餐的外卖骑手王星称赞不已,“我们天天在路上跑,过来上个厕所顺便充充电、喝点水,还能坐下来休息一会儿,非常舒心!”

近年来,随着“幸福驿站”等休息场所在城市内越建越多,户外劳动者在如厕时想“歇歇脚”也变得更方便。据了解,在市、区两级总工会的支持下,在和平广场、琅琊山路、新安江路等公厕旁,由瑶海区城管局负责建设并维护的“幸福驿站”,目前已建成9座。每座幸福驿站相距5公里左右,能保障2至3公里范围内户外工作者的日常需求,可惠及周边至少500名户外工作者。

“‘幸福驿站’的选址颇费了一番脑筋,一方面不能太偏,最好在人流密集的路口。另一方面,城市的公共绿地、道路也绝不能占用。所以我们就将一些老旧的公厕及环卫工的道班房进行升级改造,既美化市容又丰富了环卫设施的功能性。”瑶海区城管局环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幸福驿站”的设立不仅提供给环卫工人使用,交警城管、快递小哥、外卖小哥、出租车司机等各类户外劳动群体都可享受这里的服务。为了方便服务管理,目前每座“幸福驿站”都配备了专职管理员,每个幸福驿站都配备公厕,严格执行城市公厕二类及以上标准,不仅具备完善的功能需求,更加注重在建筑风格,与周边环境协调,同时全区60余个公厕指示牌安装了公厕导图,逐步提升全市公厕建设管理品质,逐渐补齐公厕数量短板。

据悉,为进一步服务一线户外劳动者,提供如厕方便,瑶海区2024年社会公厕及幸福驿站建设项目已在年初开工,将进一步改造公厕7座,原址拆除重建公厕1座,新选址新建公厕或驿站3座,其中,郎溪路桥幸福驿站还充分利用城市高架桥下空地,创新“幸福驿站+交警警务站”模式,建成后将提供继续提供“政务+便民”服务。

打好“便民牌”。

合肥火车站附近人流量大,公厕使用频率高,是服务保障的重点。经过翻新升级,瑶海区火车站北广场的公厕对外开放,为旅客提供便民服务。

“这个公厕的造型真别致!”,瑶海区火车站北广场旁,拥有“火车头”外观的公厕经过改造升级焕新亮相,前来方便的群众纷纷感慨。

从外观上看,该公厕整体造型如同一个复兴号列车的火车头,灰白相间的墙体,流畅的线条,加上黑色的窗框、木质的装饰,尽显浓郁的铁路风情,和紧邻的合肥火车站站台相得益彰。

除了外观特别,公厕功能也很齐全。该公厕共建男厕厕位4个,女厕厕位10个,并设立一套第三卫生间,专为有需要的人群服务。一进公厕就可以看到一块智慧公厕引导系统显示屏,显示整个公厕的厕位布局、日期时间、厕位占用和剩余数量、环境监测数据、客流量统计数据及文明宣传视频等,每一个标识都清晰醒目,大家可以根据屏上的数据指示精准如厕,管理员可以根据数据有效地管理公厕卫生。

“在建造公厕时,考虑到公厕地下为北广场人行通道,建筑形式特采用钢结构装配式,现场拼装工艺,减少地面开挖;建筑材料选择重量轻、腐防锈、易保洁、绿色环保型,极大的减轻地面承重,确保地下通道安全性。”瑶海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同时,明皇路与戚继光路瑞泰公园入口处的瑞泰公厕也同步上线。公厕改造方案延续瑶海公厕徽派设计风格,外立面翻新白墙灰顶、内部设施提档升级,第三卫生间增设安全座椅等婴幼儿设备,满足公园游玩及周边群众实际需求。

瑶海区城管局还积极发展移动公厕。充分发挥移动公厕易组装、便运输、低成本的优点,在旅游景点、文体设施、中高考考点、赛事现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周边设置移动公厕,充分满足群众需要。中高考期间,在青年创业田园、三十八中、十中、十一中、五中等中高考考点附近,共设置移动公厕24个,并做到定人、定时、定点管理,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